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宜春市地图 > 袁州区地图 >
渥江乡地图
渥江乡相关地区地图:

本乡特色

木莲戏:木莲戏,又叫神戏。当大村村运不好时,由族头去接老虎林木莲戏班,来村演出(小村是万万不能演木莲戏的,因为小村人口少,人气不旺是斗不过鬼怪的,本来演木莲戏是为驱赶鬼怪,如小村子演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鬼怪)。木莲戏一般在一个村要演7夜,戏中要出现妖魔鬼怪、天神、皇帝等人物。最后一夜戏要杀台,也就是人们传的“斩妖”,杀台有关公斩貂蝉、回童菩萨赶小鬼等情节。传说,演木莲戏就是再大的村子,也只能10年演一次,否则,风水会吃不清的。
尼姑井:在余家村后的山腰上有一口井,当地人叫“尼姑井”。相传该山腰建有一座寺庙,在不远处还建有一座庵堂。但该山上缺水,吃水要到几里外的山沟里去挑,下山上坡的很不方便,但该处香火很旺。佛祖如来得知后,便奏请玉帝派牛沽天神下凡为他们解决水的困难。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只听“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响雷,把寺(庵)房屋沿口的瓦片都震落下来。第二天一看,山腰上出现了一个水塘。后来,该水塘天再旱水也不干,雨水再大也涨不满,一年四季长久如此。后来人们为了清洁,把水塘改为水井,为感谢牛活天神做好事,就把该井叫为“牛沽井”,当地百姓口传说的“尼姑井”就是字同音而来的。
武强溪:渥江一带是个非常缺水的地方,在山脚住着一户武姓人家,其小儿子武强为了给当地百姓弄水,便到南海去找观音,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观音,见武强精神可嘉,观音便交给武强一把金钥匙插入洞中,只听“轰隆”一声,岩石上出现了一把金犁,犁上有两根铁索伸在岩洞里,武强便口念观音教导的叽语:“山有顶,水有原,卧龙快醒来,有活要干了!”只见“轰隆”一声响后,一条金龙跃出岩石,套着金犁索往山下走去。武强便手把犁柄跟在龙后面往前耕,耕了三天三夜一直耕到遂安港口,耕出了遂安境内的最大一条溪。从此,渥江就成了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武强耕溪的义举,便把该溪叫做武强溪一直延续至今。
黄金陵:传说唐朝开国时,黄巢大将军要谋反朝廷,黄果兵败后退到了遂安县武强山,并屯兵于山上,几个月后,黄巢的女儿黄赛花因伤势过重不治病亡,黄巢非常伤心,于是准备按着当时最高的“公主”礼仪下葬女儿,他下令工匠用千两黄金给女儿打造一口棺材,又用百两黄金为女儿打造了一柄佩剑和一个黄金花篮。几个月后,由于朝廷追兵赶到了遂安,黄巢领着残兵逃进安徽大山里,守陵的士兵为了躲避官兵,便将姓氏改成了陈姓,安住了下来,他们始终没忘自己的职责就是守护黄金护卫的黄赛花陵墓,于是就将村名叫做黄金陵。现在,黄金陵仍然存在,村里已有五十多户人家,山顶上被黄巢屯兵驻扎过的山峰就被叫成了黄巢坪。

湖南渥江乡

渥江乡位于洞庭湖畔的中洲垸区,距县城12公里,距京广高速公路25公里,东接黄沙镇,南抵汨罗磊石乡,西临洞庭湖,北靠鹿角镇。总面积74.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3000亩,其中水田19535亩,旱地23465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山林面积13902亩,可养水面25000亩。
详细概述:渥江乡辖25个行政村,风亭、天灯、铜盆、义合、红旗、宝塔、北套、黑泥、二郎、南套、机场、十字、坪湖、塘坡、寒湖、青峰、青镜、大明、阳山、金山、仁义、坪垸、白沙、湘江、兴旺等村和一个中兴渔场,181个村民小组,6758户,25099人,均系汉族。渥江乡政府和乡属七站八所驻地宝塔集镇,集镇占地5.4平方公里,街道长1.5公里,有集贸市场一个,门面720个,建筑总面积48000平方米。有中学2所,中心校1所,联校2所,师生共4815人。中洲水厂日供水量5000吨,能保证人民的日常饮用水。
历史沿革:渥江乡是七十年代初,岳阳县围湖建垸。1978年为安置铁山库区移民,由原毛田、月田、公田、黄沙、荣湾五个区的部分乡、村、组而新设置的乡,1981年将原渥江、红旗两个乡合并为渥江乡,1983年设为渥江、兴旺两个乡,1995年撤区并乡,原中和兴旺两乡合并为渥江乡。
经济状况:渥江乡属典型的湖洲垸区,垸内平均地势25.6米,年降雨量在1400—18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农产品有粮、棉、油、菜、猪、牛、鸡、鸭、鱼,是岳阳县的棉、粮、大白菜、西瓜基地和特色水产基地。垸内盛产速生杨树,是洞庭纸业有限公司的定点生产基地。粘土、硅砂矿储藏量十分丰富,年产8万吨的硅砂矿畅销全国13个省市。渥江乡企业有湖南省岳阳县第一福利硅砂矿、宝塔机瓦厂、涌泉弹簧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鸿源针织厂等,年创产值9000万元。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4000万元,各类税收400多万元,财政收入670万元,人平纯收入2300万元。渥江乡土质肥沃、交通便捷、信息灵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洞庭湖畔上的鱼米之乡。

