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邯郸市地图 > 大名县地图 >
王村乡地图
王村乡相关地区地图:

2、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

简介:王村乡位于南阳市西郊10公里处,是南阳市新规划的龙升工业园区和物流区所在地。东临靳岗办事处,北靠安皋镇,西与镇平县遮山镇隔河相望,南与潦河镇毗邻。地形呈东西窄,南北长带状形,素有“东岗西河北靠山,中间夹个小平川”之美称。区域面积5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
行政:辖王村、方营村、大井村、郑岗村、谢沟村、贾营村、董营村、何营村、鱼池屯村、罗冢村、柳湾村、大王庄村12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128个村民小组,人口3.1余万人。境内有宁西铁路最大的编组站-南阳西站、312国道、宛坪高速、太澳高速、豫23线、焦枝铁路、宁西铁路、纵横交错。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呈东北西南走势贯穿乡域境内,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境内分布三条河流,即西潦河、沐垢河、人工修建的王村灌渠,水资源充足。主要农副产品有美国油桃、日本甜柿、石榴等名优特产。矿产资源丰富,羊山加长石储量28万立方米,磨山花岗岩储量50万立方米,潦河沙储量150万立方米。品位都在97%以上,为优质建筑原料。
经济发展:2006年,随着南阳工业城区西移和龙升工业园区落地开工,为王村乡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一届王村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支撑,以社会稳定为基础,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保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净化投资环境,先后引进36家企业,总投资近7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建材、医药、石材加工、光学仪器为重点的工业项目群体,大大加快了该乡由农业乡镇向工业乡镇跨越的步伐。

4、河南省封丘县王村乡

简介:王村乡位于封丘县城,被接居厢乡,西邻应举镇,东连冯村乡。全乡辖50个行政村,人口4.1万,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4.7万亩。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人均纯收2178元,完成财政收236万元。
经济: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特色产品蔬菜(封芹)。该乡小麦年平均种植面积4万亩,产量1.65万吨,基本实现了优质化,所产原粮全部被本乡面粉企业消化。玉米年平均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年产量1.5万吨,新品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所产原粮70%被养殖业转化,仅有30%左右作为商品粮出售。年蔬菜复种面积在8000亩以上,现有温室大棚4000多座。年产各类蔬菜8500吨,产值可达700万元。
特产:封丘芹菜,俗称“封芹”,又名楚葵。《封丘县志》记载:芹菜四季均有,而春种夏移,冬成者,嫩而无渣,为封丘特产,远近驰名。“封芹”根冠肥大,干茎短矮,含钙量高,且富含维生素C和铁、磷等矿物质和芳香性挥发油、甘露醇等有益物质。生吃脆而无渣,味浓而幽香,熟食则鲜香兼有。常食可增进食欲,健脾养胃,且有促进血液循环、降血压、清血脂的作用。早在明清时期即被列为贡品。清乾隆皇帝食后御笔题词:“封芹飘香宴佳宾”。在1994年郑州全国农副产品博览会上“封芹”受到农林渔业部领导的高度赞扬。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都曾做过专题报导;1996年被命名为“新乡一绝”。周边曾有“封芹延菠”之美称。2005年封芹种植面积4000亩,产量1.2万吨。王村乡粮食产量逐年稳定提高,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异,促使近年畜牧养殖业有了较快发展。2005年,该乡生猪出栏量都在2万以上,现有中型养殖场10余家;肉鸡年出栏量40万只以上,现有专业场(户)30多家。2005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900万元。
乡镇企业:王村乡依靠区位优势和原粮集散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的粮、油加工为主的私营企业。特别是2004年封丘县农副产品加工园在王村乡筹备建设以来,该乡粮、油加工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全乡共拥有面粉、油料及食品加工企业12家,其中正在建设的2家。全乡粮、油企业完成总投资1.1亿元,年产值1.8亿元,年创利税1000多万元。

