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绵阳市地图 > 梓潼县地图 >
卧龙镇地图
卧龙镇相关地区地图:

下辖区域

镇政府驻街西村,辖2个居委会、45个村委会:卧龙、新集、街西、街东、新建、东合、光明、毛梁、薛梁、谭庄、高湾、胡巷、袁巷、屠巷、黄河、魏湾、华岗、玉皇、白马、青山、回龙、梁家、徐台、当华、大堰、姚河、西乡、金桥、鄢洲、横岭、洪庙、莲花、朝阳、毕庙、官山、晏湾、杨井、云岫、岗庙、姜新、隆林、牌坊、观音、木桥、尤河、闻畈、平桥。

工业建设

全镇工业新上投资5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13家,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45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8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830万元。重点抓好蓄电池二厂、鑫源帆布厂两家产值过500万元的企业。全镇共引进项目13个,实际完成投资250万美元。突出抓好凤凰岭工业园建设,累计投入130万元,建成二纵一横道路框架,安装100KVA变压器1台,已有利中兽药、昱合饲料、活性白土、膨润土、碳黑5个项目落户园区,总投资额1500多万元。镇区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00多人,新发展商业网点20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万元。

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卧龙镇原名泥嘴镇。2002年3月,襄城区人民政府向市政府提交将泥嘴镇更名为卧龙镇的请示。于2003年11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泥嘴镇更名为卧龙镇。襄城区泥嘴镇地处汉江南岸,隆中山北麓,位于襄阳市城区西十公里处,其名来源于汉水改道北行,淤泥堆积而成的一个泥巴嘴子,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小集镇,群众称之为“泥嘴”。改革开放以后,该镇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泥嘴”之名文化品位较低,给人一种贫穷落后、卫生状况差且交通不便的小集镇印象,与该镇的实际情况不相称,影响了该镇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而将泥嘴镇更名为卧龙镇更符合该镇的镇情,因为该镇现辖有卧龙办事处,设有卧龙居委会、建有卧龙街,还有卧龙坑等近50条关于卧龙的美好传说。卧龙镇地处汉江南岸,位于襄阳市城区西10公里处,2001年底区划调整由原襄阳县划归襄城区。现辖46个村(居)委会,255个小组,总人口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分别为6万人,是典型的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乡镇。版图面积2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山林面积13.6万亩,滩涂面积4万亩。2004年该镇人均年收入为2900元。

农业建设

全镇农业形成了以畜牧、大棚果、黄烟、瓜菜为支柱产业的特色农业新格局。种植业新发展优质果品7800亩,瓜菜120亩,葡萄、樱桃、李子、桃、杏等发展到2.1万亩,粮经比例达到4:6。畜牧业新建畜牧小区350亩,种植牧草150亩,全镇存养蛋鸡80万只,母猪8000头,奶牛1000头。畜牧业总收入达2.4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卧龙地理坐标为东经123°,北纬43°78′,东与本溪县交界,西与市内接壤,南与丹东为邻,北与沈阳相通。这里气候适宜、冷暖分明、空气清新、山水秀丽、景观奇特、为开发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矿产资源:现已查明地下储藏有矿床14处,储量3600万吨:硅石矿床5处,储量1.4亿吨:此处还有石灰石、铜矿、白云岩、云母、花岗岩、铝钒矿等矿产资源,具有相当高的储量。可广为开发利用。是发财创业的源泉。
森林资源:这里森林面积广阔茂密,共有林地面积11.666公顷,覆盖率达85%以上,木材储量占全区的三分之二,是发展林业经济的理想之处
农业资源:卧龙镇境内现有耕地973公顷,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保护棚区面积达40公顷,马铃薯繁育基地达200公顷,苗木、花卉生产繁育基地20公顷,另有大面积的中草药和牧草种植基地,是发展都市农业的极好选择之地。
水资源:卧龙镇境内水资源充足,有本溪市母亲河----太子河由北流过,太子河重要支流卧龙河纵向贯穿全镇,全长30多公里.
旅游资源:本溪水洞是亚洲最大且著名的地下溶洞,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百万人,通往水洞景区的唯一通道“本恒公路”全线贯穿卧龙镇,作为本溪水洞重要通道,本溪市委、政府、旅游局已将卧龙镇列为水洞景区的附属景观带,目前已建成初具规模的三家子旅游度假区,兴隆湖森林公园高档会务度假区,及正在开发的砬湖谷自然生态地质公园景区。

基本信息

汶川县辖镇。卧龙自然保护区。1958年成立卧龙公社,1980年置卧龙乡,1990年建卧龙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65公里。面积779.3平方公里,人口0.2万。映(秀)小(金)公路过境。辖脚木山、卧龙关、转经楼3个村委会。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已修建了数座小型水电站。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养殖业有猪和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