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镇地图
武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概况
武安镇地处荆山余脉与江汉平原接合部南漳县,东眺江汉平原,西靠荆山山脉,南靠油城荆门,北托名城襄阳。新的武安镇由原来刘集、武镇、安集三个镇合并而成,版土面积3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347亩,辖69个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107067人,其中农业人口79899人,非农业人口27168人,有汉族、回族、壮族、土家族、白族等六个民族组成。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楚,拦蛮河水,开渠灌鄢。因白起伐楚有功,秦王封他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而得名。中国苎麻之乡、中国苎麻第一镇、素有小汉口(武汉)之称的武安镇位于湖北省西北境内,历史文明之都襄阳辖管。武安镇为湖北省农业大镇,占地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辖内资源丰富,自有云台山、刘湾两家大型水库,农业灌溉绰绰有余。四周交通发达:全国铁路交通主干京九、京广线贯穿襄阳境内。襄阳机场、襄京高速、襄汉高速、襄沙高速、襄十高速、襄荆高速、以及正在修建的襄武高速为本地区的对外发展提供了绝对的硬件平台。武安镇苎麻种植面积达50000亩之多,苎麻种植历史悠久,自东汉时期武镇苎麻就早已享有盛名。20世纪80年代武镇苎麻纺织厂率先引进世界级先进生产设备,与日本纺织企业合力打造新型麻纺织品。
基本概况
武安镇位菏泽市于郓城县城西南15公里,辖61个行政村,人口5.9万人,耕地8.6万亩。相传,这里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的故里,古迹遗址至今犹在,各种典故传说妇孺皆知。武安交通十分便利,西有京九铁路横贯全境,北有220国道穿越,中有武郭路、武华路十字干线,境内公路总长达80公里。通讯、水电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土地膏泽,农业生产基础雄厚,农畜产品丰富多彩,小尾寒羊驰名全国,鲁西黄牛、青山羊是地方名优特产。近年来,武安镇抢抓机遇,强力发展,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目前,全镇经济已形成工业以特殊铸造、畜产品加工为龙头,农机、建材、化工、运输、纺织、搪瓷、酒类包装、木材加工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产品发展到上千个品种,其中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郓冶牌”烧结机篦条,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国内空白,达国际先进水平。宏远肠衣有限公司已欧盟注册,获自营进出口权。农业以蔬菜、林果、畜牧为三大主导产业,全镇共发展蔬菜2.5万亩,优质速生杨110万株,稀、优、特果树212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林网3.8万亩,畜牧产值已超亿元。镇党委、政府按照“以工兴镇、以农富民,重点突破,总体推进”的经济工作思路,继续大力实施科技兴镇,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市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强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战略措施,推进全镇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概况
武安镇是长泰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也是长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有33个自然村,128个村民小组,76个居民小组。全镇总户数12613户,其中农业7483户,非农5130户。总人口45198人(男22993人,女22205人),其中农业人口28606人,非农业人口16592人。全镇现有村级党委1个,党支部37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5个),党员919人(其中女党员135人,农村党员570人)。村(居)两委成员106人,其中支委65人,村(居)委41人,平均年龄38.8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92人,占86.8%。
工业
全镇外资企业31家,合同利用外资4716.91万美元,年创产值2.4亿元,已涉及洋伞、拉链、塑胶、编织、缝纫、五金、文具、体育运动器材、木制品、纸制品、食品及农业综合开发等多种行业。1999年创办了官山工业园区,该区现有外资企业7家,合同利用外资1440万美元。全镇个私企业1680家(其中私营企业64家),年创产值13.6亿元;乡镇企业101家(其中镇办企业56家,村办企业21家),年创产值3.7亿元。
农业
全镇耕地面积2.05万亩(其中水田11598亩,旱地面积8966亩),山地面积4.3万亩。现有水果面积1.54万亩,盛产热带名优水果,主要品种是芦柑、龙眼、荔枝枝、香蕉、柚子等,其中柑桔2000亩,荔枝1000亩,龙眼1500亩,香蕉9310亩。年种植蘑菇40多万平方米,毛木耳1000万包。淡水养殖面积2500亩。
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到位(原武安镇、刘集镇、安集镇合并为新的武安镇),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工业、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已初步发展成:麻棉、粮油两大支柱产业,纺织、粮油加工、蔬菜加工三大龙头企业,生猪、蔬菜、双孢菇、茶叶四大生产销售基地,创立了苎麻原麻、贡米、贡油、金黄冠辣椒、新集西瓜五大品牌;全镇现有乡镇企业934家,其中镇办企业41家,个体私营企业893家;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被列为襄阳市25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