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荆州市地图 > 松滋市地图 >
洈水镇地图
洈水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水文

洈水位于湖北省境内的松滋市西南部,东经110°23′0″-110°36′10″,北纬29°00′00″-29°30′30″。北邻长江,南接武陵山脉,处在长江三峡、张家界和古荆州三个著名旅游区的枢纽部位,系湘鄂边区旅游“金三角”一颗钟灵毓秀的明珠,铁路、公路、水运发达。松滋境内红东线、雅澧线两条省级公路纵贯景区南北,枝柳复线铁路在东穿境而过。从松滋火车站上直达北京,下直抵广州。松滋水路上溯重庆,下及上海。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快捷便利,距宜昌三峡国际机场仅79公里,距荆州64公里,距宜黄公路入口仅半小时里程。是古荆州和长江三峡、湖南武陵源3个旅游区的交汇点,也是湘鄂两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洈水地质构造上表现为轴向近东西的复式向斜,向斜槽部由志留系砂页岩组成,是地势较低的山涧河谷及丘陵地带,包括大小岛屿数百个,水面面积达37平方公里的洈水湖即位于此。向斜两翼寒武—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分别构成两翼的次级背斜,背斜核部为水库南北两侧的地表分水岭,寒武系巨厚而又质纯的碳酸盐岩大面积裸露,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地表溶沟、石芽、溶蚀地形、漏斗、落水洞遍布,地下发育众多岩溶管道和洞穴系统,水库北山现已发现13个较大的洞穴,是洈水风景区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洈水处于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7.6℃,平均最高气温32.5℃(7-8月),年平均最低气温1.3℃(元月)。全年无霜期276天,平均日照175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mm,相对湿度在74-83%之间,平均湿度为78%,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寒冷期短。洈水形成了别于区域的冬暖夏凉小气候。

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洈水镇地处湘鄂两省交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洈河,穿镇而过,洛河、界溪河南北相应;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新杨公路横跨东西。自古以来,一直为东出洞庭,西入四川,南接武陵,北上荆襄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是松滋有名的“南五场”之一。
文化底蕴:境内有施家坟、高台子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和战国幕葬群。楚人南下、巴人东迁、皖域填湖广等重大民族迁移活动,留下了灿烂多采的文化、美妙动人的传说、相融共存的民风。汉、回、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清代修建的清真古寺保存完好,为湘北鄂西南最大的回民聚集地和重要的伊斯兰活动中心。洈水是九岭岗起义的策源地,是全省重点老区乡镇。
物产丰富:平原、丘陵、山脉、湖泊异彩纷呈,多种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矿产资源量大。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陶土等矿产资源贮藏量均在5亿立方以上,居全市之冠。旅游资源丰富。洈水风景区以亚洲第一人工土坝的洈水水库为依托,以洈水国家森林公园为载体,集山、水、洞、林、泉和多彩的民俗文化于一体,是湖北省新兴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水资源充足。镇内有危水水库和六泉、仙女洞等中小型水库13余座,蓄积着10多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洈水水库水质符合人类直接饮用水标准,是目前湖北省优质水源地。林业资源密布。全镇拥有生态林20万亩、经济林5万亩,森林覆盖率45%,木材蓄积量80万立方米,年增长量达到2%以上。境内有106种植物品种和20余种珍贵野生动物。被纳为国家长江中下游水土保持重点保护项目范围和省级自然保护小区。

