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甫镇地图
旺甫镇相关地区地图:
供电供水
1996年,旺甫镇企业发展公司和电管站通过集资和贷款20多万元,架设了通往鸡谷塘的10千伏供电线路,缓解了厂家的用电问题。这条工业用电接通后,由邓启雄老板创办的投资100多万元的钢件铸造厂很快就在鸡谷塘落户。目前该厂总资产达600万元,成为全镇规模最大的钢件铸造厂。鸡谷塘也从此成为了旺甫镇的新兴工业区。近几年来,在旺甫镇,哪里有用电大户,供电线路就铺设到那里。该镇共投资100多万元架设了鸡谷塘、向阳山、万安山、青桐四个工业区的工业用电专线。另外,还投资60万元建起了镇自来水厂,铺设好用水管道,敞开供应各厂场的用水、用电。
发展战略
于是,镇党委、政府群策群力,提出了“重工强农,工农互促,以工补农”的思路,并结合本地实际,首次把工业、商业、地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三大重要产业来抓,并与农业稳镇一起,确定为旺甫镇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沿着“农业稳镇,工业、商业、地产业富民强镇”的发展思路,走出一条旺甫经济腾飞之路,关键在于具体的实施举措。旺甫镇党委、人大、政府集思广益,大胆开拓,决定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作为推动旺甫镇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虽然旺甫镇把工业作为富民强镇的首要发展思路来抓,但是当时该镇的工业底子薄弱,根本谈不上利用充足的水电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因此,镇党委、政府领导当机立断,把加强服务和建好基础设施作为突破口。
乡镇旧况
旺甫镇毗邻梧州,是苍梧县距离广东最近的乡镇之一。回首昨天,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旺甫镇的区域和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和工业建设还处于雏形阶段,存在“有圩不成圩”的状况,旺甫人说“上街”,也就是去梧州市区逛街购物。1995年全镇才有三家作坊式的红砖厂、农械厂、木器加工厂,总资产约70万元。在前辈的建设基础上,旺甫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发展地看问题,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将代替旧事物。因此,要使旺甫经济有质的飞跃,首先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旺甫镇的优势,树立信心。旺甫镇地下有丰富矿藏,地上有茂盛果林和丰富的农副产品,水电资源充足,这是资源优势;交通便利,靠近梧州和广东,有利于吸引梧州市的商贸下乡和产业的转移,有利于接受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辐射,采用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是区位优势。这样辩证地看问题,大大增强了全镇干部群众的信心。发展地方经济,离不开制定发展战略,也就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重大经济方针、原则作总体谋划。旺甫镇党委、政府主要就解放思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这三个课题,通过上辅导课学习理论、组织到广东、湖南、云南等地考察,和深入本镇11个村做调查研究,认识到,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能从温饱阔步迈向小康,没有不致力于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
招商引资
1999年旺甫镇成立乡镇企业发展总公司(由1994年成立的镇企业发展公司发展而来)和发展乡镇企业协调领导小组,让有开拓精神、懂经济的青年干部和经济能人负责招商引资和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办理用地、用电、用工手续,统一办理有关证照,统一收取相关费用。对各厂场实行“一个窗口收费,多家分流”的办法,即由企业发展总公司一家收取各种规费,然后按有关规定交给有关部门。这一举措不但杜绝了政出多门导致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三乱”现象,而且使企业有更多的时间用在经营管理上,得到各厂家的交口称赞。发展乡镇企业协调领导小组还定期召开企业协调会议,一方面让外商老板对发展乡镇企业发表宝贵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尽力帮助解决外商老板提出的企业存在困难和问题。这些服务措施可以说是镇党委、政府为发展旺甫镇工业开出的第一条锦囊妙计。随着这些优质服务措施的出台,各地老板纷纷看好旺甫镇。原来在桂平搞铸钢的苍梧人邓启雄先生看中了旺甫镇的投资环境,1996年他经过考察有意把厂搬回旺甫镇鸡谷塘。遗憾的是当时鸡谷塘根本没有工业用电线路,满足不了邓老板正常生产的用电需求。基础设施跟不上,大大束缚了旺甫工业的发展。于是,镇党委、政府经研究决定,开出第二条锦囊妙计——架设工业用电、用水专线。
招商成就
镇党委、政府出台的以上措施使旺甫镇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目前全镇乡镇企业已发展近500家,涉及建材、机械、医药、食品、房地产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其中旺甫铸钢厂生产的“双环”牌钢件30%的产品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旺甫顺达打火机厂生产的打火机全部出口外销;强寿集团生产的养生健肝茶、脑健宝等产品曾获国际中医杰出成果奖,产品直接销往美国等欧洲国家,走进国际市场。此外,近年全镇相继出现了运输专业村、腐竹加工村、鸟笼编织村、宝石加工村和种养专业村等各具特色的企业群体。截止2001年12月,全镇共引进外来资金6800多万元,其中主动接受广东产业转移,吸纳珠江三角洲地区资金达5000多万元,吸引福建等外省资金400多万元。2001年全镇的工业用电已超过一亿多千瓦时,乡镇企业总收入由1996年的2.40亿元增长到6.81亿元,年均增长15%。乡镇企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县、全市乃至全区的前列,一九九六年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的光荣称号。一九九七年九月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丁廷模同志曾到旺甫镇视察乡镇企业,并亲笔作了“乡镇企业,前途无量”的题词,给予鼓励。一九九九年七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等领导同志对旺甫镇的乡镇企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并作了充分的肯定。
制度建设
镇党委、政府为发展旺甫镇工业开出的第三条锦囊妙计是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即重视镇政府、镇直各部门和各村组的整体配合,做到统一思想,相互协调,相互合作。镇党委、政府领导与企办室、企业发展总公司的负责人一起,多次到广东发达地区引资金、引项目、引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全面的规划工作。镇直职能部门则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如电管站全体职工负责架设工业用电专线,建好自来水厂,安装好街灯路灯;财税部门则做好各厂家申报帐工作;旺甫村的村干做好发展乡镇企业的征地、拆迁工作。正因为全镇各单位、各部门都来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才有了旺甫镇乡镇企业的今天。旺甫镇在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过程中,除了在业务上支持,政策上优惠外,还在政治上尊重厂家老板,加强厂商与政府的交流。镇党委、政府凡举行重要的会议。如党代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企业、厂家作为一个单位对待,邀请有关厂场的老板出席、列席会议。每年还在评先争优活动中把各厂家列为一个单位进行评比,选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重视乡镇企业的党建工作,镇企办室成立了党支部,在较大的厂建立了党小组。平时坚持每季度召开会议,与厂家老板一块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树立自觉纳税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