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宜昌市地图 > 枝江市地图 >
仙女镇地图
仙女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发展情况

江都镇是江都市城关镇,农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城郊农业特色,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逐步形成了以粮食、蔬菜、花木、特水、奶牛为主体的富有城郊农业特色的产业格局。2003年全镇实现了农业产值28000万元,其中:种植业3000万元,多种经营25000万元,花木种植12900亩,蔬菜种植9000亩,特水养殖2500亩,粮食、油菜3000木,奶牛饲养130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完成农业招商引资2595万元,创建农业科技师范园4个。其中:现代花木产业园为国家级农业园区。
一、城郊农业特色明显:江都镇地处城郊,人多地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调整结构,发展蔬菜、花木、特水、奶牛等农业产业。1、粮食,全镇现有粮食面积3000亩,其中:种植三麦10000亩、油菜13600亩,水稻3000亩,年收三麦2500吨,油菜籽1800吨,水稻15000吨。2、蔬菜,城区周边村重点发展蔬菜产业,积极实施“菜篮子”工程。采用大棚覆盖、反季节栽培、无公害生产,保证城区蔬菜的供应,全镇蔬菜面积达9000亩,设施栽培1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创无公害蔬菜品牌4个。3、花木,江都花木始于唐,盛于清,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机遇,调整结构,大力发展花木生产,到2003年底,花木种植面积已达12900亩,种植户2486户,其中吸引科研院所和镇外花卉苗木种植户来本镇投资17户,面积3894亩,全镇现有花木营销经纪人320人,拥有三级资质以上的花木工程施工单位13家,2003年全镇销售花卉苗木1100万株,盆景、盆花120万盆,鲜切花200万支,创产值3400万元。4、水产,江都镇南临长江,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近年来沿江地带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取得实效,现已开发特种水产养殖2500亩,从事特水养殖近百户。其中,对江淮采用围网、拦网、网箱等集约化养殖技术、开发特种水产养殖,既可充分利用滩涂资源,开拓新的养殖领域,为水产发展增添后劲,又能提升水产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为水产品出品创汇打下基础。5、奶牛,2001年3月,由私营业主高宁创建银河生态农业园——奶牛养殖基地,占地面积500亩,投资500万元,建成环保、有机、生态、休闲观光园,实施奶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现已养殖奶牛130头,扬州旺高牌鲜奶、酸奶已于9月10日进入市场销售。
二、园区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江都镇花木生产紧紧围绕“应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运作新机制、培训新农民”的发展思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创办花木产业园区,为有志于从事花木事业发展的社会人士提供了创业的平台和载体。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位于江都城区东郊,南至宁通一级公路,西至京沪高速公路,北至328国道,东邻宜陵镇。园区规划面积1.2万亩,计划分三期投资5000万元,把园区建成“新品种引进园,新技术推广园,新知识培训园,新产品展示园,生态观光园”。园区现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流转土地6000亩,由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市林业站、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香港建得公、省计经委苏创公司、淮阴飞宏公司、高邮市农科所、江都红枫公司等20多个单位和本地大户承包栽植花木。主要品种有:金枝垂柳、落羽杉、杂交马卦木、乌桕、海棠、红枫、深山含笑、乐昌含笑、月季、广玉兰、香樟、桂花等30多个花木新品种,应用花木生产新技术多项。园区建设已吸引“四资”投入近4000万元,重点项目花木研究所综合楼、龙川盆景艺苑已建成;高尔夫球训练场、垂钓中心、良种奶牛繁育场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本地农民进园打工收入已近200万元。在现代花木产业园区成功举办了江都市第一、二届花卉节及省扬州市盆景艺术展,顺利通过了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经验收,申报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之中。澳大利亚客商还慕名摄制了花木专题纪录片在世界发行,为江都农业专向市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国家开发办公室评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及“江苏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及现代花木产业园的辐射拉动作用,结合实际,制定引资优惠约策,采用多种途径,全力招商引资,先后吸引国家、省、市、农业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工商、民间资本4000多万元,农业外资6.8万美元。全镇吸引民资投入农业5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5个,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外资台商扬州扬林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6.8万美元到帐,台商李传询投资200万元种植台湾甜柿、金蜜枣项目落户花木园区。
四、农业服务体系健全:江都镇农业农机推广服务中心是全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专业机构,下设农业科技推广站、多种经营综合服务站、农业机械推广服务站,以及水利站、畜牧兽医站,拥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近百名,可为全镇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先后成立了农机、小刀手、花木、乳品四个专业协会,定期活动,互同信息,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民间组织的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区位优势

