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亳州市地图 >
涡阳县地图
涡阳县相关地区地图:

城市荣誉

◎1996年涡阳县被省政府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新兴能源基地,◎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林业百佳县,◎安徽省文明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全省卫生县,◎全省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1995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为全省卫生县”,◎1995年涡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贡菜)”,◎2006年涡阳被列为安徽省首批经济社会扩权试点县,◎2007年涡阳县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竞争力”第一名

行政区划

涡阳历史悠久,涡阳汉为城父、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水经注》:涡水“又东南迳涡阳城北”。可见涡阳在设县之初即在涡水之南。应名涡阴,取名“涡阳”名实不符。1979年3月,划雪涡、涡阳、涡亳合并为涡阳县.,1979年,撤销地区革委会,恢复阜阳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新的地级亳州市成立,涡阳县由阜阳市划入亳州市。2004年底,涡阳县辖24个镇、2个乡,1个林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93192人。200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涡阳县调整行政区划;一、撤消张老家乡,将张老家乡所辖行政村分别并入义门镇、新兴镇和新设立的涡北街道。二、将耿皇乡、牌坊镇两乡镇合并设立牌坊镇。三、撤消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撤消城东镇,设立城东街道。撤消城西镇,设立城西街道。撤消闸北镇,设立涡北街道。四、将双庙镇更名为涡南镇。调整区划后的涡阳县现辖4个街道、20个镇、1个林场。城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涡北街道西阳镇涡南镇楚店镇高公镇高炉镇曹市镇青疃镇石弓镇龙山镇义门镇新兴镇临湖镇丹城镇马店集镇花沟镇店集镇陈大镇牌坊镇公吉寺镇标里镇单集林场

