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巢湖市地图 >
无为县地图
无为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概况

201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2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5:55.4:2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7亿元,增长24.1%。财政收入17.76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增长39.8%。全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古代无为

夏朝末年,成汤将桀流放到古巢国,也就是今天的无为境内。东周时(周顷王四年起),楚国和吴国多次在此交战。起初楚国在争夺中占优势,于灵王二十四年占领了巢国全境,后于景王七年灭巢。但此后吴国于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击败楚国,并最终于吞并巢国。战国期间,无为属楚国。秦灭楚以后(前221年),改由九江郡统辖,属居巢县。西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属淮南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属庐江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景帝四年(前153年)罢庐江国为庐江郡。东汉初平四年(193年)属庐江郡居巢、襄安县。三国时属吴庐江郡濡须。晋太康元年(280年)属庐江群居巢、临湖、襄安县。咸和四年(329年)属豫州。太元(376年-396年)中,在县境西北侨置扶阳县。南朝时,梁太清元年(547年)属南谯郡蕲。隋开皇元年(581年)属庐州襄安县,县治在今巢湖市区东北2.5公里处。始设无为镇(今无城镇)。唐武德三年(620年)以襄安县地置巢州,又在县境西北置开城、扶阳县。七年(624年)废开城、扶阳县,改巢州为巢县,无为镇属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二县。熙宁三年(1070)析巢、庐江二县地置无为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无为军为无为路,属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为无为州,领无为、庐江、巢县三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无为州领巢县1县,属中书省。不久复属庐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无为州不领巢县,与合肥、舒城、庐江、巢县同属庐州府。近代,民国元年(1911年)四月,改无为州为无为县,仍属庐州府。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属安庆道。1927年八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无为建立组织。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七月属第五专署,十月属第三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属第一专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无为发展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全县计有无为、临江、湖东、无南等4个县行政区和1个准县级的江流行政办事处,隶属皖江行政公署领导。解放战争时期,无为全境仍按照抗战时期区划一分为四,共辖21个区(镇),隶属皖西第四专员公署。

无为景点

泊山洞:泊山洞风景区风景区位于无为西南蜀山镇境内的下泊山,距县城38公里,地处无为、庐江、巢湖交界处,军二公路横亘山下。泊山洞是形成于2亿4千万年前的古老的石灰溶洞,奇景秀色,鬼斧神工,被人们誉为“江淮独秀”。全洞面积约4000平方米,游程长500余米,共有三层,分18大景区,86个景点。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洞中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若人物佛像,似飞禽走兽。进洞游览,可一睹泊山洞大佛、龙王宫、灵霄宝殿、黄姑出嫁、鳄鱼汲水、众仙祝寿、泊山龙潭等名胜,尤其是洞中的石枝、石旗、石花、石鹅管精美绝伦,在我国同类溶洞中实属罕见。洞外的下泊山,苍松如海,翠竹掩映、风景如画。山上慈姑庙相传是为纪念黄巢侄女黄姑而建,香烟缭绕,游人不绝。1996年后又投资修建“泊佛寺”、“清风阁”等景点对游人开放。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AAAA):天井山位于无为县城西南40公里,西接庐江,北临巢湖,总面积约1.8万亩,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纵横,奇山、怪石、泉水、古刹、天然洞穴甚多,文化底蕴深厚,置身其中,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群山叠翠,郁郁葱葱,山谷清泉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湿润,沁人心脾。天井山因山顶有一口天井,终年不枯不溢,而得名。
万年台风景区:万年台风景区位于无为县鹤毛乡万年台行政村,景区内具有奇山异石、苍松翠竹、蓝天绿水、鸟语花香等独特的原始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最有特色的每年清明左右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如火如荼,令游客沉醉不知归路。主要景点有:水帘洞、牛鼻洞、二郎神石、滴水岩、新月湖、鸳鸯谷、延寿寺等等。万年台风景区处处风光旖旎,时时景色宜人。

