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镇地图
仙女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发展情况
江都镇是江都市城关镇,农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城郊农业特色,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逐步形成了以粮食、蔬菜、花木、特水、奶牛为主体的富有城郊农业特色的产业格局。2003年全镇实现了农业产值28000万元,其中:种植业3000万元,多种经营25000万元,花木种植12900亩,蔬菜种植9000亩,特水养殖2500亩,粮食、油菜3000木,奶牛饲养130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完成农业招商引资2595万元,创建农业科技师范园4个。其中:现代花木产业园为国家级农业园区。一、城郊农业特色明显:江都镇地处城郊,人多地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调整结构,发展蔬菜、花木、特水、奶牛等农业产业。1、粮食,全镇现有粮食面积3000亩,其中:种植三麦10000亩、油菜13600亩,水稻3000亩,年收三麦2500吨,油菜籽1800吨,水稻15000吨。2、蔬菜,城区周边村重点发展蔬菜产业,积极实施“菜篮子”工程。采用大棚覆盖、反季节栽培、无公害生产,保证城区蔬菜的供应,全镇蔬菜面积达9000亩,设施栽培1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创无公害蔬菜品牌4个。3、花木,江都花木始于唐,盛于清,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机遇,调整结构,大力发展花木生产,到2003年底,花木种植面积已达12900亩,种植户2486户,其中吸引科研院所和镇外花卉苗木种植户来本镇投资17户,面积3894亩,全镇现有花木营销经纪人320人,拥有三级资质以上的花木工程施工单位13家,2003年全镇销售花卉苗木1100万株,盆景、盆花120万盆,鲜切花200万支,创产值3400万元。4、水产,江都镇南临长江,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近年来沿江地带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取得实效,现已开发特种水产养殖2500亩,从事特水养殖近百户。其中,对江淮采用围网、拦网、网箱等集约化养殖技术、开发特种水产养殖,既可充分利用滩涂资源,开拓新的养殖领域,为水产发展增添后劲,又能提升水产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为水产品出品创汇打下基础。5、奶牛,2001年3月,由私营业主高宁创建银河生态农业园——奶牛养殖基地,占地面积500亩,投资500万元,建成环保、有机、生态、休闲观光园,实施奶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现已养殖奶牛130头,扬州旺高牌鲜奶、酸奶已于9月10日进入市场销售。
二、园区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江都镇花木生产紧紧围绕“应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运作新机制、培训新农民”的发展思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创办花木产业园区,为有志于从事花木事业发展的社会人士提供了创业的平台和载体。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位于江都城区东郊,南至宁通一级公路,西至京沪高速公路,北至328国道,东邻宜陵镇。园区规划面积1.2万亩,计划分三期投资5000万元,把园区建成“新品种引进园,新技术推广园,新知识培训园,新产品展示园,生态观光园”。园区现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流转土地6000亩,由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市林业站、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香港建得公、省计经委苏创公司、淮阴飞宏公司、高邮市农科所、江都红枫公司等20多个单位和本地大户承包栽植花木。主要品种有:金枝垂柳、落羽杉、杂交马卦木、乌桕、海棠、红枫、深山含笑、乐昌含笑、月季、广玉兰、香樟、桂花等30多个花木新品种,应用花木生产新技术多项。园区建设已吸引“四资”投入近4000万元,重点项目花木研究所综合楼、龙川盆景艺苑已建成;高尔夫球训练场、垂钓中心、良种奶牛繁育场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本地农民进园打工收入已近200万元。在现代花木产业园区成功举办了江都市第一、二届花卉节及省扬州市盆景艺术展,顺利通过了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经验收,申报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之中。澳大利亚客商还慕名摄制了花木专题纪录片在世界发行,为江都农业专向市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国家开发办公室评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及“江苏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及现代花木产业园的辐射拉动作用,结合实际,制定引资优惠约策,采用多种途径,全力招商引资,先后吸引国家、省、市、农业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工商、民间资本4000多万元,农业外资6.8万美元。全镇吸引民资投入农业5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5个,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外资台商扬州扬林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6.8万美元到帐,台商李传询投资200万元种植台湾甜柿、金蜜枣项目落户花木园区。
四、农业服务体系健全:江都镇农业农机推广服务中心是全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专业机构,下设农业科技推广站、多种经营综合服务站、农业机械推广服务站,以及水利站、畜牧兽医站,拥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近百名,可为全镇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先后成立了农机、小刀手、花木、乳品四个专业协会,定期活动,互同信息,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民间组织的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了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