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地图
兴隆镇相关地区地图:
概况
兴隆镇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位于巴彦县北部,南距哈市市区(高速公路距离)62公里,北邻绥化18公里。兴隆镇是巴彦县北部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金融、服务、物资集散中心城镇,城镇辐射功能较强。兴隆镇面积201.3平方公里,农业可耕地面积21.7万亩,城区面积11.7平方公。以滨北铁路为中轴线,分东西两个区域,东区为兴隆林业局,西区为老城区。兴隆工业园区20.02平方公里。兴隆镇总户数28918户96628人,城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居民委,分别是:花园、得权、振兴、繁荣、文化、胜利、铁东、铁西、育才、育德居民委,总户数17666户50751人,其中,社区12196户34196人,林业局常住总户数是5470户16555人。农区辖8个行政村,106个自然屯,耕地面积201896亩,农村总户数10551户,人口44491人,其中:民主村拥有耕地27730亩,人口5656人;福合村拥有耕地25319亩,人口3535人;庆隆村拥有耕地24584亩,人口5073人;民权村拥有耕地28175亩,人口4554人;隆青村拥有耕地24171亩,人口7467人;建华村拥有耕地28374亩,人口6163人;兴乐村拥有耕地19046亩,人口5412人;中兴村拥有耕地24497亩,人口6631人。居民包括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蒙古族等7个民族。图示为:兴隆镇党委、政府办公大楼
农业
枣阳市兴隆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有着枣阳粮袋子之称,有耕地总面积6350公顷,其中水田3446公顷,旱地2904公顷。农业现已形成传统粮食作物外的瓜、果、菜、养殖两大主体产业并行发展之势。瓜果产业形成了以沿316国道的优良村、白土村、红花村、杨楼村为主体的优质桃生产基地和西瓜生产基地,已发展优质桃5000亩,西瓜常年面积约3000亩。近两年,镇政府扶持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并确立了养殖优质商品猪和优质鸭两个养殖生猪主导品种。目前,全镇已发展养殖专业村3个,专业组12个,养殖100头以上大户35户,规模生猪养殖场3个,养鸭专业组15个,养鸭2000-10000只以上的大户20户,累计投资达到5000多万元。全镇年可出栏生猪2万头以上,出售成品鸭20万只以上,出售鲜蛋38万公斤,实现畜牧产值0.8亿元。2004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200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
农业发展
兴隆镇有耕地面积8.1万亩,素有“临邑粮仓”之说。该镇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做“农字号”文章,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以“新、奇、特、优”为目标实施良种工程,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形成了粮棉、蔬菜、畜牧、水产、林果五大主导产业。2006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78亿元,农民现金收入达到4109元。粮棉生产在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的基础上,普及种植优质小麦和优良玉米4.2万亩,种植棉花1.8万亩。全镇发展7000个高标准冬暖蔬菜大棚,发展5000亩露地菜,以史家、汪家为中心,建立600亩大棚黄瓜生产基地,以王家、坊子为中心,建立1000亩小拱棚盖韭生产基地;依托德盛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发展5000亩大蒜生产基地。同时,发展传统农业,在西袁联村建立3000亩花生种植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以车芦徐村为中心,建立1500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全镇把发展畜牧产业做为富民强镇的重要工程来抓,充分开发利用闲置废弃地大搞畜牧养殖,同时鼓励农民利用闲置庭院搞养殖,强力建设畜牧强镇、养猪大镇,猪、牛、羊、禽全面发展,规模养猪遍地开花,2006年,生猪存栏量9.5万头,大牲蓄存栏量9.8万头,发展存栏2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200多户,发展存栏10头以上的养牛专业户65户。全镇针对农村闲置坑塘水面和废弃涝洼地多的特点,发展水产养殖、促进农民增收,已有37个村发展了水产养殖,养殖户达到420户,已开发利用的养殖水面6430亩,其中养渔面积3428亩、渔鸭混养面积450亩、养藕面积1706亩、养苇面积846亩,仅此项年收入可达1270万元,人均340元。全镇林业发达,实施了沿河、沿路“绿色通道”、新建“村村通”、围村林、经济林、林粮间作、农田林网为重点的林业生产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35.8%,近三年,抓住政策机遇,规划宜林地4万多亩,组织植树200万株,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了生态环境,创造了客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人口
辖区内居民汉族占多数,另有满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蒙古族共六个少数民族。全乡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287亩。全乡总人口25487人,其中农业人口24347人,非农业人口1140人。
下辖村庄
全镇辖20个行政村,168个社,10219户,40513人,其中农业人口39794人,共有汉、满、回、朝、蒙五个民族,全镇现有化工、商贸、饮食、建材、机械加工等各类企业百余家,年产值达2.7亿元。全镇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有19所小学、2所初级中学,全部达到了“普九”标准。
城镇建设
兴隆镇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筹资、标准建设”的原则,在镇政府驻地开发建设兴隆街和利禹路,建成兴隆商贸中心,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建有60多幢别具风格的经商住宿小楼,供电、供水、排污、通讯等配套设施健全完备,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程度高,可容500多个经商摊位,形成了5个专业市场,在利禹路形成农资超市群,在兴隆街形成日用百货超市群,有固定个体工商业户350多户,是集经商、购物、食宿、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小商品集散地。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用活民间资金,聚集社会力量,续建、扩建兴隆、郭集、李寨、田口、季寨、纸坊、兴隆农贸、丰田蔬菜八大市场,全镇各类市场可容从业人员16000人,年交易额在2.5亿元以上。兴隆农贸市场由个体大户杨瑞海筹资1000万元建成,总面积1.8万平方米,建有风格特异的商业房屋70余间,可容商业摊点300多个,集蔬菜批发与小商品流通于一体,成为小城镇的繁荣一角,其中的农贸综合大楼完成投入70万元,集古典与现代风格于一体,庄重而典雅,成为一大亮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挥其纽带和带动作用,发展规范壮大郎家的孵化、孟家的绳经、唐庙的薰枣、田口的牛羊肉、任寨的玉米心收购、纸坊的扫帚苗收购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民营经济注册资金达到8000万元,年创利税300多万元。
气候
兴隆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2℃,平均降水量706.5毫米。本地及周边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工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