工业概况

一是工业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县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27家,其中华菱、华海两家企业突破10亿元,入库税金超千万元企业16家,17家企业跻身2005年度全省中小企业100强。
二是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已形成电线电缆、羽毛加工、医药及医用品、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同时,随着总投资超300亿元的上海华谊集团安徽化工园区、二坝船舶工业园的建成,化工、造船又将成为工业支柱。2006年,主导产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5%,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三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在招商引资、“凤还巢”、企业增资扩模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全县工业投入保持强劲增势。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0.1亿元,增长1.02倍。
四是民营主体不断巩固。截至2006年末,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710家,注册资本64.1亿元。2006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和上交税金分别达53.2亿元、5.3亿元,占全县总量的54%和71%。14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200强,3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纳税100强。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年末全县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23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为52.3万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全年参观人员达2千人次。全县档案馆1个,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4.19万卷(件),库容面积3123平方米。2009年末全县省级示范高中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招生5950人,在校生13509人,毕业生2437人;普通高中16所,在校生2357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6.1%;普通初中65所,在校生69396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18%;小学351所,在校生9338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67所,招生16297人,在园幼儿19990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9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4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32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个,妇幼保健卫生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县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3178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817人,其中医院、卫生院3537人。在医院、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含助理)1976人,注册护士1036人。2009年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114.08万人,参合率达95.0%。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共组织群众性竞赛20多次,直接参赛人数4万人次。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体育彩票产业稳步发展。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据公安部门统计,200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424261人,比上年末增加4524人。全年出生人口13349人,出生率为9.4%;死亡人口6939人,死亡率为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8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消费性支出8796元,增长13.6%,其中食品支出增长8.3%,交通通讯支出增长12.7%,居住支出增长14.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405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元,增长10.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87元,增长20.1%,其中食品支出增长8.7%,交通通讯支出增长35.0%,居住支出增长7.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8%,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年末全县有4.51万名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有3.23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44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96万人。

县镇建设

一是加快无城建设。坚持“扩张新区、改造老城、完善功能、注重特色”的总体思路,加快无城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新区开发上,按照城市“中心北移“的规划要求,2001年,县委、县政府机关退出县城中心的“黄金地段”,在新区新建了办公大楼,将旧址用于商业开发。围绕新区的发展,先后新建金塔路、凤河路等多条城区主干道,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20万人。在旧城改造上,着力完善配套功能,提高城市品味。人民广场、农文化广场、状元桥一大批重点市政工程相继竣工,污水处理、长江引水、管道天然气等配套工程相继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投资3000多万元,按照规划逐段建设环城河景区,使之成为环绕无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二是加强道路交通建设。举全县之力抓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对外的快速通道。近几年,先后建成了通江大道、二军路、高新大道等骨干交通工程。特别是高新大道的建成通车,使无城至高沟的工业走廊初显趋形。在抓好骨干公路的同时,不断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利用省“村村通”试点县的机遇,两年建设乡村公路344公里。

无为大事记

清,咸丰三年(1853),9月6日(农历八月初五)太平军攻克无城。是年太平军占领无为州后,与清军交战于裕溪、运漕、黄雒,清军大败。运漕的16万石存米被太平军运到南京。咸丰十一年(1861),10月(农历九月)太平军与清军大战,失无城。是年太平军扼守泥汊、神塘,阻止清军沿江东下。清军掘开凤凰颈大堤,水淹太平军,太平军失利。1949年,1月21日无为县解放。1月在中共皖西四地委江淮五地委领导下区内各县均成立支前指挥部征集粮草船只动员民工水手抢修公路桥梁支援人民解放军渡长江。2月7日驻防在江南荻港至芜湖沿江一带的国民政府军第二百八十二师5000余人起义渡江到无为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3月谭启龙许世友率三野第七兵团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军在无为集结王静安率第九兵团第三十一军在和县集结作渡江的准备工作。4月1日第二十七军成立渡江先遣大队中共无为县委挑选熟悉江南情况的船民组成向导排配合先遣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