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陵镇地图
襄陵镇相关地区地图:
小康建设
撤并乡镇以来,我们按照“一年起好步,二年打基础,三年上档次”的工作思路,以整治村容村貌为重点,开展了“五清、三建、三比”活动,掀起了农村小康村建设高潮,二OO二年,我们投资300余万元,先后开通了园区路、开发路、环城路,整修了循环路,全镇形成了“三纵八横”的交通网络,同时硬化街道800余条90000余米,新修排水沟10万余米,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二OO三年,我们以消灭脏乱差为重点,着力解决垃圾乱堆乱放,茅厕乱建,交通要道、村内街道工程。特别是抓住非典机遇,大力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家家讲卫生,人人抓卫生,各村先后建立了村规民约、卫生制度、划分了现任区,确定了现任人,固定了垃圾点,建立了垃圾场,形成了人人自觉讲卫生,个个自觉守制度的良好氛围。今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安路灯、建文明厕所、修灯光球场的目标,目前全镇共有13个村安装路灯,南柴、李村、薛村修建卫生厕所500余户,屯大李村、南街修建了灯光球场,如今襄陵是男人进厂上班,女人在家养兔,白天劳动,晚上到体闲中心,灯光球场、网吧、老年活动中心消闲享受,实现了有劳有逸,幸福健康生活。在村容村貌强化、提升档次的同时,我们始终把教育工作作为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出了成效,在投资527万元完成危房改造、扩建新校舍508间8127平方米,实现襄陵、东院、星光三校合并的基础上,围绕“四化”学校建设,投资25万元对2所初中、6年小学84个教学班配置了“四机一幕”;还累计投资150余万元,建计算机教室8个,购电脑250台;同时还投资18万余元,硬化校园路面4600平方米,粉刷墙壁57800平方米,刷写永久性标语580余条,绿化面积达50000余平方米,四化学校建设位居全县前列。
工业方面
对现有的铸造企业控制发展数量,采取横向联合的方式,走集团化经营之路;产品结构上,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发多种产品;发展原料与加工一体化大型生产企业,改造合并现有的粉厂、板厂和矿山企业,形成集石膏矿、石膏粉、石膏板生产三位一体的大型建材企业和集石灰岩、石灰、专用石灰产品生产两位一体的大型石灰生产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发展环保型、高科技型新兴产业。
产业调整
二OO二年前,我镇农业主要以单一的种植粮食为主,工业以上小冶炼、小型石膏粉厂为主,襄陵人民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凭着脑子活,善经营,会管理,依托特有的区位优势及石膏资源优势,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五大突破,二十项任务”和建设轻型建材工业园区的战略目标,农业上,走种草养畜一体化之路,新建规模养殖场13个,其中百头养牛场5个,3000只养羊场2个,万只獭兔场一个,千只养鸡场5个,建成了井头、齐村、东街、李村、屯大百头养殖区。实施林业富民工程,完成了临夏线、高速路、园区路、开发路、循环路通道绿化工程,完成了黄崖村1000亩退耕还林工程,500亩枣粮间作工程,景村1000亩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此同时,建立木材交易市场8个,建立木材加工企业3个,有利地消化了树林,提升了林木经济效益。以黄崖村为重点,大力发展了大棚蔬菜,全镇共发展大棚250余个,种植露地菜300余亩,极大地增加了群众收入。工业上,东以临夏线沿线为主,重点发展冶炼、铸造业,共有大型冶炼企业10座,全部为100m3以上炼铁炉,暖气片厂2个,铸造企业8个,注重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变废为宝,建水泥厂1个,煤气发电厂3个,水渣砖厂15个,有效地消化了废气、废渣,净化了环境。与浙江杭州联营的年产60万吨水泥项目已完成地基勘探、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等工作,建设资金已经到位,正准备开工建设。西以西阳村宏森装饰建材公司为轴心,大力发展为石膏板为主的石膏建材产品,园区内目前共有大型石膏板厂10个,石膏粉厂56个,产品有石膏粉、高强石膏粉、石膏板、矿棉板、铂镁板、石棉瓦、地板砖,形成了从上到下,从屋内到屋外,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装饰系列产品。同时引进投资建成纯净水工程项目,改变了襄陵镇只有重工业无轻工业的历史。截止去年年底,上交国家税金2000余万元,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农业方面
襄陵镇按照“抓根本,重调产”的基本思路,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特色农业生态基地建设上,狠抓黄崖大棚西红柿示范基地建设,为大棚户调地、修路、提供资金和技术服务,又新增温室大棚170余棚,面积达300余亩,同时成立了“黄崖大棚西红柿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龙澍峪”品牌,为提高黄崖大棚西红柿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引导农户连片发展养殖业。全镇有规模养猪场21个,生猪存栏3.1万头,其中07年新建标准化养猪场6个,有规模养鸡场9个,蛋鸡存栏2404万只,养兔场7个,养狐场2个,新建标准化屠宰场1个。
林业方面
根据镇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树木的特点,襄陵镇积极引导农民栽植速生高产林木品种,全镇已形成片林、间作林、山坡林、闲地林、“四旁林”(路旁、树旁、沟旁、房前屋后)为主的栽植格局,完成了高速路、临夏线、循环路宽林带、环村林带、“三院绿”、企业绿化等绿化工程。
旅游产业
襄陵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名胜古迹遍及全境,襄陵县曾列有五大景观:“十里荷香”、“晋桥梅月”、“汾流晚渡”、“平水拖兰”、“龙斗双阙”。东柴坡垣有晋襄公陵、许留村有“许褚墓”、襄陵城中有城隍庙“钟鼓楼”、城东南角有“文锋塔”、城北屏霍门外有“晋桥”、北街小学有300多年历史的珍稀树种“银杏树”、姑射山脚下一带尚有“娥皇泉”、“娥英泉”、“九色泉”,更有龙澍峪古建筑群风景区。襄陵镇党委、镇政府结合全镇实际,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经济强镇”的目标同开展“一举四爱”、“创业在襄汾”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全镇人民把思想统一到“高举旗帜、爱我襄汾、爱岗敬业、爱民为民、爱的奉献”上来,鼓励农民创家业,激发企业家创新业,引导能人创企业,要求干部创事业,带领全镇人民在“创业在襄汾”活动中体现人生价值,构建和谐新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