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阳镇地图
武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武阳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武阳有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有众多的人流、信息流优势,有历史和现实形成的地缘、交通、物流和市场优势,有市、县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和布局优势。镇内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十分便利,通讯发达,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电力供应充足,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设施齐备,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历史文化
武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唐朝武阳郡公韦丹在抚河岸此地设置义渡,规定来往行人过渡免收船钱,百姓感恩其德,将此渡口称为“武阳”渡。武阳地域由此得名沿用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武阳自古文风鼎盛,俊彩星驰,名贤辈出。经红学专家考证,世界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籍在武阳镇保丰村曹家。曹雪芹先祖曹鼎望于清康熙19年自河北省丰润县来武阳寻根访祖,留下了令曹村世代传诵的祖堂题壁《七律》。红学大师、全国红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周汝昌先生亲笔题写了“曹雪芹祖籍武阳镇”牌楼名和牌楼两旁“画栋飞云长天秋水隆兴府,红楼贮玉文采风流惠穆孙”的楹联。曹雪芹纪念馆及曹雪芹祖籍仿古一条街正在筹建之中。
经济发展
个私经济蓬勃发展。近年共引进8家外来投资企业,引进资金3500万元。主要项目有电子配件、脐橙分级保鲜包装、水电资源的利用。主要企业有新辉电力有限公司等5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410千瓦,年产值1500万元。天华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的投资落户,现共有员工210人,年产值达200万元。新型墙体砖厂的投产,普帮利生物有机肥的意向性落户,赣橙果业加工厂的运行,带动了武阳镇商业、运输、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2005年底,全镇共有私营企业近30余家,个体工商户300余户,从业人员近4620人。农业产业强力推进。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经营做活农村经济,依托现有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营销网络,采取规模种养的方式,初步建立起二大支柱产业。一是以脐橙种植为主的21000亩果业基地;二是千担优质烟叶基地。基本上做到了一村一品,形成了以脐橙、烟叶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历史沿革
1950年为武阳、安富等乡,1958年合并设武阳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武阳、安富、石闻、国兴、粟坑、黄田、珠坑、竹阳、斗文、螺石、凌田、陈埠、中赖、下洲、下茅、龙江、龙角1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武阳圩。1998年撤销武阳乡,设立武阳镇。2007年将拔英乡白竹村划归武阳镇管辖,并入粟田村。
经济发展
武阳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以杂交水稻制种和种植水稻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红薯、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有辣子、生姜、黄豆、油菜、蔬菜等,园地主要有桔柑、桃、梨、葡萄,药材有茯苓、天麻,养殖业有牛、猪、羊、马、鸡、鸭、鹅、鱼等,林产品除木材外,还有杨梅、板栗、茶油、桐油等。杂交水稻制种是全镇的支柱和主导产业。林业以木材加工为主。境内现有企业54家,其中有地板条厂38家,木材加工厂8家,筷子厂2家,家具厂6家,红茶厂1家,制砖厂3家。
投资政策
武阳既是一片古老、文明的宝地,武阳又是一片生机勃勃等待开发的热土。只要来武阳,一切好商量。凡在武阳落户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开业第一年,免收各种规费。征收的增增和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由财政全额返还。对投资100万元以上兴办的个私企业,允许试开业一年,只登记注册,收取工本费,减免各种规费,征收的地方所得税由财政全额返还。在规划区域内自建房屋和工厂,优先取得建房资格,土地出让价优惠30%,有关规费减免30~50%。对来武阳的客商高看一格,厚爱一分,对客商的事优先办,立即办,特事特办,千方百计优化投资环境。
文化建设
人文环境和谐优越。秉承光荣革命传统的武阳镇人民,民风淳朴,勤劳务实,开明开放,惜誉如珍。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廉洁高效、优质服务、依法行政”的理念,狠抓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总体素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多方并举努力营造了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团结鼓励的舆论环境,形成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气兴旺的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