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四平市地图 > 双辽市地图 >
卧虎镇地图
卧虎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发展

卧虎镇在农村体制上也经历了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历史演变过程。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粮食总产仅为30438吨,人均收入仅为300元。1995年,全镇粮食产量达到了5.2万吨,人均收入1937元。1995年全镇造林162公顷,累计共有各种林地近1万公顷。1995年全镇养猪1.86万头,养牛6629头,养羊20170只。养鸡专业户346个,养鸡21.9万只。同乐村养殖场,以养猪、禽、鱼等为主要项目,拥有固定资产5万元。镇办工业有:硅砂场,职工35人,主要采掘优质硅砂;砖厂,年产红砖200万块;绿豆速溶粉厂,职工120人,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产值2500万元,利税200万元。全镇有小学16所,中学1所。1982年县委、县政府将中学定为双辽市农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有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和生产实习基地,已全国闻名。

地理资源

卧虎镇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5公里,幅员面积3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08公顷。卧虎镇有汉、蒙、满、回、朝、达斡尔6个民族。1995年底全镇总人口为30567人,其中农业人口21268人。地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土壤可分为四大类:西部清河沿岸是冲积土和盐碱化草甸土,平齐铁路以东是淡黑钙土,其余为坨间风沙土。镇境内有2条外流河、1条内流河,即西辽河、清河和泉眼沟。有泉眼沟和骆驼岭两座水库。

历史

据考证,早在隋唐时代,就有朝鲜族在此居住。在距卧虎屯南2.5公里处,即卧虎村六屯的耕地群上,发现了高丽人小衙门的废墟。现在卧虎村农民称该处为“衙门地”。在同乐村西北原来的“海吐”旧屯址上,发现了朝鲜族人使用过的碗、缸等用品及家具残片。宋朝时,卧虎屯曾为辽金所辖。1972年,在骆驼岭水库坨子南发现一座古墓,发掘出古代弓、箭、刀等兵器,还有马骨、马鞍等残片和一具男尸骨。经省考古学家鉴定系辽代表小官的坟墓,说明辽鲁时代这里曾有契丹人居住过的地方。清世祖皇太极登基后,卧虎屯隶属于蒙古族王爷达尔汗所辖,顺治十一年(1654年),额赫屯开始建屯落户。当时,只有7户人家居住于此。到额赫屯(即五星村)设蒙古屯后,发展到37户。1927年,蒙古达尔汗王出卖东夹荒后,卧虎屯分别隶属于双山县、辽源县所辖。1940年,双山、辽源两县合并为双辽市,卧虎屯隶属于双辽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将原双辽市所辖的卧虎屯又划增长率县管辖。1945~1946年5月,卧虎屯第一次解放,双辽市在卧虎屯成立卧虎区民主政府,区政府驻地在协力村。1946年5月以后,国民党占领卧虎屯,并在此设村公所。1947年,卧虎屯第二次解放,为双辽市所辖,并成立了第九区民主政府。1956年3月,第九区撤销,划分为卧虎乡、佐岭乡、土山乡。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卧虎、佐岭、土山3乡合并为卧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卧虎人民公社为卧虎乡。1984年11月卧虎乡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