旅游资源

涡阳县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县、捻军起义发源地、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美丽赋予传奇的涡河,得天独厚自然和人文资源对该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该县将以老子故里、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为支撑,以涡河为纽带,以道家文化旅游为突破口,要高举旅游牌,做大旅游产业,从而使该县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涡阳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1旅游发展定位:国家级道家文化休闲体验中心、省级红色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旅游区布局,形成“一心两线二区六点”的布局框架。“一心”:国家级道家文化休闲体验中心,建设成为国际性道家文化休闲旅游胜地和国家级道家文化体验旅游中心。“两线”:涡河生态文化旅游线,构筑涡河生态文化及工业展览综合旅游线;红色旅游线,构筑革命历史教育旅游线。“二区”:新四军红色旅游区,建设一个融红色旅游、乡村风情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地;矿山工业旅游区,深入挖掘煤矿的文化内涵,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矿山公园和风景旅游区。“六点”:义门镇、曹市镇、青疃镇、石弓镇、丹城镇和西阳镇六个文保集聚点。3.旅游产品开发规划,(1)道家文化观光体验旅游产品——老子文化生态园(天静宫旅游区);(2)红色圣迹观光体验旅游产品——新兴红色旅游镇;(3)矿山奇景和酒文化观光体验游。
中国老子文化生态园:恩龙集团是集林木种苗、园林工程、生态旅游三大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中国文化生态园总体规划由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甲级资质)编制。由涡阳县与恩龙集团共同建设的文化生态园项目总投入将达12亿元,总规划面积约502公顷,70多个项目,计划5年建成,文化生态园项目规划是在原涡阳天静宫的基础上,利用涡河、武家河现有水系,结合煤矿塌陷区治理,重点打造集道家故事、历史典故、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同时,以文化为核心,着力培育健身、养心、餐饮、影视、动漫、演艺、娱乐、医疗为一体的休闲娱乐文化产业园。中国涡阳老子文化生态园建设项目将利用五年时间、分三期工程进行,设置有一心、二带、四区、六景、八卦等区域,为海内外游人提供一道家文化体验目的地。
一心(是指):湿地公园核心水面
二带(是指):涡河和武家河形成的两条滨水景观带
四区(是指):商务度假区、主题游赏区、湿地观光区、文化体验区
六景(是指):一生六个重要场景、八卦(是指):八卦岛等区域。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成景区入口和部分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工程将于明年完工。一期主要是沿河打造生态景观,包括入口广场,庙前广场、博物馆、圣母殿、九龙井等。目前生态园已完成了“一路一桥两广场”的建设。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老子博物馆、五星级度假村等项目将陆续开工,计划明年国庆节前对游客开放。中国文化生态园正在申报4A级老子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争取“十二五”的末期达到5A级景区的标准。据文献记载,涡阳的出生地。该县前不久开放的天静宫,为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初建,1988年按照道教祖庭的规模及宋代规制开始修复建设,现为“3A”级景区,是老子故里的代表性建筑。按照该县刚完成的总体策划,新建的老子文化生态园,在武家河和涡河之间,东起武家河,西至太清宫,面积约4平方公里。从策划恳谈会上还了解到,老子文化生态园规划有老子文化园、道教文化苑、农业生态园等,集中在S202线省道两侧,与位于该园西北角的天静宫遥相呼应,形成区域内的两大发展核心。同时,园区依托武家河良好的自然风光,在河的南岸、文化园的北侧将规划建设一条朝拜之路,与S307线省道相连,沿路设置码头、头山门、二山门、广场等设施。老子文化园等重要建筑采用集中布置方式,农业生态园、道教文化苑、李子林等采用分散布置的方式,通过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对地形进行合理改选,实施堆山理水,在用地的中央规划一处蓬莱、瀛洲、方丈和太液池,即“一池三岛”,形成自然的生态景观,在两大发展核心之间形成和谐的过渡。2007年首届中国涡阳老子文化节在天静宫景区盛大开幕。2009年涡阳天静宫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北平城遗址:(北平城遗址)涡阳县曹市集北。汉代山桑城故址,夯土城墙,有东西二门。始建于春秋,时名垂惠聚。东汉建武四年(28年),王莽部将苏茂、周建被刘秀军打败,逃至垂惠聚。次年,刘秀率军攻打垂惠聚,围困月余,后用火攻之,城土皆烧为红色,因此得名红城子。城址面积约1.3平方公里,长方形外城为夯土筑成,东西长约900米,南北长约1430米。西城墙今平整作大路,残高1.7米,上宽7米,下宽19米余。其余三面城墙均成农田。内城地势较高,俗名小城墙,面积约1897平方米。北面城墙残高1.5米余,于庄庄东200米处地势最高,当地群众呼为“金銮殿”。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嵇康墓:《中国名胜词典》载:嵇康墓在安徽省涡阳县城东北30公里的嵇山南麓。嵇康(774--763),字叔夜,三国曹魏时人。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其与当世名士阮咸、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为友,常驻聚会于竹林之下,时称“竹林七贤”。因政治上拥护曹魏,反对司马氏集团篡权,为司马昭所杀。临刑前,他拒绝了二千太学生的营救,索赔琴弹了一曲已成绝响的《广陵散》。后葬于此。嵇康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又称天齐庙,位于太清宫之东,为一独立庙宇,是道教宫观中唯一称“庙”的殿宇,也是太清宫庞大的建筑群中唯一幸存的古建筑,它是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东岳庙坐北朝南,有山门3间,东西厢房各7间,主殿5间,为砖木结构,灰墙圆窗。其主殿5间为宋代建筑,经元代重新修整,道光18年再次重修,是安徽省少见的宋代砖木结构殿宇。现已按原貌修复加固,在殿内陈列元至明清敕建和装修太清宫的石碑20余块,其中较为著名的元代翰林张起严的“敕建天静宫兴造碑”和明代方震孺的重修碑及“古流星园”石匾额、“敕建”、“混元降诞”残片、蟠龙碑帽、大型石桥拱圈、大批汉砖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抟卧迹:位于涡阳县石弓镇小山子窝之西岸,有方大凸石,东高西低,稍倾斜,上有巨人仰卧所压之痕,首颈、躯干、四肢清晰分明,旁有马狂躁时踢趴之蹄迹,一切惟妙惟肖,穷形尽相。传说此痕为陈抟卧息压成。五代宋初人陈抟,不图仕进,曾在华山修道,称“华山处士”,著有道德经《指元篇》等,宋太祖赐号“希夷先生”。相传陈抟晚年游历祖国山川时,在此地休息过。
