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阜阳市地图 > 颍州区地图 >
王店镇地图
王店镇相关地区地图:

风景

孝昌县王店镇八景,一里三庙古迹多,玉皇阁下打儿窝。百冲汇积千口堰,十八滚桥贤人坡。商周台子书声朗,春水玉塘荡碧波。西造仙景千秋业,东架长虹万民歌。关于八景的故事,一、一里三庙古迹多,相传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71年,周成王封熊鄂的曾孙熊驿于荆州居住,熊鄂喜欢云游,他发现孝感北部的磨山绿荫葱郁,认定是一个风水宝地,便弃荆州而居磨山。战国时期,公元前535年,楚蒙谷不愿接受楚王的封侯,步熊驿的后尘,跑到庙里做了庙祝,后得到了楚王的援助,在磨山之巅修建了南华寺庙。从此,磨山香火不断,朝拜者甚多。后来又有人在磨山修建了中城庙、北城庙,三庙相隔大约一里路程,即为“一里三庙”。二、玉皇阁下打儿窝,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孝感北部,有一个很大很深的潭,深潭里有一妖怪作祟,它把深潭边缘之土一方一方的塌下,使之面积不断扩大,如果不及时控制,此地将变成一片汪洋大海,村庄和田地就会淹没,害得当地百姓不得安宁,村民们忧心如焚。村里召开了民们大会,村民们商议齐心协力地挑土填塞深潭。观音菩萨云游到此,她看到了村民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受着累的日子,就托梦点化挑土的民众,她让每一个挑土的人的扁担上系一根红绳子,挑着的担子就会轻松一些。民众都按菩萨梦中的点化去做,果然挑着的担子轻得多。过了几天,一个赶南山塞北海的人赶着山来到此地,此时正值晌午,赶山的人又累又困,把山正好盖在深潭上,就在此地睡起了午觉。观音菩萨看到这种情形,喜上眉梢,此地的村民有救了,她点化一个老者:“您看赶山的人的鞭子是用红绳子做的,跟你们扁担上系的红绳子一模一样,何不将民众的红绳子收集起来套成一个鞭子换那赶山人的鞭子玩玩。”老者听了观音菩萨的话,就做了一个与赶山人一模一样的鞭子,乘那赶山人在酣睡中,换下了那赶山的鞭子。下午三点,赶山的人一觉醒来,准备起程,他用鞭子抽打着山,山丝毫不动,他生气地猛力地抽打此山,竟把山南尾抽打成了一个形似扬叉的大洼,(此地称为扬叉洼,王店变电站所在地),山依然巍然不动,赶山的人更加生气,用尽平生之力抽打着山,山还是一动也不动,鞭绳却抽断了,飞到了河南的新野,他气乎乎地将鞭杆一扔,正好落在河南的邓县。山盖着了深潭,妖怪再也不能作祟,从此当地的老百姓安居落业。这件事让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老人家驾着一片祥云来此视察。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件事,在磨山北顶修建了一座玉皇阁(1966年被毁),观音菩萨又在玉皇阁端设置了一个打儿窝,据说当地百姓求儿求女,只要多积德,扔石进窝,观音菩萨都会满足他们的愿望。三、百冲汇集千口堰,在磨山的北麓,有一座水库,名为千口堰,始建于宋朝,自明朝以后,当地的老百姓重视水利建设,水库逐年扩建,终于在1959年建成了一大型水库。传说如果某地有一百条冲,此地就会出帝王,笔者曾过细地数过,数不出一百条冲来,大概只有九十几条吧,当然也就没出现什么帝王。每到下雨的时候,冲里的雨水就汇聚到千口堰。千口堰还有天子坟、避风港、一百(一柏)土地庙等传说。四、十八滚桥贤人坡,在王店镇台子湖东侧,有一个小桥,桥墩是用十八个石磙垒成的。贤人坡即指经过滚桥往西走,再上一段陡坡,就到了王店镇台子湖中学,这是学生上学必经过之路,所以称为贤人坡。五、商周台子书声朗,台子湖很久很久以前是一片平地,相传在商周时期,有一王侯死后埋葬此地。后来,在其附近逐年挖湖疏通成港道,此地就堆积成一个土台子。到了南北朝时期,大兴庙宇,当地的村民就在此台子上修建一所小型庵堂,直至明清朝后,此地又建成一所较大规模的尼姑庵堂,名为张家台子庙。新中国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此地挖掘了大量的新石器和西周时期的陶瓷碎片,台子湖被纳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尼姑庵堂早已不复存在,代替的是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学校园,学校人才辈出,师资力量强大,被列为孝昌县重点中学之一。六、春水玉塘荡碧波,在磨山南麓有一石洞,名为春水塘。磨山之石是做石磨的上等材料,石匠们在此成年累月地琢石磨,就琢出了一个宽十余丈,约五百米深的石洞,此洞长年积水。1962年天旱,两台6—8马力抽水机,架长管抽了两个多月,没有抽干。现在春水塘的水质清澈,青松倒影,美景宜人。七、西造仙景千秋业,在王店镇以西有一坐小山,名为西山,此地现被开发成一个农业生态园,成为避暑旅游休闲之地。园内楼台亭阁,山水相连。牛、羊、猪、鱼生态养殖;果、茶、花四季飘香。松柏成林树成行,百花季有余香。走进西山,如临人间仙景,这是勤劳的王店镇人民创造的千秋大业。八、东架长虹万民歌,在王店镇敦厚白鹤庵有一个势如飞虹的放水渡槽,此渡槽全长800余米,横跨栀子港东西,气势宏伟,犹如飞虹。此渡槽能灌溉耕地一万余亩,十余个村。每逢天旱的时候,从芳畈水库引水抗旱。自从有渡槽,此地旱涝保收,因此渡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歌颂和称赞。

