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信阳市地图 > 光山县地图 >
紫水街道地图
紫水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景点

司马光故居: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于光山,其故居位于县城正大街中段东侧,为座北朝南的四合院,现有明代建筑五间,清代及后修复前厅、后堂、厢房、书斋、客房等二十余间。另有千年古柏,司马井(宋代)、养粹亭、宋代青石狮、宋代县衙使用的铜锣及元代汉白玉石狮等文物。2004年3月,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一批市文物保护单位。
邓颖超祖居:邓颖超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祖居位于光山县城司马光中路的白云巷(原贡院街筷子巷),座北朝南,前后两进,东西两院,中置一厅。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设。2004年3月,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邓颖超祖居为第一批市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环境

境属大别山浅丘陵向淮河平原过渡地区,城区地势西高东低。属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气候,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年均气温15.4℃。年均降雨量1060毫米,年均日照1990小时,年均无霜期226天。

交通运输

城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矿产路、海营路、司马光路、九龙路、东二环、东三环、弦山路等主要干道是水泥路面,两边是绿化带、人行道。主要干道水、电、电信、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完善。

产业与建设

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为辅。耕地面积12508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815亩,旱涝保收田6238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马湾、三里桥、前楼等地的无公害大棚蔬菜,前楼、余集的苗木花卉和退耕还林,柳店、三里桥、前楼的养殖业是特色产业。现有农村机电灌站7个,机电井35眼,村村通电话,通大路。
商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建筑材料、餐饮娱乐、现场充绒、羽绒材料及商贸超市业。海营街、公安街主要经营服装百货;正大街、弦山路集中为餐饮业。新时代花园广场、羽绒材料大市场商贾云集、商业发达,是县城商业发展重地。
工业:原有纺织器材、麻纺、皮鞋、运输等十多家企业。企业破产改制后,只有运输公司、皮鞋厂存在。近年来,羽绒、灶具、彩瓦行业逐步兴起,新兴绒毛加工企业10余家、3家灶具厂及2家彩瓦厂。光山县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蓝天集团驿光公司投资4亿元,兴建甲醇厂;县级重点企业白鲨集团的产品——刺条,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东城建设:2002年县政府开发东城,在老城区一环路以东,四环路以西,龙山南干渠以北,新老寨河路交界以南,规划东城新区。在矿产路以北建立“五里墩工业园区”;在九龙路以南、官渡河以北建设大型综合贸易市场;在九龙路以北、矿产路以南建立行政办公区;修建紫水河河堤,绿化美化河两岸;建设大型休闲广场、体育场和景观街,兴建高品位的住宅小区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娱乐等公共设施。2005年底,县“四大家”、老干部局、人武部、林业局等20多个行政单位入驻东城,“紫弦庭苑”、“颐然小区”、“东苑商城”、“诚信小区”等十多个商住小区兴建。东城新区成为行政管理、金融商贸服务、生产加工经营、信息科研开发、居住休闲、旅游娱乐融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有竞争力的生态园林城区。

文卫与社区

文化:境内有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文化馆、体育中心、数码有线电影院、青少年文化宫。经常组织文艺演出、体育竞赛、书画展等各种文化活动。
卫生: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城关二院在境内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骨科、儿科、眼科、皮肤科、放射科、检验科、B超、胃镜室等20多个科室,配有电视胃镜、B超、CT机等设备。
社区:海营社区投资300多万元,打造社区服务平台,内设计生、户籍管理、再就业(优惠证办理)、低保优抚等便民窗口,社区服务大厅内有电子滚动屏、电子触摸屏、电脑等设备,建有未成年人教育、人口培训学校;建有文化广场、娱乐中心,社区居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

行政区划沿革史

紫水街道办事处于2005年12月省乡镇机构改革时成立,由原城关镇划分而来,与弦山办事处以弦山中路为分界线。现有行政及工勤服务人员32人,事业人员25人。办事处确立了“社区建设争一流、目标考核争先进、经济排位争名次”的工作目标,以服务全局、突出稳定、立足建设、加快发展为己任。抓作风,强化服务职能;抓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抓机遇,谋求经济发展,在困难中谋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紫水、平安紫水、魅力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