历史名人

彭承尧(1730?-1797?)字则之,清朝将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武进士,以侍卫衔出补四川督标都司。三十六年,从征金川,迁贵州前营游击。后升四川提督,。五十六年,廓尔喀人大举入侵西藏,进犯日喀则,次年,随大将军福康安入藏,赶走入侵者。后调任广西提督。嘉庆二年(1797年)贵州南笼苗民起义,广西西隆苗民起而响应。清廷命云贵总督勒保、两广总督吉庆前往镇压,彭承尧随军入黔,因征勒有“功”,加太子少保。还师时死于途中。谢元淮(1792?-1874?)字钧绪、默卿,为明朝河南布政司参政谢佑后裔。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调任太湖东山巡检,协办海运,后奉派到两淮主持盐务,于1823年首创“票盐”制。1826年升任无锡知县,旋奉调海洲分公司总办盐务,每年为国库增加税银数百万两。1836年补任淮南监掣同知,1852年因实施“票盐”制遭官吏反对而被革职,次年冬被任命为广西桂平、梧、郁盐法道。殁于同治年间。他在江淮五十年,疏浚运河及吴淞口、秦淮河,赈济江都灾民,清丈江阴沙洲,鸦片战争期间奉命防守上海,口碑甚佳。晚年著述有《铸银钱以抑洋价论》、《钞贯说》、《碎金词谱》等。?,王运孚(1876-1944)亦名信孚,字铁公、铁工。佛教信奉者、书法家。早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政治,辛亥革命后归国,出任湖北省议会副议长、国会众议院议员。1927年后致力于佛学研讨,初受禅宗,后深入密宗,加入中国佛教会。除潜心专研佛学外,王运孚爱篆刻,好书法,行楷俱工,尤擅汉隶,时人誉为“铁笔”,武昌黄鹤楼侧“大汉陈友谅之墓”墓碑及墓志铭、紫阳湖畔“湖上原”石碑等,皆出其手。1935年王克敏、王揖唐等拼凑“冀察政务委员会”,召其北上任职,被拒之,于次年在武汉筹建松滋同乡会,供作松滋赴省学生入学前栖身之所,并将藏书数千卷馈赠图书馆。1944年病卒。?,贺炳炎(1913-1960)铁匠出身。1929年春跟随贺龙参加革命,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平生勇敢善战,曾持菜刀冲入敌阵砍杀夺抢;右臂负伤截肢后,仍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及雁门战役、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陕西宜川瓦子街歼灭战等著名战役,在20余次的白刃搏斗中培养出“硬骨头六连”,为建立湘鄂西、黔东、湘鄂川黔、冀中、汉江等根据地,为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先后11次负伤,16次中弹,是人民解放军有名的“独臂将军”。新中国建立后,荣膺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被授予上将衔。曾任国防委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沈德纯(1902-1968)笔名江流。1927年5月在北京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回乡创建中共松滋县委。1930年在上海被捕,囚禁5年;出狱后回松滋继续从事革命斗争,曾协助陶铸创办汤池训练班。历任鄂中特委汉流工作委员会书记、应城游击司令部秘书长。新中国建立后,先后担任湖北省司法厅副厅长、董必武副主席办公室秘书、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等职。韩大载(1885-1975)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其后矢志反袁。1911年创办《中华民国公报》,鞭笞时弊;又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主编《中华新报》,组织“和平通讯社”,与袁世凯、张勋、曹锟等斗争十余年。历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后因曹锟贿选告成,遂潜心佛学。新中国建立后,任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参事。?,潘哲夫(1902-1977)亦名开第。1931年春出任县农会副干事,1938年活动于湘鄂边组织游击武装。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荆沙被日军占领后,他奉党组织指示打入国民党第六战区第二游击纵队司令金亦吾部,先后任上校参议、独立第四旅旅长。1942年按中共湘鄂特委尽快做好武装准备的指示,在湘鄂连区积极联络,1943年夏发展抗日武装3000余人,自任湘鄂边游击总队司令,开展对敌斗争。次年1月率主力千余人渡长江编入新四军第五师三军分区江南挺进纵队,任司令员,同年冬改任襄南指挥部副指挥长,旋调任鄂豫边区行署第三专区副专员。1946年,随五师突围至陕南,任鄂豫陕行署第一专区副专员、专员,次年4月经组织派遣返回江南,任襄南专署副专员。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省湖业局副局长、中南人民监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参事室副主任、民革省委副主任、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等职。?

