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乡地图
仙居乡相关地区地图:
创建旅游名镇
为迎接荆门市旅游名镇创建考核验收工作,仙居乡结合市政府出台的《荆门市旅游名镇考核办法》,因地制宜、把握环节、明确重点,从五个方面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旅游名乡(镇)创建活动。一是加大千年古街改造力度:总投资1000万元的徽派仿古一条街的改造工程,已完成近40%的改造任务,2009年底前以全部改造完毕。
二是进行旅游名乡规划修编:乡政府将筹资20万元,聘请资深的城市规划设计专家对仙居旅游集镇进行总体规划修编,拿出景区建设性详规,突出集镇改造和配套重点。
三是着力景区景点开发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广泛招商、诚信服务,总投资5000万元的珍珠溪峡谷漂流和仙居旅游接待中心开发项目已与市物资总公司签订了意向性开发协议。
四是着力旅游产品开发:重点培植以仙居红公司为龙头的一系列农副特产深加工和以仙居龙跃矿业为龙头的方解石石材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年内将扶持仙居红公司新上两条投资300万元的仙居红食品加工包装生产线,促成龙跃公司石材旅游商品尽快上市。
五是着力规范农家乐旅游接待服务:重点围绕旅游农家山庄抓配套。力争2009年以前,全乡二星级以上农家乐接待户达10家。
特色产业
林业生产,优质小杂果生产,脱毒红薯种植,规模养殖是该乡的四大特色产业。从2002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优惠政策以来,仙居乡的林木面积每年以4000亩的速度增加,到目前为止,林木总面积己达18000亩。放眼望去,“四旁”到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掩相呼应,仿佛走进绿色海洋。优质小杂果主要有板栗、梨、桃、杏、枣等。总面积近二千亩,主要分布于徐楼、滕岗、北新、独山等村,目前80%果园己见效益。脱毒红薯二000年在该乡试种成功,二00一年推广面积不足1000亩,当年秋季脱毒红薯平均亩产达3500公斤,高产田可达4400公斤以上,从此脱毒红薯在仙居一炮打响,2005年突破五千亩。保守估计,仙居乡脱毒红薯的年生产能力达1050万公斤。规模种养业是仙居的第四大产业,现有养牛10头以上的饲养户23户,养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厂4个,麻鸭养殖户17户。仙居乡劳动力资源充裕,适宜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重晶石、河沙具有开采价值,天然水果加工后备资源丰富。大量的速生杨,直径已达5—8cm,很快将会成材,宜于发展板材加工、造纸和家俱生产。千万吨的脱毒红薯为发展薯条、薯片、粉条、粉丝等加工提供了初级产品。大量畜产品不仅适于发展现代化的育种繁育、养殖基地,而且还可以投建现代化的禽肉加工企业。东宝供电公司
“浇灌仙居幸福花,致富不忘供电人”,20007年8月4日下午,湖北省东宝供电公司接到一件印有这样两行字的花瓶。上门送花瓶的仙居乡党委班子一行人是专程来感谢供电公司长期以来对该乡的扶持和资助,肯定供电公司在加强行风建设工作中作出的努力。仙居乡是荆门市唯一一个省级贫困乡,地处山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2005年以来,东宝供电公司在确保该乡电力供应,援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东宝供电公司将仙居乡福星村定为对口扶贫村。2007年初以来,总经理苏越数次前往该村,看望慰问困难用户,并为李运雄等几家生活特别困难的用户,先后送去慰问金一万余元。2007年3月,福星村几户贫困户准备发展养殖业,却缺乏资金。东宝供电公司及时借给他们所需资金,并无偿为其架设养殖场电力线路设施。之后,也一直对他们的发展给予支持,希望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太平、黑峪两村地处仙居山区,水利灌溉条件十分落后,1000亩农田一直只能靠雨水灌溉,146户村民的生产得不到保障。2007年冬,两村联合修建了泵站基础,泵站的配套电力设备却因缺乏资金无法到位。得知情况后,东宝供电公司无偿资助两村14万元,于4月初将泵站所需电力设施全部购置安装到位,赶在春耕前彻底解决了两村的农业用水问题,使其告别了“望天收”的历史。2008年5月22日,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汤文全还特地仙居“无电户”张帮新合上电闸,成为荆门市第一个通上电的“无电户”。“户户通电”工程中,东宝供电公司共投资58万元,克服种种困难,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让该乡19户“无电户”告别了无电的困境。2008年6月30日,仙居乡遭受历史罕见特大洪灾。东宝供电公司迅速筹集资金、调配人力物力。