基础设施

1、交通:王店镇对外交通主要为公路运输。境内主要有四条对外公路,分别为S202省道,域内长度为8.41公里;阜焦路为乡级道路(阜阳—王店一阜南焦陂),域内长度为6.45公里;段郁路为乡级道路,西与S202省道相连,东至三十里铺镇与105国道相接,域内长度为8.76公里;韩寨路为一般道路,南至阜南县,北接段郁路,域内长度为4.50公里。公路交通较为方便。
2、电力:王店镇变电所为35KV变电所,位于城镇北约l公里处,由颍西110KV变电所3823线(颍王线)进线,输往王店镇、三合镇、三十里铺和清河办事处(部分地区)四地,境内村庄通电率达100%,户通电率为97.5%。电力供应促进了城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电讯:境内设有电信支局和邮政支局,电信支局程控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为2200门,实装电话1200门,已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为1.7部/百人。邮政支局为全镇代办邮政业务。
4、防洪排涝:多年来,历届镇政府均注重农田水利建设,开挖沟渠,整治现有水系,境内大、中、小沟均达到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现已基本杜大涝的发生。

概况

王店镇位于孝昌县北部,毗邻大悟县芳畈镇,广水市太平镇、杨寨镇,安陆市赵棚镇及孝昌县小河镇、卫店镇。东西相距13公里,南北相距12公里,辖区总面积77.4k㎡。王店镇地处大别山南麓,属丘陵岗地,地势平缓,起伏不大。辖区主干河流有东、西澴河,港叉有栀子港。有水库3座,当家塘堰400余口,泵站30余座,澴河大桥2座。耕层土壤主要有粘土、沙壤土,大部分为沙壤土。有丰富优质的河砂资源。属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2℃。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易发生冰苞、雷电、洪水、大风、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2008年,全镇耕地面积30631亩,其中水田20836亩,旱地9795亩。境内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三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近五年来投资2200万元,对路基拓宽、取直,修柏油路,水泥路160公里,全乡实现村村公路硬化,村村晴雨通车。2008年,辖盛畈村、河龙村、王河村、农光村、磨山村、流砦村、港边村、北新村、官塘村、庙下村、高岗村、陈巷村、白鹤村、贺家村、红胜村、响堂村、十里村、巴石村、黄城村、藕塘村、永合村、四合村、大塘村、八里村、周游村、民益村、何砦村、壕沟村、塘李村、杨岗村、草塘村、齐岗村、河口村、老营村、严刘村共3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63个村民小组,10215户。总人口45531人,其中,男性人口23256人。劳动力人口23919人。自然增长率5.9‰。全镇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土家族等。

历史沿革

清末此处是阜阳至焦陂的过路店,1904年兴集,因王姓住户居多,故名“王店”。1948年设王店乡,属许堂区管辖,1950年置王店区,1958年成立王店公社,1961年复置王店区,1969年撤区并社,再置王店公社,1983年称王店乡,1984年改称王店镇,1986年隶属县,1992年撤区并乡,形成现在的王店镇。

