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陶镇地图
冶陶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邯郸市冶陶镇“华北财经会议”旧址冶陶镇是一个文明古镇,自古以来,就是武安市八大镇之一,是西通秦晋的必经之地。冶陶镇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46年6月至1948年5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曾驻扎在这里。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生活战斗在这里。2007年,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红色旅游开发全面启动。自2005年开始,冶陶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开发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的革命遗产,投资近100万元对冶陶红色旅游所回收的7处旧址进行全面维修;投资30余万元建设晋冀鲁豫革命历史纪念馆,维修徐向前、薄一波、滕代远等部分老革命家的旧居。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被列为河北省红色旅游30个重点之一、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固义傩戏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固义傩戏以《捉黄鬼》为主,配合其演出的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以及花车、旱船、龙灯、狮子舞、武术、霸王鞭、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600多人,连同辅助人员,总数不下千人。整个演出期间还有迎神、祭祀虫蝻王和冰雨龙王、送神等仪式。《捉黄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属对戏范畴。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对象黄鬼。黄鬼既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灾异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势力的代表。通过对黄鬼的极刑处置和上述一系列仪式,表现了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异,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的美好愿望,同时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等伦理道德教化。其中有段唱词:“元宵佳节喜新春,妆文扮武逐灾瘟。扬盾执戈行傩礼,五谷丰登贺太平。”道出了固义傩戏的演出目的。社会事业
教育:多媒体教室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冶陶镇多方筹资,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王二庄学校高标准教学楼,现已竣工投用。投资140万元,新建了固义学校教学楼。同时,投资6万余元修建了马村学校、赵峪学校、苑府学校围墙共300多米,粉刷了全镇所有校舍墙壁,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几处学校宽带网络全部开通,能够正常接收武安教育发展网上信息,真正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这一目标。在冶陶镇中学新建多媒体教室一个,建成了班班通,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能力的平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固镇中学、冶陶镇中学作为东师大实验校,对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基地建设:该镇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冶陶村、牛庄村等共涉及8826人的人畜饮水及安全工程建设。一是全镇在发展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3000亩,培训新型农民100人。建设高效农业,围绕争创“小米之乡”的目标,做大做强小米产业,2007年推广小米种植6000亩,其中优质小米4000亩。优质玉米播种面积1万亩。二是实施林权改革,全镇共涉及18个村,目前已有17个村全部完成,面积达到4.34万余亩。三是继续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2007年全镇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6万元。琅矿村建有百头牛场1座,全镇生猪存栏1万余头。
交通建设:该镇投资30余万元修建牛头村1000米的出村路,对村内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固义至冶陶2.5公里的乡村路也已开始修建。交通建设再创佳绩。该镇投资30余万元修建牛头村1000米的出村路,对村内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固义至冶陶2.5公里的乡村路也已开始修建。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全面完成。全年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冶陶村、牛庄村等共涉及8826人的人畜饮水及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00万元实施了固义学校教学楼主体工程,投资40余万元完成了琅矿学校660平方米的教学楼建设并投入使用。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卫生院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镇建设高标准卫生室2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比例达到96%。投资120万元建设的镇卫生院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镇建设高标准卫生室2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比例达到96%,比2006年提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