电力抢修人员在风雨和泥浆中,连续奋战6个昼夜,全面恢复了全乡电力供应,为仙居乡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电力保障。东宝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还自发捐款捐物,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面对着随行而来的新闻记者,仙居乡党委书记余大庆表示:东宝供电公司心系贫困地区,真情援助贫困用户,用长期以来的实际行动体现出了供电部门优良的行业作风,真正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和信赖。2008元月至9月,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先后迎来了10多批外来投资商,携巨资要求开发该地的旅游资源。由于这些投资商的计划都对环境保护没有详细说明,仙居乡党委及政府全部婉拒了他们的要求。青山绿水促发展
仙居乡离荆门城区约百里,相传因青山绿水而引得众神仙在此居住,仙居因此而名。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空气里就有一种芳香,南河、北河的水质在2级以上。该乡还拥有众多瀑布、溶洞,旅游资源丰富。众多投资商看中仙居这块风水宝地,有的要求来此拦河筑坝,搞人工漂流,有的要求开发树根奇石,有的要求建宾馆、度假村。仙居乡明确表示,树木山石一个不卖,宾馆度假村一个不修。乡党委和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持仙居的原始风貌,把仙居的原汁原味奉献给大家。仙居乡每个村都设有数名义工,每天负责捡游人扔下的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仙居乡党委负责人说:发展旅游是脱贫致富的最有效手段,但发展旅游不能以破坏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古朴、原始是仙居最值钱的东西,卖掉了这些,仙居再有钱,也是真正的穷人。地理位置
仙居乡位于光山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与卧龙台、北向店二乡相邻,西临竹竿河,与罗山县一水(竹竿河)之隔,南与马畈镇搭界,北与孙铁铺镇接壤。历史上仙居就是一个由北向南通往汉口驿站,如今其区位优势更趋明显,沪陕高速横跨东西,孙马公路纵贯南北,是光山县人员流动和物质集散的二个主要通道之一。全乡区域总面积64.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690.5亩,辖仙居街居委会、北新村、陈楼村、独山村、何店村、仙居村、肖店村、徐楼村、袁湾村、张湾村、滕岗村、长兴镇村、草庙村、高湾村、七里村、苏岗村、徐湾村、余庙村18个行政村(街),201个村民组,6375户,22706人。人口数据
仙居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6839男13815女13024家庭户户数6821家庭户总人口(总)26670家庭户男13708家庭户女129620-14岁(总)57260-14岁男28550-14岁女287115-64岁(总)1878615-64岁男982115-64岁女896565岁及以上(总)232765岁及以上男113965岁及以上女118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6225农业结构调整
东宝仙居乡围绕区“统筹城乡”战略思路,结合乡情,在农业结构大调整上,立足抓特色、上规模、增效益,提出了抓四大板块推进,走捆绑式发展之路的发展规划和工作举措。四大板块:一是抓林业板块: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森林生态保护实施意见,引导发展林业板块经济,力争全乡新增速生丰产林5000亩,发展花卉苗木500亩,进一步扶持壮大盐井花卉苗木基地建设。
二是抓食用菌板块:按照“珍惜资源、保护生态、限量生产、提质增效”的原则,全乡种植食用菌控制稳定在300万袋以内,提倡靠引进新技术和先进的营销模式提升效益。
三是抓畜禽养殖板块:以黑峪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精心打造柴黄养牛小区、黑峪养猪小区、发旺养鸡小区、三泉养羊小区。
四是抓蔬菜板块:在许跑公路沿线18个村的坡岗地发展辣椒基地3000亩,甜南瓜1000亩。在石仙公路沿线发展蔬菜大户100户,落实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大田蔬菜基地5000亩。捆绑式发展是指,紧紧依托仙居红食品有限公司走产业发展之路,在壮大仙居红食品有限公司上加大扶持力度,在基地扩大上加大协调力度,在技术指导上加大服务力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萝卜基地300亩、豇(jiāng)豆基地150亩,扁豆基地100亩,秋黄瓜基地200亩、苦瓜基地100亩、木耳订单200户,努力打造仙居乡红辣椒种植示范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