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巢湖市地图 > 无为县地图 >
泉塘镇地图
泉塘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辖区

泉塘村引安宁村金牛村天成村双成村代渡村长胜村祈雨村瓦屋村塔山村汉王村万山村王垴村长河村顾渡村中垄村三益村南河村青龙村梅圩村

社会事业

广播电视:1968年成立泉塘广播站。2000年机构改革,文化站、广播站及有线电视台合并成立文化广播电视站。有完备的广播接收播出设备,每天正常播音5.5小时,实现村村通;有成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有线电视的经营权实现市场化运作,2005年底,有线电视用户714户,覆盖全镇8个村,互联网设施覆盖全境。
教育:全镇有泉塘和建国两所中心学校,辖初中两所,中心小学两所,完小17所,教学点8个,其中梅楼、大有、六连三所小学附设初中教学班。至2004年底,初中在校生3044人,入学率97%,小学在校生49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教师138名,小学教师184人。所有完小均有卫星教学收视点,设有卫星教学光盘播放室,初中有多媒体教室2个,电脑室2个,拥有电脑50台。1997年11月所有学校均通过双基达标验收,2004年底通过国家双基达标复检。所有学校均无危房。
卫生:泉塘卫生院始建于1954年,建筑面积1200m,拥有病床15张。2004年区划调整后现下辖得胜、建国、宝山三个门诊部。在职职工38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执业护士4人,有300mAX线机、200mAX线机、B超、单导心电图和检验设备等医疗设施,治疗水平达一级乙等水平。用于卫生事业的总投入97万元(含门诊部)。全镇计划免疫工作稳步推进,一周岁内四苗接种率达95%,新生儿乙肝接种率95%。全镇有28个村级卫生室,其中甲级卫生室10个,合格卫生室18个,个体诊所24个,村级医务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6人,执师2人。全镇住院分娩率达60%。
计划生育:泉塘镇设计划生育办公室,下设的计生服务所,有专职保健医生4名,拥有B超等妇科检测设备,为全镇育龄女妇女提供生殖保健服务。2005年底,全镇已婚育龄妇女总数17073人,节FM育人数12023人,其中手术11956人,药具67人,节育率70.4%,全镇育龄夫女]流动人口4748人,登记建证4748人,登记率100%,人口出生率9.22‰,晚婚晚育率40%,人口自然增长率3.72%。泉塘镇地处无为县西南,距无城25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东与襄安镇隔河相望,南与洪巷乡、刘渡镇一衣带水,西与蜀山镇唇齿相依,北与开城镇遥相呼应。外围永安河、西河两大水系环绕东南,境内南河、十里长河贯穿其中,省道二军公路穿镇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全镇总面积111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人口6.2万,耕地面积7.1万亩,天然水面面积1万亩。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将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切实围绕“工业强镇、农业富民”这条主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该镇注重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河蟹、席草、荸荠为重点的三大特色农业,河蟹养殖面积为2.7万亩,席草及荸荠种植面积各为1万亩。200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6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7%,其中渔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2005年,我镇建成的无公害标准化河蟹生产基地,是国家农业部100个河蟹生态养殖基地之一,也是目前省内最大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了达到“创建一个品牌,带活一方经济”为目的,我镇于2003年注册了“濡泉”牌河蟹商标。全镇还成立了“河蟹养殖协会”、“席草经纪人协会”、“农资联合协会”等6个涉农协会,强化为农服务,确保农业的全面进步。工业方面,该镇以“泉塘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并新建了以“无为县德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荣华鬃刷制品有限公司”为重点的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5年,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8亿元,较上年增长16%。交通方面,该镇以开展“村村通”工程为契机,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户户通砂石路。2005年,全镇5个村的油路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总里程为21公里。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内,全镇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其他方面,该镇注重引导发展劳务经济,2005年全镇劳务输出人员2万余人,从事的主要是建筑业、饮食业和服装销售业。2005年,全镇非农户固定资产投入4326万元,较上年增长43.5%;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长470元,达到2870元,增长率为31%;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产值为577万元,较上年增长26%。在2005年全县乡镇经济运行考评中,泉塘镇位居第六。泉塘原名霞塘,相传很久以前月牙山阻止老龙到天河取水,老龙一怒之下把月牙喷毁半截,后来老百姓深恐老龙又来惹祸,特意为龙筑了一口井,名为龙口井,傍侧掘了一口塘为白水塘,因白水塘常年不断喷涌出一股泉水,故而霞塘又改名为泉塘。泉塘街道原貌是一座长形丘陵,俞、王、宋为大姓,相传俞、王宋三姓从江西婺源逃难至此,俞姓先到,王、宋相继赶到,经过推让,承认以俞姓为首就地落户,王姓至汉王金桠树安根,惟独姓宋的移到潘家寺院不立足。那时游民所到之处,插草为标,捕鱼为业,就这样世代沿袭至今。泉塘历史悠久,现保存较好的历史古籍有,汉王历山伍菱角山古墓,大碑村圩堤奉宪示碑,普润寺,钱家老井,街道土地菩萨浮雕等。泉塘属革命老区,皖北新四军曾活动于祈雨山脉一带,史书上记载的有徐山战斗。泉塘钟灵毓秀,山水相宜,西河、永安河三面环抱,祈雨山、宝山、郭巨山点缀其间,十里长河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今日泉塘,农业丰饶,农民富庶,已形成螃蟹、荸荠、席草三大农业产业基地,近三万亩生态河蟹养殖基地已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创建的一百个生态养殖示范区之一,所产的“濡泉”牌河蟹个大体肥,鳌丰壳满,肚白膏黄,鲜美无比,泉塘螃蟹甲安徽;万亩优质荸荠种植,所产荸荠果大色红,汁多味甜,脆嫩爽口;万亩优质席草种植,所产席草色绿柔韧,舒爽收汗,清香宜人,“天成”牌草席已走向千家万户。优势农业产业成为泉塘特色,带动了一主经济,富裕了一方农民。