经济状况

渥江乡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乡村建设日新月异。2005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16310万元,财政收入达330万元,先后被江西省委授予“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先进乡镇”、宜春市委授予“亲民、为民、富民”建设好班子等称号。工业经济日益壮大。以招商引资为平台,在城北工业园和福城工业园引进培育了乾春药业、栋华针织实业、泰鑫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在渥江乡境内引进培育了华信板业、富康精制米厂和新型建筑墙砖厂等企业,进一步壮大了渥江乡工业,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快速进行,逐步形成了荞头、中药材、“黑美人”西瓜、花生、油茶等农业特色产业,建成了4000亩中药材基地,5000亩优质“黑美人”西瓜基地,2000亩荞头种植基地、生猪、鱼、鸭、鸡等养殖规模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渥江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060万元,财政总收入2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91元。到2000年,渥江乡已建立水果基地2000亩、优质稻示范基地500亩、杨树林基地30万株、银杏基地1000亩、萘李500亩和25万羽商州土鸡基地、12万羽樱桃谷鸭基地、1300亩银鲫养殖基地、1万头二元杂交种猪基地,渥江花生、茶油、银鲫、商州土鸡、樱桃谷鸭等特色农业产品富有盛名,畅销省内外。

地理位置

本辖区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年平均气温17.2度,年均降水量1628.4毫米,年无霜期约272天。基础设施齐全。除交通便利外,通讯也极为发达,可随时与世界各地保持畅通的联系;水电充裕,袁河在乡穿境而过10多公里,电力属华中大电网,能够充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物产丰富。森林资源中有水杉、银杏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10余种,森里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盛产大米、茶油、辣椒、竹木等,白沙罗卜享有盛名,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渥江近几年来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自1998年以来,全乡经济平均每年以10%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乡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优化投资环境。现有浙江、河北、福建等地的客商在我乡落户投资,全乡各类企业20余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兴办了花卉、苗木培育基地,基本形成了以工业为龙头,农业、商业为两翼的发展体系。渥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丰富的资源,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新老朋友来旅游观光、贸易经商、兴办实业,将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乡镇介绍

渥江乡地形以丘陵为主,驻地距城西南54公里,东与黄土岗及新余铁路林场相邻,南和新余市罗坊镇,西与新余市北岗镇接壤,北连义城乡。总面积57.5平方公里,下辖库塘村、严家村、新屋村、来陂村、东塘村、万塘村、江平村、城上村、甘竹村、石头村、荷陂村、西塘村12个村委,84个自然村,总户数4015户,总人口17181人。建国前为吴平乡,建国初期为第七区的渥江、江平、西塘、来陂、荷陂、天井乡及清港乡的一部分。1958年建立公社时含义城公社内,1961年析出为渥江公社,1968年并入黄土岗公社,1975年复析出为渥江公社,1984年更名为渥江乡人民政府。境内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铁义公路、中北公路以及村级公路纵横交错。主产水稻、花生、油菜、芝麻等农作物;杉树、马尾松、油菜、果树25000多亩。渥江乡水源充足,有13座小(二)型水库,30多座山塘水库及荷陂导托渠,原蒙河穿境而过。西北面吴平圩、门楼里、马子山为汉至隋初吴平(东汉称汉平)县城城址,1999年吴平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点,北面有始建于北宋中期的琵琶桥,长达30米,横跨原蒙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