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乡地图
伍家乡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推进汉宜城际铁路、宜昌火车东站、伍家客运枢纽站、城东生态新区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全年累计供地1523亩,确保了各项重点工程顺利进行。积极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南路、城乡路、桔城路、城东大道、东站立交等城市主干道为支撑的立体交通路网加快形成,伍家乡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以宜昌火车东站为中心的物流园区和以临江坪港区为依托的水陆联运物流基地呼之欲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初显雏形。全面推进村民集中安置小区建设,2009年建成面积15.2万平方米,共强、共和、旭光等村378户1300余人入住新居。深入推进安全菜园、精品果园标准化建设,建成共谊蔬菜新品种示范园,组建兴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净菜配送中心,花艳蜜桔成功获得全国绿色食品认证。认真落实防汛防火责任制,扎实开展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继续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林业工作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不断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构建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
以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灾户、特困户为主要救助对象,大力实施农村社会救助,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下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工作,扩大救助范围。进一步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尽快实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强化福利院规范管理,加强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提高五保供养水平。
社会和谐稳定
不断完善劳动保障和阳光工程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全年培训1219人,转移就业912人。启动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工作,908户1235名被征地困难农民得到有效救助。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累计5290人参保。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乡综合参保率达到99%。加快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全乡未发生一例重大疫情。加强伍家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狠抓计生优质服务,强化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生育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继续实施“三大助学工程”,扶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巩固“三城联创”成果,加大环境卫生监管和集中整治力度,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推进农家书屋及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成功举办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群众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大力开展“以房管人”,严厉打击非法传销、非法传教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伍家保安分公司正式组建,社会呈现和谐稳定局面。2010年,伍家乡坚持以“项目推进年”活动为主线,以效能建设为抓手,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着力提高新型工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速度,着力提升城郊农业科技含量和服务功能,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面加快城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科学规划,推进产业集聚
着力打造五大片区,科学规划,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建设以宜古路和临江坪港口为依托的临江坪片区,引进和发展汽车贸易、港口物流项目;全力打造以宜昌火车东站、花艳货运编组站和伍家客运站为枢纽的东站片区,加快发展仓储运输、商贸物流项目;着力开发以城东生态新区为轴线的城东片区,配套发展房地产、商业服务等产业项目;努力建成以伍家岗工业园区为中心的花艳片区,重点引进仓储和新型工业项目;大力发展以南湾、灵宝丰富土地资源为支撑的南灵片区,加快培育中小型加工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要把商贸物流业作为伍家乡的主导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完善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努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精心培育专业市场。发挥专业市场对商贸的拉动作用,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门类齐全、功能完备、交易活跃的专业市场,培育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的有效载体。大力发展临江坪汽车贸易,打造全市规模最大,集整车销售、维修、零配件供应、车展于一体的汽车综合销售市场群,全力支持恒信德龙品牌市场建设。发挥泰丰建材城、金都批发市场、金五一陶瓷市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全市最大的建材专业市场集群。整合共谊蔬菜基地净菜加工配送中心、果品综合批发市场、海宏水产品批发市场、汉宜农贸市场等资源,努力培育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加快稻花香三峡物流园建设,打造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推动以泰丰粮油为龙头的粮油专业市场建设,建成辐射渝东鄂西的三峡粮食物流节点。
加快工业发展
争取国家资金扶持政策,协助做好重点企业的增资扩建和产品科技开发力度,从发展项目、资金、用地、办理手续等方面给予支持,先期规划安排有扩大规模愿望的企业用地。树立品牌意识,加大重点企业的宣传和形象推介,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辐射面。鼓励劲森电子、燕狮科技等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吸引战略性投资,力争尽早成功上市。扶持创新电器、微特电子等具有创新能力、成长潜力的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支持五帝机电、华昌金属等规模企业发挥优势,紧扣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改革创新,释放活力。引导天台包印、龙凤家私、京瓴建材等企业产业升级。力争福鑫钢构、弘盛达商品砼、琴声家私进入规模企业,全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内达到3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