名优特产

洈水鳜鱼:也称鲧花鱼,桂鱼,俗称“花鲫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鳍科鱼类。体侧扁形,背部隆起,最长可达60cm,呈青黄色,外表着生黑色斑纹。嘴大,下颌突出,鱼鳞细小,圆形、生性凶猛,喜食鱼虾。水湖盛产此鱼,肉质鲜嫩,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名贵味美的淡水食用鱼,也是危水风景区最受旅客欢迎的鱼种。
松滋鱼糕:松滋鱼糕独具松滋地方风味,早为荆楚名菜。它以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洁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点而著称,且久传不衰。在用料和制作上,取肥大鲜鱼去刺、漂洗,加以适量的猪板油或肥肉,剁成肉泥,再加蛋清、生粉及生姜等调料,拌匀后入笼蒸熟,即可食用。若配上肉丸、猪肚、猪腰、木耳、黄花装碗更佳。民谚谓之:无糕不成席。
荷渣:又称懒豆腐。原料为黄豆,作法是用磨子磨成豆浆,掺青菜煮成,再加入作料、香油等。因其味长,口感好,又能调节胃口,故现今松滋食荷渣者仍相当普遍。
沙道观杜婆鸡:菜品特点:烹饪时间短,进味快,肉质鲜嫩,油而不腻,配上松滋本地产的“炖钵炉子”,越炖味越长,吃起来回味无穷。由于味道好,价格大众,客人吃后竞相宣传,成为80年代后期名扬省内外的一道地方名菜。被选为“松滋十大名菜”榜首菜,同时被评选为“荆楚十大名菜”。制作方法:取料松滋本地鸡,宰杀,除去内脏,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状。首先用大火将鸡块用油煎焖,再放入精盐、姜块、料酒、蒜瓣(苗)、啤酒、八角茴、豆瓣酱、干红辣椒皮,干焖,配上松滋本地产的土钵子放水烹饨。
五花扣肉: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点:色泽鲜艳,质地柔嫩,味道香醇,肥而不腻。制作方法:将猪五花肉放入清水内,加入适量食盐和姜片煮15分钟后取出。加食油和少量红糖、味精,将猪皮煎至酱红色。取出切片,垫黑豆豉蒸至而成。
麻水豆皮: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荞麦豆皮是松滋地方特色产品,历史悠久,荞麦食品营养丰富,荞麦含有18%的纤维素,还含有其它粮食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卢丁”等成份,荞麦可降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荞麦食品是营养学家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抗癌食品,荞麦中的含硒量(73UG/100G)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认证的具有显著防癌抗癌作用的宝贵资源。食用方法:备齐佐料:腊肉、生姜、大蒜苗、鲜菜叶(茎),先将腊肉切成条炒熟,放入适量的水,再将荞麦豆皮放入煮制,然后放入佐料煮熟即可。

行政区划

洈水镇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82459人(2008年)代码,:421087111镇辖4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民族街、大桥街、大岩咀、火车站、豹子岭、蒋家冲、金坪、花园洲、金花垱、响水洞、杨家河、仙女洞、野鹅堰、龙王垱、汪家咀、石牌、青龙嘴、团山口、北闸、火连坪、鸡鸣寺、王马堰、薛家洞、后坪、麻砂滩、长河堰、南闸、九岭岗、樟木溪。镇政府驻西斋。1958年为钢铁公社所辖,1959年改为西斋公社,1984年建镇。2001年,大岩咀乡并入西斋镇并更名为洈水镇。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洈水森林公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达,1千余种,现已形成多层次的生物群落。有马尾松1.7万亩,湿地松1万亩,栎木林1.1万亩,柑橘果木林和万亩风景林等五大林区,按山势可分为湖岛区和低山区。湖岛区大小半岛500余个,占公园三分之一,林茂幽深,青山如黛,松涛滚滚,遮天蔽日,低山区树木以奇著称,有的树干高大挺直,扶摇直上,虬枝长伸,凌空展臂,别具风韵;有的横卧地面,奇形怪状,犹如天然盆景。公园内点状分布着葡萄园、桃园、梨子园、樱桃园、火棘园、窝竹园、檀木园、冬青园、樟木园等十大植物园。
水资源:水面淼阔的洈水湖构成了该区独特的风景水资源。湖中分布大小岛屿数百个,最大的打座山长5Km,宽2Km,周边发育港汊50余处,岛上制高点能观赏湖区风貌与群岛全境。水库沿岸港汊密布,有200处之多,最长港汊长达4.5Km,相伴的大小半岛500余个,使港汊蜿蜒交错,形成“水上迷宫”。秀丽的湖水、宜人的气候、多姿的岛屿和变化莫测的水道,将使洈水湖成为集娱乐、度假和疗养多功能的旅游胜地。
岩溶洞穴资源:洈水湖北侧的寒武地层中,分布大量岩溶洞穴,现已发现13个大型,的洞穴系统是洈水风景区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根据洞口的地貌位置和洞的水流状况,可分两个洞穴层。第一层洞口标高大于300m,为干溶洞,大型溶洞中仅发现一个其洞底平坦,洞室宽敞,次生化合物发育,且规模很大,形态多样,以顶板悬垂的巨片石钟乳或石幕靠近洞壁成排出现为特征,宛如大厅两侧拉开的多重帷幕,用手轻敲即可发出悦耳的乐声。第二层洞口标高115-150m,洞内均见流水,常发育不同高度的下蚀台阶,形成跌水、瀑布、深潭等具有特色的景观,其中以新神洞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