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塘镇地图
向塘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概况
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0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16.1亿元,增长16%;农业总产值实现3.9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总产值实现10亿元,增长14%。基本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财政收入完成4261万元,同比增加957万元,增长29%,社会固定资产投入4.7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24元,增加834元,无论是增量还是增幅都是近年同期最多最大的。2007年,在连续四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南昌县以第96位的综合排名,一举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全国百强”梦想成真,既是南昌县众志成城谋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成为全县百尺竿头、谋求百强榜争先进位的全新动力。2008年,向塘综合实力创历史新高。GDP突破70亿元,达72.2亿元,同比增加13.7亿元、增长23.4%,增幅列全县第一;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1.001亿元,同比增加3650万元、增长57.4%,成为全县亿元乡镇新秀;农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达6078元,同比增加704元、增长13.1%。
工业概况
向塘镇现有工业企业135家,其中镇办37家,省部、市县属和外资企业98家,初步形成了以化工、铸造、针织、服装、机械、电子、建材、制药、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全镇现已具有一批颇具实力的骨干工业企业和畅销国内外的产品。汇仁制药、六建公司、南翔集团、向塘机械厂已形成“四驾并驱”之势。汇仁集团通过现代企业机制的建立,生产与经营网络进一步完善,该企业在全国设置分公司30多个,营销人员超过5000人,品牌战略发挥优势,汇仁肾宝、乌鸡补液唱响全国市场,99年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国家锐金7800万元,目前该集团正加快投资步伐,在镇内征地560亩,建设冲击国际市场的中药材基地,积极适应招商发展新形势,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因地制宜的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经济,吸引项目落户,大力争抢重大重点项目,掀起新一轮创业发展热潮。向塘镇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共引进项目32个,引进资金26.3亿元人民币,外资360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4.6亿元人民币,有建成投产的富钢结构有限公司、江西服装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南昌海螺责任有限公司等。有投资20亿元带动力强的南昌国际商贸城等一批正在兴建的企业正落户向塘。该镇是农业大镇,全镇有耕地面积8.1万亩。2004年粮食产量完成57776吨,蔬菜总产量87570吨,生猪发展数达12万头,家禽发展数达278万羽,水产品起水量达5930吨。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特色化、外向化、产业化、优质化、无公害化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状大龙头企业。向塘镇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共引进项目32个,引进资金26.3亿元人民币,外资360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4.6亿元人民币,有建成投产的富钢结构有限公司、江西服装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南昌海螺责任有限公司等。有投资20亿元带动力强的南昌国际商贸城等一批正在兴建的企业正落户向塘。该镇是农业大镇,全镇有耕地面积8.1万亩。2004年粮食产量完成57776吨,蔬菜总产量87570吨,生猪发展数达12万头,家禽发展数达278万羽,水产品起水量达5930吨。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特色化、外向化、产业化、优质化、无公害化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状大龙头企业。为煅练招商人员,开发区要求在开放性经济战线中,招商人员须占三分之一以上、且招商人员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在外招商,集中精力主攻港台、江浙等地行业领军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围绕“3010”工程,主攻重大项目,争取在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国内200强等重大工业项目上实现突破。今年确保引进重大项目10个,力争15个。
产业优势
1、南昌市200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明确:向塘为南昌“南大门”,浙赣铁路与京九铁路以及105、320、316三条国道的交汇点,华东区域最大铁路货运编组站,交通条件优越,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系列加工基地。目标是发展成为全市的物流、仓储基地,并逐步形成以商贸为主导,加工业发达的市域南部经济中心。2、区内产业初具规模,已经形成了商贸、物流、工业、职教四大产业板块,引进了海螺水泥、富煌钢构、江西服装学院、南昌国际商贸城等一批规模项目。周边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开发区与南昌城东片区及小蓝经济开发区、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南工业园、南昌民营科技园、昌东工业园、昌东科教园陆地相连,融为一体,成为南昌城市城市发展的核心板块,区域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区域内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要素流动可以不经市区,快速流动。3、开发区周边市场集聚,拥有洪城大市场、金屋装饰城、南昌小商品城、南昌化工大市场、洪城汽配城、东方农机大市场等一批规模型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昌南地区的市场群聚效应。
设施建设
向塘镇依据南昌市关于建设“昌南绿城”的总体规划和卫星城市的规划标准,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向塘能人创业园,园区规划面积2000亩,已有绿康蜂业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落户。目前投资2100万元兴建了长5.1公里的星城大道;投资108.2万元翻新了向丁公路和沙潭路口;投资250万元兴建实验学校教学大楼;投资250万元兴建二中科技楼;投资250万元兴建中心医院门诊大楼;投资150万新修了长1.6公里的银河西路;投资1500万打造总干水渠景观带。按照南昌县“一城两区两基地”发展规划,把向塘纳入县城核心区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举全县之力助推向塘发展。向塘将借此发展机遇,咬定“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翻两番”的目标,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从推进招商引资着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依托全国第二、江南第一货运编组站、向莆铁路、南昌外环和105、320、106三条国道的交通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台湾工业园、温州工业园和铁路公路物流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与小蓝开发区相互配套、各具特色、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着力构建联动全市、辐射全省的商贸物流中心,为全国百强县南昌县的争先进位再添羽翼、勇立新功。2008年,向塘全面启动星城大道、银河西路、莲溪大道、丽湖大道、向西大道、工业大道、教育大道、南都大道等8条主干道路建设。如今,莲溪大道、南都大道、银河西路和雄田大桥已竣工通车;星城大道部分通行,向西大道、工业大道、教育大道、丽湖北大道全面开工;银三角收费甲、乙两站搬迁项目全面启动。
环境优势
开发区机构健全,以简化手续,方便客商,提高效率为原则,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建立外商投资服务绿色通道,以一流的工作水平为中外客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向塘作为江西直达武汉、上海、江浙、广州、福建、香港、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联动点,在全省的发展战略中日益起到“中心开花、联动全省”的特殊作用。作为省会南昌城市未来发展的三个次中心城镇之一,已被列入南昌市近期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南昌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地,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得到了全县上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江西的商贸物流中心在省会南昌,南昌的商贸物流业发展潜力最大的版块是昌南,昌南的商贸物流版块中条件最优的是向塘。投资向塘就是把握了中国中部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先机!,2008年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铁路物流基地、台商创业园建设捷报频传,温州工业园已有八大项目落户;赛安达电源、赛博电子、利捷电动车、华亚管业等重大重点项目纷至沓来。新一轮发展大幕完美开启后,一个脉络清晰、交通顺畅、设施齐全的新向塘正展现出其助力南昌县“江西领跑、中部领先、百强进位”的强劲实力。
成本优势
1、在土地方面,区内地势平坦,发展腹地宽广,土地供应相对充沛,国道沿线开发重地尚有10余平方公里亟待开发,在地价上具有比较优势。2、在供水方面,水资源丰富,日供水量10万吨,目前工业用水0.9元/立方米,生活用水0.8元/立方米;区内地下水日涌量约为26万吨左右,含水层厚5.1-5.2米,水位埋深小于5米,分布均匀,水质良好。3、在供电方面,电力充足,区内拥有两个变电站,目前小工业用电0.69元/度,大工业用电(35千伏/安)0.52元/度、(10千伏/安)0.6元/度。4、在用工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充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仅园区当地就能提供优质劳动力10万人;人工相对便宜,企业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工资仅为市区的4/5。5、环保成本低,符合对环保安全有一定要求的工业原料的仓储、运输方面的选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