张乐行故居:位于涡阳县城西北张老家村,张乐行1810年诞生于此;在早期结捻活动中,张乐行常与龚德树、苏天福等人在家中聚会议事,计划如何起义抗清。张乐行故居属清式四合院,松柏掩映,有合瓦瓦房16间,其中前排堂层5间,后客厅5间,东西厢房各3间。客厅重梁起架,雕梁画栋,明柱走廊,花格门窗,建筑雄伟。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捻军会盟旧址:位于涡阳县西关“山西会馆”院内。咸丰二年(1852年)张乐行等各路捻军聚集在山西会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进行武装抗清起义。捻军会盟旧址之山西会馆,是山西商人集资所建,整体建筑雄伟。大门面向南,前后3排房屋,两进院落。大门两旁有石狮一对,门上石质匾额横刻“山西会馆”四字。二道大门两旁有石鼓一对,穿中堂可达后院;后殿5间,砖木结构,上覆五色琉璃瓦;大殿前置一铜香炉,捻军结盟时在此焚香立誓,祭告天地。旧房屋在清军剿捻时多次遭到破坏。1938年又遭日军轰炸,解放初期,仅剩有石刻匾额和石碑各一块,石狮子和石鼓各一对。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拨款在旧址重建房屋5间,作为捻军会盟起义纪念建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坐落于涡阳县新兴集,距县城20公里,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原为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1994年5月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来新兴集故地凭吊,命名并题写了“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馆名。纪念馆占地12亩,馆房34间,专职人员3名。1939年月9月初,彭雪枫带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来到新兴集,开创了以新兴集为中心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6日,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来此视察,1940年2月1日,接新四军命令,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6月底,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二纵队黄克诚部合编为新四军第四纵队,1941年1月2日,新四军重建军部时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1941年5月初,彭雪枫率队转移至津浦路东。彭雪枫率部驻扎在新兴的一段时间里,与当地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缅怀彭雪枫的光辉业绩,牢记新四军的不朽功勋,1992年在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省、市、县的重视下,决定维修建设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修建新四军四师司令部作战室、机要室、彭雪枫旧居16间,面积320平方米。1996年省、市、县政府共拨款28万元,修建了刘少奇旧居、张震旧居、参谋处、拂晓报社旧址,共18间,面积约350平方米,这期工程与92年工程分东西两个院子,新建了院墙和大门,使东西两院内分而外合。196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整修新四军四师纪念馆,新建了高3.5米的彭雪枫将军骑马奔赴战场的臣幅铜质雕像、彭雪枫德政碑。2004年7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军区命名为“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国家旅游局评定为2A级旅游景区。
辉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该县曹市镇辉山村境内,建于1945年夏,占地102亩,是亳州及淮北、宿州地区最早、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园,于2003年被命名为亳州市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园先后承办了新四军东进六十周年暨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亳州市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六十周年大会、涡阳县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等重大活动,举办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等系列活动,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教育效果。此次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进一步扩大陵园的影响,对打造成皖北红色旅游新亮点产生积极的作用。
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涡阳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始建于1997年,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涡阳县城西郊7.5公里处,省道307线南侧1.5公里处,陈大镇境内。该庄园总面积675亩,其中:一期工程395亩,投资135.5万元,现已完成,二期工程即将启动。目前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道路畅通,水面和园区绿化交错有致,现有可利用水面200余亩,已种植各类花卉苗木园圃65亩,数量达2.5万棵,收集地方土树种达16类,近2万棵,引进各类绿化苗木近5万棵,花卉13类,21个品种,近万株。现已经对游客开放的项目有:垂钓、休闲、餐饮、娱乐、采摘果实、游船等。多年来,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在地方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努力培育我市旅游业的新亮点。该庄园于今年9月份顺利通过省旅游局专家验收组的验收,二〇〇六年十月二十四日省旅游局、省农委联合授予全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称号(皖旅计财字[2006]33号),这是我市首家获得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的旅游景区。2010年1月被省旅游局被评定为三星级农家乐。