仙女镇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汉宜高速公路、枝当公路纵贯仙女全境,汉宜高速公路枝江道口在仙女境内。距枝江城区仅7公里的仙女工业园区是省级工业园区,是汉宜高速公路下道到枝江城区的必经之地,距枝江火车站、三峡国际机场、枝江港码头均不足20分钟车程,水陆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投资优势

政策优惠,服务周到。近五年来,仙女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仙女工业园区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配套设施功能齐全,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先后有东江玻璃制品公司、宜昌仙女服饰公司、宇宏钢构、宝力钢构、洪森人造板有限公司等5个投资过5000万元企业落户园区。目前枝江市委、市政府已将仙女工业园区纳入枝江城区发展规划,仙女工业园区将与枝江城区融入一体,必将成为枝江新一轮的投资洼地和开放开发的热点。

文化体育发展

仙女镇体育健身健身中心位于镇区长江路南侧,于2007年11月落成,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建有80平方米的体育器材活动室,配有各类体育健身器材十多种,建有宽敞明亮的室内乒乓球室、棋牌活动室以及各类体育图书、报刊、杂志。室外建有标准化的混凝土篮球场、羽毛球场和环境优美的健身路径。每天吸引数百名健身爱好者前来健身锻炼。镇体育中心建有管理制度,坚持定时、定点开放,节假日不休,并做到定人定岗负责,设备由专人管理,同时还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参加锻炼的人员进行科学健身,此外,对各种健身器材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安全健身。体育中心建成一年时间,已有万余人次前来健身锻炼,从而为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和全民健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花木园艺

江都——长江三角洲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的“中国花木之乡”,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称号。江都的花卉业历史悠久,特别是经过最近这十年的快速发展,全市花木面积达10万亩,年产盆花盆景1000万盆,如今花卉已成为江都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为了进一步彰显花乡风采,倡导爱花风尚,引导赏花潮流,与花卉界同行交流种花技艺,共同辟花卉市场,促进花卉发展,推介江都的投资环境,提升江都城市形象,打造滨江绿都,富民花园,推动江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江都市人展政府2003年10月-12日成功的举办了中国江都首届花卉节,2004年4月19日中国江都第二届花卉地又在雅典娜隆重开幕。两届花卉节共有15个省市、3个国家、地区,130多个企业参加,前来参观、考察都共达5万多人次,盛况空前,真正达到了以花为媒,以花会友,以花兴业,以花富民。

现任领导

仙女镇党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成员工作分工如下:蒋孝文同志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侧重工业经济;陈坚同志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政金融、城市建设、体制改革、园区建设、综治、信访、安全、审计、统计、人武工作;陆晓亮同志主管工业经济,侧重工业经济运行、工业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劳动保障、质量监督、企业改制,分管企管站工作;卢亮同志主管党群工作,分管组织、宣传、人武、政协、人事、统战、妇联、共青团、工会、机关、档案、党校、关工委及征兵工作;王怀章同志主管农村和农业工作,分管农业、副业、农经、物价、水利、农村交通、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及大运集团工作;丁勤同志主管社区工作,分管信息和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徐龙章同志主管服务业、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商贸城及供销社工作;万国庆同志主管工业经济,主持招商四局工作,侧重双资利用、园区建设,分管科技、科协及项目上争工作;魏正龙同志负责城市建设、村建、土管、城管、交通、征地、拆迁、环卫、村镇建设环境保护管理中心工作;孙爱国同志负责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信访、民政、双拥、扶贫、老促会、老龄委及户籍管理工作;顾明同志协助分管农村工作;蔡恒兵同志负责纪检、监察、农村、农业、副业、农经、物价、水利、农村交通、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