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镇地图
巫峡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0%;农业总收入5072.3万元,粮食总产量1034.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年均递增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一是实施农业稳镇战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坚持大搞改土、修路、兴林、建园,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镇583个建卡贫困户2487人,已通过重庆市越温达标验收。二是实施企业富镇战略,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坚持以企业改革为先导,扎实开展重点带全面,财税工作紧紧抓住培植税源,强化征管,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85万元。三是实施旅游兴镇战略,旅游经济不断加升。一方面规范了旅游服务行为,美化了市容市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另一方面在县城搬迁期间,根据县委、县府统一部署,加大了创“卫生、文明、旅游”城镇的工作力度,保住小三峡景区“全国旅游四十佳”、“重庆市旅游十佳”和长江流域沿江明星城镇的荣誉。特色产业
巫峡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五大优势做大盘强特色产业:一是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截止目前,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350人,其中有序输出226人。二是依托交通便利优势,大力发展双孢菇产业。完成菇棚建设160个、种植近40000平方米。三是依托城郊结合优势,大力发展特、优、新、稀、野生蔬菜种植。在西坪、柳树、平安等村建成蔬菜基地800亩。四是依托产业带动优势,大力发展干果产业。建成柑橘、干果精品果园4528亩。五是依托山水景观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在南陵、西坪、跳石等村发展农家乐10余家,解决50余名移民就业。移民工作
完成外迁广东移民1994人,外迁梁平移民53户218人。对移民资金实行严格管理、严格审批、严格监督。移民资格审核严格按“两书、两册、两合同”办事,做到了移民安置合法化。其他建设
设施建设:交通:协助县交通局在七星村、文峰村,完成长江大桥北岸引道7公里。至2001年底已有17个村通公路,1个村通水路。农网改造:除新、老城郊和库区水位线下的村以外,对各村电网全面实行了改造,增强了供电功能,降低了电价。通信:城区电话通话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通信业也正在迅速发展,全镇20个村已有16个村通电话,通电话率为80%。法制建设:完善和发展了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了城镇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的各项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自己事务的积极性。同时,对各种违法犯罪行动加大了打击力度,2001年派出所共立刑事案件185起,破案128起,重大案件14起,破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9人,刑拘95人,捣毁犯罪团伙9个、成员45人,抓获逃犯5人,调解民事纠纷271起,收缴赃款赃物价值20余万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3万余元。对“三金”、“三乱”进行了清理,已经兑付股民股金4000多万元。
文明建设:完成了“两基”、“普实”目标任务,镇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南峰小学、巫峡附小、巫峡中学已被列为渝东名校。圆满完成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任务,各项指标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被评为全国人口普查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