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安徽省涡阳县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6度,无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830mm左右,光、热、水资源丰富。涡阳县自然资源,盛产粮、棉、油、水果、蔬菜、药材和黄牛、山羊、家兔、鱼虾、河蟹等,不仅质量高,而且产量大,被列为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山羊板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跨入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林业百佳县、秸秆养牛十佳县之列,与蒙城、利辛县一并被誉为“全国中部地区黄牛金三角”。尤其是义门苔干堪称食苑珍品、天下之最,因此涡阳又被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涡阳县矿场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现已成为该县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涡阳县含煤区56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以探明储量高达32.5亿吨,被列为全国13个亿吨能源基地的第八个主产区,目前涡北煤矿、袁店一矿已建成投产,袁店二矿正在加快建设当中,蒙关、花沟、徐广楼、刘店等矿区正在筹划中,当2020年涡阳县将建成11个矿井,使之成为新型的能源基地。此外该县的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他资源也有很大的开发与发展价值。

涡阳概况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涡河中游,地处九州之中。位居皖、豫、鲁三省交界处,属中部战略要地,有“皖北门户”之称。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之间。北部靠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县,南临利辛县,西靠亳州市谯城区,东临蒙城县。涡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自古就有“梁宋陈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的称誉,为历代为商贾往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全县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2010-2030)。涡阳处于淮北平原腹地,境内涡河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涡南、涡北两个自然区域。除东北部有龙山和石弓山外,其余均为一望无际的沃野。涡阳历史悠久,涡阳汉为城父县,北魏置涡阳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为镇压捻军起义而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因袭北魏涡阳县名)置涡阳县。1991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是享誉海闻名的老子故里、著名的中国苔干之乡,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百佳县”、“全国粮食生产生产标兵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2006年列入全省首批12个扩权试点县之一.

名优特产

涡阳物产丰富,土沃田肥,历史悠久,聪明的涡阳人,也就依据当地资源,开发出许多名吃、名物、名优特产.
高炉系列酒:涡阳也是安徽酒乡之一,著名的高炉品牌系列酒就产在涡阳县的高炉镇。如今,高炉品牌系列酒已走出安徽,迈向全国,占领东南西北各大市场,远销亚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白酒行业五强之一、安徽省轻工三巨头之一。据史志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在高炉沿涡一带屯兵数十万,在涡河两岸训练水军,准备进攻吴国,扫平蜀汉,统一中国。为犒劳三军,曹操又将各地酒师召来,利用本地甘泉酿造美酒。于是高炉镇因锻炼兵器的“高炉”而得名,高炉的酒业也因此发地起来,在当时便有“汉三杰闻香下马,高炉酒十里飘香”的美誉。高炉酒采用传统酿造工艺,选用涡阳本地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精心酿造而成。具有“清澈透明、绵甜净爽、窖香浓郁、回味悠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因此,高炉酒早在清乾隆年间在南洋评酒会获奖。如今,安徽高炉双轮集团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生产开发出“高炉家酒”、“老高炉”、“五味双轮王”等高炉品牌系列酒。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首食品博览会金奖、巴黎第40届国际名酒大赛金奖等荣誉称号。
贡菜苔干:涡阳县义门镇沿涡一带。苔干是一种由莴苣状的植物加工成半干品蔬菜。由于在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纳入宫廷,故得名为贡菜。义门苔干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食疗价值经专家鉴定,苔干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糖、粗蛋白、钙、钾等多种矿物质,是稀有天然绿色食品。原来苔干原是一种野生植物,传说最早只有老子故里太清宫流星园种植,不做菜吃,专为医病所用。太清宫与义门镇仅有15公里之遥。明清时期,太清宫毁于战乱,这种植物便流入民间,成为宫廷菜肴。苔干生长较为娇贵,需立秋育种、霜降收获、生长期仅有75天、井中泡芽、育苗、打垄移栽,至于加工技术,那是一绝,打叶刨皮、利刀出菜,把握时光,通风晾晒。所以外省外埠想移栽这种植物,发展苔干,结果十种九败。义门苔干在民国时期就在湖广、南洋一带享有盛名。到了苔干收获季节,南洋、湖广商人便来到义门古镇收购苔干,晾晒苔干需要蓝天里日,为防老天爷下雨,影响苔干质量,商人们便筹资大唱苔干戏。义门古称庙集,集上有庙宇一百多座,座座庙宇香烟萦绕,锣鼓喧天,不分昼夜。据说这样以来龙王只顾看戏,便顾不得生云播雨了。目前涡阳义门苔干已经开发成十几个系列产品,产品出口远销韩国、新加波、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中药材:亳州是中华药都、神医华佗故里,又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之一,而涡阳县也正是这个药材市场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沿涡及涡河经济带二十余个乡镇,特别是义门、陈大、牌坊一带,药材种植面积达十余万亩,品种多达上百个,主要产品有白芍、紫菀、白芷、菊花、薄荷、牡丹等。其中白芍是该地区的拳头产品。由于白芍是多年生植物,有利于高效农业的发展。目前,该地的区为了提高土利用率,在果树行里套种白芍,白芍垅里间作苔干,逐渐形成果—药—苔的农业发展模式,从而形成涡阳的地域特色。每逢春夏交接之时,沿涡两岸,先是梨桃苹果等果树开花,接着是白芍、牡丹开花,红红的一片,很是壮观,也为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条件。

