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市镇地图
杨林市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杨林市镇坚持围绕市场搞加工,围绕市场上项目,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商带工,以工促商,工商联动的发展之路,累计投资7.5亿元,修订完善了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打造出2个生产要素齐备,软硬环境优良的工业发展平台,并成立了镇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和工业协会,对入驻贾宋的所有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目前,全镇共培育壮大骨干企业50余家,形成机械铸造、塑料、针织、化肥、建材五大产业集群。2006年,杨林市镇瞄准国际产业向国内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抢准机遇,积极整合电力、土地、人力资源、闲置厂房四种优势,着力构筑优化舆论环境亲商,优化服务环境富商,优化经营环境安商的工作格局,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办法,健全招商机制,强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仅上半年,杨林市镇就引进各类企业11家,投资总额达5000余万元。杨林市镇行政机关的临时人员和借调人员与领导和同事们握手惜别,该镇417名富余人员已全部平静离岗,11个财政供养机构精简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前,杨林市镇行政在岗人员83人,这次只定岗定编46人,超编超岗37人。为了减少改革矛盾,实现人员无震荡离岗,杨林市镇党委政府按照“留用有用人员,分流富余人员,不用临时和借调人员”的要求,一面由干部职工参与制订方案;一面在机关和部门开展“假如我被精简分流”的大讨论。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支持理解本次机构改革。区位优势
悠久的人文历史:中国古人类文明的遗址--桂花树遗址与杨林市隔河相望,中国唯一佛道合一的宗教圣地--台山古刹香火千年不绝。丰富的农业资源:杨林市集镇形成了以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水果、优质三元杂交猪和家禽为主体的五大支柱产业。年产各类优质稻35000吨,“双低”油菜籽4000吨,柑桔、橙、柚等优质水果9779吨,生猪养殖量10万头,家禽饲养量150万只。
良好的工业基础:杨林市集镇通过实施工业兴镇,大力招商引资,建成柑桔包装打蜡生产线、聚丰米业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高附加值、少污染的化工企业香龙化工落户,四川奇能集团即将在我镇开发岩盐资源。全镇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盐化工、家电家俱经营、陶器为主体的四大特色产业。
便利的交通区位:杨林市集镇连接318和207国道的省道红东公路纵贯全境,并与荆常高速公路对接,与枝柳铁路上的国家级松滋火车站也仅咫尺之遥。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程控电话。
党政建设
基层干部直接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因此,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事关党的声誉和形象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基层组织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的重要基础。杨林市镇党委、镇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立足基层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在抓党风、管干部、带队伍、惠群众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堵疏并进,以疏为先:在抓源头控管的同时,为确保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我们及时出台了《村级财务开支标准》,对村级办公经费、干部电话费、交通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依据村级规模大小、地域特点和工作量不同确立统一的支出标准并严格包干使用,年终审计到人,超支坚决退赔。通过走明路、堵暗道,既约束了干部,预防了腐败,又调动了干部,促进了工作。
权责并重,以责为首:基层干部十分辛苦,责任也十分重大。为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我们每年都与各党支部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和年终工资结帐,对党组织集体和班子成员的违纪案件,实行集体“一票否决”,建立起一套靠制度强责,靠责任管人,靠干部理事,靠事业惠民的工作机制。在强化干部责任,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同时,我们注重关心各级干部的切身利益和后顾之忧。两年来,先后为村党组织书记办理了养老保险、摩托车意外伤害险,增强了各级干部为民谋利的积极性,维护党风的责任心,遵守党纪的自觉性。
事人并管,以人为本:乡镇是抓落实的机构,抓落实要靠人,而全镇51个基层党组织和1568名共产党员就是抓落实的中坚力量。通过抓活动宣传政策,抓培训提高素质,抓教育警示干部,抓培养补充力量,抓评处纯洁队伍等形式,坚持支部每月一次党员会议,全镇每年一次党员大会、警示教育会、入党积极份子培训会。极大地提高了全镇党员干部的战斗力、执行力和政策理解能力,为全镇党风廉政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同时,镇党委一班人率先垂范,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杨林市镇无一人受到群众属实举报和立案查处,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