科教文卫

建县以来,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扩改建学校教学楼、食堂、宿舍、厕所。2008年,全镇有初中2所,小学11所,教育点9处,私立学校1所,中学生在校人数4000余人,小学生在校人数7000余人,在职公办教职工300余人。2006年,投资25.7万元建文化活动中心1个,建筑面积478.24㎡,设有图书室、科技培训中心、电脑点歌、歌舞厅、棋牌室等。常年举办科技培训班,培训20多个种养技术,日平接待群众200余人次。有农家书屋2个。地方戏、书法等艺术代代相传,县书法协会会员有6人,王店镇书法协会会员有126人。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村村建有党员电教活动室,已建成村级农家书屋5家。有中心卫生院1个,达标村级卫生室5个。2008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以上,农村低保共有2000余人。有福利院1所,在院老人74人。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乡镇”,“孝感市文明乡镇”、“孝感市林业先进乡镇”、“孝感市科普示范乡镇”,“孝昌县五好乡镇党委”、“孝昌县综合目标考核先进乡镇”、“孝昌县经济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王店镇各类学校:孝昌县王店镇严刘村小学孝昌县王店镇中心小学孝昌县王店镇何砦小学孝昌县王店镇八里小学孝昌县王店镇农光小学孝昌县王店镇北新小学孝昌县王店镇官塘小学孝昌县王店镇对巴石村小学孝昌县王店镇庙下小学孝昌县王店镇新建小学孝昌县王店镇民益小学孝昌县王店镇河龙村小学孝昌县王店镇流砦小学孝昌县王店镇王店中学孝昌县王店镇王河村小学孝昌县王店镇白合中学孝昌县王店镇白合小学孝昌县王店镇磨山小学孝昌县王店镇红胜小学孝昌县王店镇草塘小学孝昌县王店镇藕塘村小学孝昌县王店镇贺家村小学孝昌县王店镇陈巷小学孝昌县王店镇高岗小学孝昌县王店镇黄城村小学孝昌县王店镇齐岗小学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王店镇位于淮北平原中南部,境内地势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自然坡降为1/8000,平均海拔高程为30.2米。
2、气候特点:王店镇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于暖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季风气候明显,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3、河流水系:王店镇沟河纵横,境内主要有七渔河、两清河、中清河、东清河和小润河五大水系,经开挖、疏浚的大小沟渠总计987条。
4、土壤:境内土壤主要为普通砂姜黑土亚类,其次是普通棕壤亚类,黄潮亚类。
5、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建发部[(1992)160号]文件关于发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的通知》,确定王店镇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经济建设

200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财政收入6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5元。境内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稻谷、棉花、花生、油菜、大豆等。经济林木主要有茶叶、红栀子、早蜜桃、意杨等。1993年以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制定种植“332”(3万亩优质林果、茶,2万亩草场及经济作物,2万亩优质稻)的调整规划,按照“山岗林果茶,水田优质稻,河畈种蔬菜,坡地抓油料”的总体思路,优化规模布局和苗种结构,提高集约化水平和品种优质率。2008年,全镇粮食总产20470吨,油料总产2134吨。同时,按照发展“四大养殖”建设畜牧大镇的思路,制定养殖“711”(7万头猪牛羊鹿,100万只鸡鸭鹅,1万亩精养水面)的调整规划,积极推广养殖小区,农业小农庄模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2008年,全镇有养殖大户58户,牲畜出栏、家禽出栏、水产品产量分别为34000头,220万只、1671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西山牛、猪、鸡、鹅等综合养殖,居委会长勇养殖场、官塘五六养殖场、农光曹灿养鸡场、响堂明清综合养殖场、草塘耀峰养鸡场、草塘建文养殖厂、海林养猪场,张冲水库养殖场等。还形成西山果茶、齐杨栀子、磨山土鸡等一批农字品牌。另外,完成林权制度改革,全镇21个有林村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工业起步较晚,民营企业发展缓慢,涉及食品、肉类加工、面粉加工、建筑等12个行业的个体私营经济,主要满足本镇需求。近几年,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本地丰富的资源为载体,上大工业,投资过100万元的规模企业逐渐增加。2008年,有工业企业15家,分别是孝昌三枫眼镜企业有限公司、兴和砂厂、磨山石器厂、白鹤砖厂,免烧砖厂5家、预制厂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分别是孝昌三枫眼镜企业有限公司和王店镇白鹤砖厂。境内建有6条商业街。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对集镇进行拓宽改造,新铺排水管道4000米,修建中心集镇水厂。通村公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均实现“村村通”。移动网络覆盖90%的村庄。2008年,有固定电话5000余部,因特网用户有300家。有变电站1处,移动基站10处,联通基站10处,安全饮水工程10个村,新建维修村级活动室15个。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功能较为齐全,对整个街道实现绿化、美化、亮化。已形成“三区、三路、三街”的全新局面。中心集镇王店镇区成为孝昌北部的人流、物流、资金、技术和信息流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