人口状况

2005年末总人口60554人,其中男性32040人,女性28514人,农业人口59742人,非农业人口1712人,有侗、水、苗、回、壮、彝、白、瑶、高山、布衣族等10个少数民族人口74人,占全镇总人口1.2‰。

土地资源

境内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潜育型青湖泥田土属,底质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便于耕作和农作物生长。境内无太大的湖泊,但河渠沟汊密布,十里长河面积577亩,为全镇的主要河流,总长5公里,北端发源于祈雨山,南端通过水桥闸与西河相通,大水面有500亩的莲花荡和400亩的南河大港。在矿产资源中,已探明的有煤、石膏矿及少量石油。位于祈雨的祈雨煤矿属2级矿(储量待考),现年开采原煤6万吨。位于复元村境内的硬石膏矿,已探明硬石膏D级储量20338万吨,其中I级品1091.88万吨,待开采。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6201男18955女17246家庭户户数9176家庭户总人口(总)36172家庭户男18931家庭户女172410-14岁(总)94570-14岁男51530-14岁女430415-64岁(总)2427015-64岁男1262715-64岁女1164365岁及以上(总)247465岁及以上男117565岁及以上女129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5509

旅游资源

泉塘镇有“祈雨庙、梅圩大碑、塔山牌坊、历山古柏”四景。祈雨庙位于祈雨山巅,翠松掩映,始建于明代,后经战火焚毁,2005年重建更名为普润寺;梅圩大碑位于永安河埂上,立于清乾隆年间,记载清廷谕民抗洪险,护堤守法诸条文;塔山牌坊为贞节牌坊,现仅存部分牌柱牌匾;历山古柏位于得胜村境内,树龄800余年,常年葱绿繁茂,树冠覆荫半亩多地,树干五人合抱,远看尤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