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镇地图
温泉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概况
温泉镇位于安宁城区北部,因境内有天然温泉碧玉泉而得名。距安宁城区8千米,离昆明市区40千米。处于东经102°29′,北纬24°56′之间。东南与本市连然镇毗邻,西同本市草铺镇相连,北和本市青龙镇及西山区团结乡接壤,辖区面积10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38米,最低海拔1820米。年平均气温13.6℃。主要山脉有龙山、笔架山、九子母山。主要河流有螳螂川、甸中小河、箐门口小河。?,2005年末,全镇总人口12190人,其中:农业人口4180人,非农业人口8010人。总人口中男性6090人,女性6100人,汉族10945人,少数民族1245人,占总人口的10.2%。世居民族主要有汉族、彝族、苗族3种,其中彝族576人,苗族316人。农村实有劳动力5596人(含温泉、羊角社区居民劳动力),其中:男劳动力2754人,女劳动力2842人。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的1865人。全镇实有耕地4923.66亩,其中:水田4015.23亩,旱地908.43亩。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丘陵地带,地势狭长,四面群山环抱。东西宽14.5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661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38公顷。主要山脉有正棋山、笔架山、虎山、佛爷顶山、冰石山、老婆纂山,其中正棋山海拔483.7米,为环翠区最高峰。主要河流为五渚河,境内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92平方公里。境内有温泉一处,是威海市区的两大温泉之一,温泉位于五渚河床中,长200米,宽65米,水温在40~80℃,单井涌水量每昼夜可达960立方米。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板栗、药材等。全镇植被面积4165公顷,覆盖率63%。全镇辖2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993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1‰。全镇有拉祜族、苗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数为7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0.35%。全镇有江、刘、丛、张、于、姜、王、李等221个姓氏,其中张姓最多。
所辖村庄
下辖村东温泉村东夼村西夼村西温泉村荆疃村何家庄村梅家庄村山里村西四舍村东四舍村丁戈庄村麻戈庄村南行村掖杖村东山沟村刘家山村南黄埠村中黄埠村北黄埠村小海南村大海南村盐店村前海东村后海东村七沟村东扭河头村西扭河头村唐家庄村藏村村东皋玉村西皋玉村石棚村石泉庄村演洪沟村东埠头村东石桥村南北行村北北行村宫家庄村西石桥村西埠头村峡后村东杨戈庄村西杨戈庄村社生东崖村社生前集村社生后街村社生西山村北小峨村南小峨村东王圈村徐家村小王圈村
科教文卫体
科技方面,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重视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全年举办各类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班50余期,共35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推广使用高效环保汔化灶200台。教育方面,虽然学校上划教育局管理,镇党委、镇政府仍然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的困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独生子女入学“免补”政策,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列为对各村(社区)工作责任目标的考核,并与奖惩挂钩,重视职工继续教育,举办英语培训班和普通话普训班,不断提高职工素质。2005年,镇属各站所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0人,其中,兽医2人,农科员6人,环卫技术员4人,林业管理人员3人,水土保持站2人,党校、成技校教员1人,文化管理人员1人。企业办公室会计1人。2005年全镇有线电视开通户3409户,其中农村1900余户,驻镇单位1500余户,农村有线电视(含龙山、笔架山及部分村小组零散户使用地面卫星接收站)入网率达98.7%。集镇中心区有歌舞厅10家,卡拉OK厅10家,电脑屋1家,书刊店2家,复印店1个,音像制品经营户4户,文化茶室10家,台球桌3张,保龄球馆1个。区域内有足球场1块、网球场3块、游泳池6个。有农村业余文艺队6支,少儿文艺队2支,驻镇单位文艺队4支,年内各文艺队共演出文艺节目19场次,其中驻镇单位演出的两场市庆节目受到上级及广大群众的好评。温泉镇龙灯队及农村业余文艺队参加市文体旅游局组织的春节舞龙比赛和文艺汇演分别获得三等奖;其外还邀请大理州弥渡县花灯团到温泉镇进行了两场演出,尤其是配合市庆邀请昆明高原艺术团到温泉镇进行《相聚温泉》大型文艺演出,对宣传温泉,提高温泉的知名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坚持每周两晚的广场电影,全年共放映电影一百余场次;体育工作,为了引导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镇政府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从昆明市体育局争取了一套体育路径(共14件),安装于集镇中心广场供群众进行健身活动。2005年1月22至24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共有20支代表队6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7个项目的比赛。12月27日至28日又举办了有17支代表队3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2006年迎春趣味运动会。卫生工作,2005年,全镇有卫生院一所、村(社区)卫生所5所,共有医务人员16人,其中镇卫生院8人,“乡医”8人。有医疗病床26张,其中,卫生院11张,村卫生所15张。个体诊所5个,行医人员8人。
交通邮电
温泉镇境内有公路47.9千米,其中,过境公路19.9千米,即安楚高速公路2.5千米,安温公路温泉段5千米,安富公路温泉段12.4千米。此外,还有温泉至曹溪寺2千米,前山崀村至705研究所留守处4千米。乡村公路22千米,上半年温泉至甸中公路柏油路面建成通车,下半年基本完成了温泉至龙山公路路面围堰的支砌浇灌。境内有成昆铁路13.5千米,火车小站两个,临时停车点两个。共有跨越螳螂川公路桥8座。货运车辆日均400余辆,多为过境车辆,货运量日均4000余吨,主要为石英砂、铁矿、磷矿、石灰石、白云石、建筑材料和农副产品等。客运车辆每天有昆明至温泉的班车11对和富民至安宁、青龙至安宁的中巴车、面包车、安宁至温泉的面包车50余辆,客运量为日均6500余人次。2005年有客运站1个,停车场4块。全镇5个村(社区),28个村(居)民小组通程控电话,30个村(居)民小组均通邮,手机和小灵通用户基本达到户均一部,程控电话保持在2200余门,其中,农村家庭700余门。
水利电力
温泉镇水资源十分丰富,安宁最大的河流——螳螂川横贯南北,流径4个村(社区)21个村(居)民小组。温泉集镇中心区地热水资源日均储量达12000立方米。甸中山箐、箐门口山箐、邑尾里山箐、官庄山箐水常年不断。2005年末有地下热火泉眼19眼,日取水量为7500立方米。镇内有冷水机井5眼,小一型水库一座,蓄水量为7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两座,容量分别为46万立方米和30万立方米。大小坝塘26座,蓄水量共26万立方米。2005年继续对部分水库实行专人管护。2005年全镇共有固定抽水站31座,流动抽水站6站,共计37台次,装机容量998.5千瓦。2005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61.32万元,投工投劳13000个,完成水利工程14件,其中新建重点工程1件,水毁工程5件,人畜饮水工程8件。温泉区域内的电力主要由安宁市电力公司提供,2005年农村用电量为384.9万千瓦小时。2005年下半年完成了温泉老大桥以南的电网入地改造工程。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33年下半年至1935年春,文登乡村师范和威海中学部分党员学生,分散活动于反动势力比较薄弱的威海卫东南乡村一带,先后建立了双寺夼村、柳林村党小组。1945年下半年,经过反奸反霸、减租减息等革命群众运动,党支部在温泉迅速普遍地建立起来,归属崮山区、草庙子区党委领导。1958年成立温泉人民公社后建立公社党委,1984年建立温泉镇党委,近年来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的组织领导体系,充实基层班子,建设起一支组织完善、机构完整、素质全面、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至2000年共建有基层党委3个,基层支部47个,党小组165个,拥有党员1686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威海市先进基层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