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明镇地图
五里明镇相关地区地图:
招商项目
木材加工:年加工板皮3500万张,需引入胶合板加工项目,计划引入资金500万元。玉米加工:年产玉米2亿斤,引进玉米深加工项目,计划引入资金1000万元。矿泉水加工:三线矿泉水经省科研部门检测,富含各种矿物质及氨基酸,特别是锶含量是普通矿泉水的20倍,现已成为矿泉水原料,急需深加工。
道路建设
五里明镇把村屯道路硬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乡村道路改造,人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五里明镇五里明村过去道路坑洼不平,人难行,车难行,收鸡蛋的进不来村,在车站干着急,只能看着村民一筐筐往外扛。如今轿车都能在村里自由穿行,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王国学是五里明村的养鸡户,修路之前他没少吃苦头,现在路修好了,他的心情特别好,明年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五里明镇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对村屯道路进行硬化,修筑红砖路10华里。村屯道路建设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镇村企业
异军突起的镇村企业。全镇现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248家,共引资3.000余万元,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3家,超百万元的企业136家。建起了榛柴米业,中融商贸公司、木制品联营公司,粮贸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现以建成市级工业园区一处。五个村围绕制油、制酒、制粉、木材加工、粮油销售、水泥制品、针织、特色养殖等行业办起了年产值超百万元的立村型企业38家。各种经济成份的小企业、小作坊,星罗棋布,形成了针织、制油、制粉等民营企业群体,镇村企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38%。逐渐成为镇域经济的主体产业,成为壮大集体积累,解决农村“两个剩余”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繁荣昌盛的市场流通。粮、牧、企协调发展的农村经济,带来了市场流通的繁荣昌盛。每月三天的农贸大集和每月三天的牲畜交易大集吸引了八方客商,每个集日成交额都在数十万元。全镇有1.300余家个体私营户、有1.800余人流动经商。全镇有近500家粮食专业经销户,省内外的粮食经销商运集五里明,年经销粮食超亿斤,有近千人参加到涉及六市县大鹅贩运市场,年贩运大鹅500万只,黄牛市场横连关外四省年贩运黄牛3万头,服装市场与辽宁西柳、哈市透笼、双城周家大市场连网。皮毛市场及蛋奶市场日趋活跃。有5.000余人到各大城市劳务输出。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轴,镇所在地为中心,所属村为网络的粮、畜、物、商品集散地和经销中心。繁荣昌盛的市场流通架起了五里明与祖国各地勾通的桥梁。
经济综述
雄厚的综合发展实力。2006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58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其中乡镇企业产值1.93亿元,农林牧渔业收入实现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040元,本级财政收入60万元,综合发展实力位居全省百强乡镇第40位。
社会事业
科教文卫事业方兴未艾。全镇17所中小学,全部实现了砖瓦化,配套设施齐全达到地级合格学校标准,有三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标准化小学,两所学校建成了省级“两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双基”工作通过省级及国家验收。农科教结合,建立了三级培训网络,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同步运行。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全镇有一所影剧院,18个图书室,20个文体活动室,39个文化娱乐场所。小集镇文化市场初具规模,建起完整卫生初级防疫保健网络。镇卫生院、敬老院都达到了标准化。
特色经济
绿色食品生产:榛柴岗牌大粒黄小米,系富硒绿色食品,经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检测,产品遍及北方市场,进入京、沪、杭市场,年生产加工能力1000万斤。2006年谷子基地,种植面积达万亩。可加工成品400万斤。肉牛生产:利国半拉城子肉牛生产基地年贩养肉牛3万头,年纯收入1000万元。林业生产:建成千亩育苗基地,现育有各种珍贵苗木30余种,苗木100余万株,建有木材加工厂35个,年加工板皮3200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