3、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王村

简介:王村地处邹城市最东南部,距市区26公里,东、南两面邻滕州市,全境东西最长10.5公里,南北最宽9.37公里,总面积58.54平方公里。全乡辖34个行政村,有耕地面积33339亩,总人口约2.5万。200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2586万元,财政收入11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0元。
沿革:清代时隶属东苇社;民国期间先后属连青乡、第五区;1946年邹县为连青区;1948年6月为第五区;1958年秋,与香城合并建香城人民公社;1962年11月从香城公社析出,建王村人民公社;1983年5月,改为王村区;1987年1月,建王村乡;2000年,与香城合并成香城镇。
文化:王村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富,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就坐落本乡,邹城最高峰连青山亦在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2005年被山东省授予“社会文化先进镇”,被济宁市授予“农民书画艺术之乡”。
经济:优势支柱产业多样。林果、畜牧、石材、农副产品加工等是该镇优势产业。建有大枣、石榴、杏和桑蚕四大园区,规模成片经济林达1.2万亩,年产圆红、长红鲜枣200万斤、蒙阳红石榴500万斤、金太阳杏和凯特杏200万斤、鲜茧50万斤。境内石材资源储量丰富,以大理石、花岗岩、黄沙为主,有优质的邹城青、芙蓉绿等多个品种,花岗岩贮量10亿立方,大理石贮量2亿立方。全镇花生种植2万亩,花生加工企业达30多家,年购销花生米10余万吨;香瓜种植2000亩,年产1.2万吨;畜牧业以青山羊、鲁西黄牛等食草畜禽为主。此外本地劳动力资源也相当丰富。
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独特。镇内拥有全国水土保持千佳小流域-中山流域、邹东第一大水库马河水库坐落其中、毛主席天然石像立于中山之上,还有新建成的万亩石榴园、万亩枣园,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环线。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120多公里,同时在连青山腹地初步建成了生态、民俗观光度假村。
区位及基础设施:社会人文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距邹城市东城新区20公里,距全国最大的坑口电厂-邹县电厂只有30公里.北与至圣孔子故里——曲阜市相望,南与滕州接壤,西距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峄山15公里,东接临沂,区位优势明显。镇内交通、通讯发达,邹王公路、娄木公路南北贯穿。全乡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十余处,医院1处。

6、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王村乡

简介:王村乡(WangcunXiang)位于大名县城西19公里。面积47.4平方公里,人口3.92万。辖3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王村。
沿革及行政:1961年建王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元月西店乡并入。1997年,面积48.3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王村集、西王村集、东王集、西赵村、东赵村、李岳村、关岳村、马岳村、任岳村、杨固、大李凝、小李凝、田固、杨庄、西安庄、东安村、店西、店南、店东、店北、魏庄、韩庄、前辛寨、孟村、铁炉庄、柏村、陈庄、段庄、西王二庄、东王二庄、前申桥、后申桥32个行政村。

7、山西省静乐县王村乡

简介:静乐县辖乡。1956年设王村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6.5公里。面积93.6平方公里,人口0.9万。通公路。辖王村、善应、洞子头、三山、扶兴会、圪塔村、双后、界桥、犁园头、牛栏、上村、崖头沟、下村、上高崖、下高崖、后里、上道宏、下道宏、羊儿岭、西贺、水草会、龙科、南湖庄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农业以种植谷子、豆类、土豆为主。
人口数据:王村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836男4319女3517家庭户户数1875家庭户总人口(总)7836家庭户男4319家庭户女35170-14岁(总)20560-14岁男10620-14岁女99415-64岁(总)528415-64岁男297815-64岁女230665岁及以上(总)49665岁及以上男27965岁及以上女21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793

5、甘肃省泾川县王村乡

简介:王村乡地处泾川县西部泾河川区,与崆峒区接壤,距平凉城区50公里,是泾川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境内交通便利,国道312线横贯全镇,自然条件优越。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6.6万亩,辖18个村、101个村民小组、6045户、2.73万人。
风光:王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西龙山、九顶梅花山、百泉漱玉、红军楼等人文景欢独领风骚。改革开放以来,王村镇重新焕发“丝路”雄风,工商咸集,市场活跃,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
经济:引进栽植韩国黄金梨、美国红提葡萄、黑核桃等优质果品1148亩,加快了果品产业向无公害出口创汇方向发展。在泾河灌区种植蔬菜5600多亩,年产新鲜时令蔬菜2800多吨,实现产值320万元。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累计完成三荒造林5.6万亩,退耕还林6018万亩,种草54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基本实现梯田化。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02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7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6元。连续3年被评为全区“十强乡镇”,被命名为“地级文明单位”。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文明乡”称号,2002年9月获得“全国文明乡镇”称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普法宣传、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受到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2002年王村乡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