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宿迁市地图 > 沭阳县地图 >
贤官镇地图
贤官镇相关地区地图:

第三产业

贤官镇,贤官镇创建于50年代的供销社、双代店直到1983年仍发挥统购统销的主渠道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到1987年,贤官、文集、官庄农贸市场初现繁荣,个人经营的固定店铺、浴室、理发部等服务行业逐渐多了起来,形成集体、私营、个体并举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90年代,供销社、食品站相继改制由个体经营。1998年随着连云港客商李正龙兴办的亿豪宾馆的引进,文集、官庄、贤官三条街道的拓宽、延长,沙西路、苏鲁路两大原木市场的建成,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镇拥有固定店铺达450多个,临时摊点1000多个,从业人员3000余人。全镇商业营业额1.8亿元,比1987年增长61.3倍,市场成交额4.1亿元,比1987年增长77.5倍。建筑业起步于70年代,年均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全镇第三产业增加值352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9820万元的18%,比1993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贤官镇,贤官镇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沭海路(省245)、沭新河航道南北穿镇而过,新沭灌路也在贤官镇贤北村境内与沭海路交汇。镇政府离京沪高速出口处6公里,离白塔埠机场45公里。1994年投资20万元修镇政府至马湖、驻丘村长12公里砂石路。2002年,投资15万元修通沭海路至淀湖村砂石路6公里。当年又围绕镇区开发投资100万元修筑永康路、幸福路、许庄路(许驭捐资3.6万元修)3条水泥路和1条水泥街道(菜市场)。2003年投资132万元修驻丘至文集大桥长6.9公里的水泥路。至2003年,贤官镇共修砂石路154公里,实现村村组组通砂石路的目标。境内沭新河上有禅武、红旗、文集、东风等4座生产生活大桥,友谊河上有驻丘、张吕庄农场、马湖十一队、后马湖等4座便桥,新沭灌路上有万公河公路桥。

工业企业

贤官镇,贤官镇乡镇工业萌芽于60年代,70年代初步发展,80年代稳步健康发展。1987年全镇共有油脂化工厂、砖瓦厂、肉联厂、综合厂、玩具厂、农机修配厂、砂矿、水泥制品厂等8个企业,总投资450万元,产值700万元。90年代初,12家乡镇企业全部改制为个体经营。1991年引进第一家外地企业(山东籍老板)投资100万元创办苏鲁胶合板厂。1997年兴建赵集工业园区,当年有3家企业在该小区内落户。后依傍沭海路优势,先后引进俄罗斯籍老板叶敬言投资3500万元兴建的新概念木业1个,黑龙江省王召梅投资3000万元的大江木业、浙江省徐正觉投资500万元的博鑫木业等外地老板投资企业4个。建成了赵集、贤官、蒋园、沙河寺等4个工业园区。至2003年,全镇工业企业共164个,累计投入3亿元,产品有中密度板、细木工板、贴面板、刨花板、多层板、单型板、农药、胶、甲醛、鞋跟、玩具、钢材、铝制品、钢窗、面粉、精米等5大类、16个品种,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木材加工业为龙头的工业经济,全镇工业总产值4.25亿元,销售收入4.15亿元,利润1037万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60.7倍、60.1倍、49.4倍和53.8倍,2003年被市评为工业先进单位。

对外经济

贤官镇对外经济始见于80年代,由贤官村村民胡继华发展柳编业,年交货值1万余元。1987年创建乡玩具厂,生产外贸产品有玩具、针织品、刺绣等,年交货值达25万元。1993年,与日本一家株式社会合作,试产出口日本的干理想大根腌制品,年利用外资20万元。2002年引进俄罗斯籍客商叶敬言创办的新概念木业和黑龙江省王召梅创办的大江木业生产出口中密度板。至2003年,该镇共有鞋跟、中密度板、贴面板、玩具等3大类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年交货值1.2亿元,比1987年增长480倍,实际利用外资800多万美元。

卫生医疗

卫生条件:80年代该乡卫生条件较差,农户家家散放禽畜,粪便随处可见,垃圾遍地。90年代始,乡村两级加大`管理力度,杜绝禽畜散养,并注重卫生资金投入,进行厕所改造。1999年投入资金10万元建禅武村标准化厕所50个,镇卫生院建水冲式厕所1个。至2003年全镇共建有标准化厕所2100个,水冲厕所1个,下水道11000米,垃圾场2个,占地300平方米,垃圾桶50个。成立城管队和环卫队,加强对集镇街道秩序管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向城市化迈进。
医疗设备:1958年成立贤官人民公社医院。1987年有职工26人,设病床20张,先后开设5个专科。1997年实现门诊楼、住院部、家属区三区分开。该卫生院于1998年与沭阳人民医院建成外科手术联合体。2000年实行产权改制后,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医疗设备,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院容院貌不断改观。至2003年该院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职工3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0人,卫生技术人员占81%,增设3个专科。镇建有卫生防保所,除负责计划免疫外,还负责全镇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和“五大卫生”等防疫保健工作。13个行政村都建有卫生保健室,各配1—3名医务人员,负责各村卫生防疫工作和保健工作。

农业发展

贤官镇,贤官镇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1987年粮食种植面积72000亩,其中小麦35000亩,水稻23000亩,夏玉米14000亩。总产量23700吨,产值1423万元。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先后建成以禅武村为龙头的大葱种植基地,贤北村干理想大根、牛蒡等种植基地,官宜村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赵集村水果生产基地。2003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69000亩,总产量41000吨,产值5682万元。建成微型林网3.5万亩,成片林5000亩,年销售木材2.8万立方米,价值980万元。全年出栏生猪55000头,猪肉产量5580吨,家禽15万羽,禽肉产量300吨,水产品4000吨。农业总产值12000万元(现价),占社会总产值65000万元的18%。

体育发展

贤官镇群众性体育活动起步较早,80年代就连年举办乡级运动会,有篮球、乒乓球、排球、象棋、扑克、拔河、游泳、赛跑、踢毽等比赛。1987年乡政府举行的篮球赛有200余人参加。1991—1993年贤官中学参加沭阳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连续三年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该校体育教师孟善军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体育教师”。1999年以来,乡政府每年举行篮球、象棋、扑克(八十分)比赛,每年参赛者达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