历史名人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乐行:张乐行(1810~1863),涡阳县城西北六公里张老家乡人。张乐行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1852年,皖北饥荒严重,张乐行与龚得树等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云集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组成捻军,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扩大队伍,积极活动。1857年,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被封为成天义,任征北主将,后改封沃王。与太平军并肩战斗,使清政府大为恐慌,先后派胜保、袁甲三等人镇压捻军。1863年,僧格林沁围攻雉河集,捻军遭受重大损失,张乐行在涡阳义门遇害。
张宗禹:张宗禹亳州雉河集(今涡阳)人,清末捻军领袖.1856年,捻军雉河集会盟,奉命领正黄旗兼领镶黄旗,为张乐行禁卫军。治军严谨,有“小阎王”之称。1860年率捻军3万奔袭苏北重镇清江浦,毙清淮海道关葆晋等,被太平天天封为“石天燕”。清僧格林沁重兵围攻雉河集,张奉命突转入豫,与捻军陈大喜部会合。闻张乐行遇难,率部回师雉河集,杀叛街杨瑞央、王怀义,复入河南。后与太平军陈得才、赖文光等部会合,易步为骑,以流动战术疲敌。1865年由鄂经豫入鲁,疾驰而东,再折而西趋,于曹州府西之高楼寨设伏,将尾追的僧格林沁清军围而聚歼,击毙亲王僧格林沁、内阁学士全顺和总兵何建鳌,使清军11000余名骑兵几乎全军复没。曹州大捷后率部围攻涡阳县城,因刘铭传淮军所迫,遂入河南。1866年捻军分军后,率西捻军入陕,于西安城东灞桥十字坡,歼灭陕西巡视刘蓉部湘军,毙提督萧德扬及记名提督杨得胜。围攻西安不下,于次年过渭北,会合回民起义军。后南下宜川,入山西,以“围魏救赵”策谋救东捻军。1868年入河北、副易州,军锋直达京郊芦沟桥。三月,自内黄渡卫河。入山东,为清军河防工事所困,值阴雨连绵,雨水成灾,捻军被圈困于山东内黄河、运河及徒骇河之间,茌平南镇一战全军覆没,仅率18骑突围,后不知所终。其下落有三说:
传奇一: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长城——为他而修理
传奇二:山东高楼寨大捷——僧格林沁蒙古马队覆灭
传奇三:陕西十里坡之战——西捻军的最大一次伏击战
传奇四:两次威逼北京,清廷告急震动朝野
传奇五:英雄末路——不知所终
马玉昆:马玉昆(1837~1908年),清末将领。字荆山,亦作景山。原籍蒙城县西马家集,后迁居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初以武童从毅军宋庆参加对捻军作战,积功至都司,后擢总兵。1847年与左宗棠部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协助宋庆防卫旅顺口。7月朝鲜事急,奉令率军至平壤。在平壤保卫战中,他指挥所部奋勇抗击,重伤日军第九旅团。但因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指挥失当,终于败回国内。1895年在辽河下游与日军作战中,马玉昆虽英勇善战,但由于清军各部不协,仍以清军失败而结束。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调还直隶。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马玉昆率武卫左军抵御。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余。卒以无援而败退。及那拉氏挟光绪出走西安,命马玉昆随扈。第二年,还京,加太子少保。1908年,病逝,追赠太子少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