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卿镇地图
长卿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建设
长卿镇地处浅丘,属于典型农业镇,2002年9月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铁骑力士集团所属圣迪乐村落户于长卿村。镇内农业基础条件较好,武引一期工程、川中项目、8个抽水提灌站、松垭水库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效益好。长卿镇建立了水稻制种、畜禽养殖、优质肉猪、海椒、运销、柑桔等6个协会组织。建立了水稻制种、海椒西瓜、蔬菜水果、养殖等四大基地。现有伏季水果1000亩。中心村、松垭村、潼江村引进外地投资商租赁土地发展生态林660亩和种植反季节蔬菜300余亩,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给本地群众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卿人民在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指引下,在梓潼县委、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团结自强、开拓进取。长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9年的312元上升到2002年的1926元,是1979的6.3倍。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快速发展;社会治安长期稳定。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被评为省级综合治理模范镇压;农村科技科普工作被市评为科普示范镇;其他各项工作都分别先后被市、县评为先进单位。今日的长卿正沿着党指引的“小康”和现代化建设道路阔步向前奋进。1999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0万元,新建竣工各类建筑60202平方米,改造硬化街道625米,拆迁旧房2.1万平方米。现有综合市场5个。已建成邮电通讯大楼1幢,开通光缆载波,自动交抽象程控电话3000门,14个村完成通电话;开通光纤电话视网络,电视覆盖率达100%。镇内拥有日供水能力10万吨自来水厂2座,建成35KV变电站1座;有天然气配所站1座,镇属长江沿岸。长卿镇政府组织各职能部门,对镇容镇貌进行了整治。长卿镇是省级重点小城镇、市级卫生集镇,是梓潼县城的重要战略组团。以打造清洁、优美的集镇和生活环境,构建文明和谐新梓潼为目的,镇政府组织社会综治办、公安、工商、城监、环保、卫生等部门,抽调人员对长卿镇各街道、商贸市场、摊点(区)、门市以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户外广告、乱搭偏棚等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这次整治,长卿镇的镇容镇貌有了新的改观。基础设施
长卿镇耕地面积7631亩,境内企业28家。绵梓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幸福村、南桥、灵童村、中心村、松垭村修建了通村水泥路,灵童村、中心两个村还修建了通社水泥路,长卿镇形成了镇通村、村社、社通户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络。长卿镇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型水库1座,武引渠系纵贯长卿镇。8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辖区内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都建有移动电话基站,8个村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有线和无线通讯覆盖率达95%以上。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镇中心小学1所,村小1所,幼儿园3所,医院3所,村卫生医疗点11处经济发展
概况:长卿镇国民生产总值24898万元,农业总产值达8918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070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03万元。耕地总面积25796.56亩,土质肥沃,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盛产优质脐橙等水果,2003年总产量达1800万公斤,养殖业肉猪、羊、牛、鸡和鱼等家禽畜为主,2003年养殖业总产值4180万元。现有各类企业18家,年总产值1.18亿元,以加工性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卫生、防疫、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除少数分布在各村外,其余大部分集中于镇内的高板、石龙、风树三个村。农业:长卿镇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长卿镇根据本地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三高”农业,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并先后建立了小麦商品粮,优质蔬菜、中药材、彭州柚、食用菌、五倍子,蚕桑等商品基地。长卿镇工业经济主要有机械制造、复混肥生产、金属制管、食品加工、条柳编工艺品、碳化硅磨料和房地产开发七大产业,企业120余家,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工商税收2100万元。其中,境内的沂蒙创业园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亿元,“十五”期间已有51家企业,56个项目落户,总投资额达36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5个。长卿镇农业实现了高效农业的区域种植,形成了南果北柳、西桑东菜的产业格局,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同时,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外经外贸、城镇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长卿镇呈现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发展迅速的可喜局面。
工业:长卿镇工业经济主要有机械制造、复混肥生产、金属制管、食品加工、条柳编工艺品、碳化硅磨料和房地产开发七大产业,企业120余家,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工商税收2100万元。其中,境内的沂蒙创业园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亿元,“十五”期间已有51家企业,56个项目落户,总投资额达36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5个。长卿镇农业实现了高效农业的区域种植,形成了南果北柳、西桑东菜的产业格局,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同时,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外经外贸、城镇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