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酒泉市地图 > 玉门市地图 >
小金湾东乡族乡地图
小金湾东乡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小金湾东乡族乡是1991年搬迁至玉门的一个少数民族移民乡,境内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宜小麦、玉米、棉花、孜然、红花等农作物生长。所产棉花铃大、壳薄、絮长、洁白;所产花季籽然个大粒饱、色鲜味浓,曾荣获玉门市首届名优农产品评选“名优产品”称号。棉花产业和草畜产业为全乡的主导产业。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40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3%。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00头和28000只。小金湾东乡族乡党委、政府立足本乡实际,坚持“保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思路,建成了以棉花种植业和草畜产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外出务工和二、三产业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225万元,人均纯收入798元。全乡建起高标准设施养殖暖棚750多座,全乡设施养殖户达到了730户,占农户总数的75%。全乡年出栏肉羊4000只、肉牛150头,人均从养殖业中获得纯收入105元。乡政府还引导养羊大户、流通大户、畜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组织成立了“小金湾东乡族乡肉羊养殖协会”,并投资建设牛羊活畜交易市场,推进了规模养殖和产业化发展。全乡移民走上致富路,30%的农户住上了小康住宅房,50%以上的农户购置了中小型拖拉机或农用车,有不少农民用上了手机。

人口情况

乡镇总户数968户,乡镇总人口5103人,乡镇从业人员2763人。

油炸馃馃

油炸馃馃是小金湾穆斯林群众所做的一种面点,它以色泽艳丽,品种丰富,酥脆香甜而被人们津津乐道。在一年一度的开斋节,穆斯林各家馃馃争奇斗艳,大街小巷飘溢着油煎食品的诱人氛芳,令人涎水欲滴。馃馃品种多达百种,有黄亮脆香,形如拉面的馓子;有色泽金黄、甜软酥脆的鸡蛋馃馃;还有造型繁多、色彩鲜艳的花馃馃;更有惟妙惟肖、酥甜爽美、用模具打制而成的海里哇。临夏馃馃以面粉为主料,辅以糖、食用颜料,心灵手巧的妇女各施巧技,便有了拼花的龙、捏花的佛手、秋菊、凤凰等等,经油烹炸后,即成了一件件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工艺品。
临夏油香小金湾油香是小金湾特有的民族食品,工艺独特、用料考究、香甜脆酥、颇为可口的传统油炸食品。小金湾酿皮子酿皮子是小金湾最有名的凉拌名吃,是由高担富强粉精工细作而成。由酿皮、面筋和蒜水(即调味佐料)组成,吃起来美味爽口,柔中带劲,酸辣度可自行调节,符合众人口味,特别是女性更为喜欢。如今的酿皮已走出民间小吃的深闺,上了席宴大雅之堂,不论在临夏乃至兰州已成了各类饭店、餐厅菜谱上必点的一道凉菜。制做酿皮工艺复杂,操作技术性强,环节多且必须一环扣一环,环环扣紧,宜于专业化批量生产,需要配套的工具用具:1、搅面用的浆盆,口径约45-50公分,高约40-50公分,可装40-50斤面,直口,结实;2、涮锅子(亦叫转锅子):直径40-50公分,深8-10公分,平底,带耳,一般由白铁皮制做,一套5个,轮替使用。
主要制做工序:
1、搅面:(1)将高筋富强粉置入浆盆内,一般约30-50斤,边加水边搅动,搅动要用力有巧,加水须适度,不停的搅动--搅拌,最后搅拌成面团,柔软度掌握在拉牛肉面的面团硬度为宜,备用。(2)若无浆盆时,亦可在案板上调和、揉捏,反复多次,最后揉成的面团和拉牛肉面的面团硬度差不多即可。
2、洗面:将搅拌好的面团置入浆盆内,加水,用双手翻复揉洗,一面洗一面将洗好的淀粉水浸出,置入另一浆盆内,再加水,再洗,再浸出,最后至无淀粉洗出为止。
3、洗面筋:将捏洗后再无淀粉洗出的剩余面团,翻复再洗,用双手撕裂、揉捏,再洗,不断重复多次,最后至一点淀粉也无法洗出为度。洗出的淀粉水浸出,置入另一浆盆中。
4、蒸酿皮:(1)将涮锅子底用胡麻草等用力翻复擦试,擦的越明亮越好;(2)用勺舀出存放演粉水浆盆内的浮水,再加清水,适量放入碱面,用力搅匀,舀入已擦试干净的涮锅子内,厚度约0.8公分,慢慢旋转旋转,使之转匀转平,置入旺火烧沸的和涮锅子配套的锅上,蒸约8-10分钟,待上面起满泡沫后下锅,阴凉,上面抹上清油,小心取出,垒摞。轮翻蒸制,将淀粉水蒸完为止。
5、蒸面筋:酿皮蒸完后,将洗好的面筋摊在涮锅子内,摆匀,厚度基6公分,用旺火蒸,一般约蒸45-60分钟,待面筋发起后,下锅,阴凉,取出。
6、兑蒜水(调味佐料):酿皮用的佐料一般为油泼辣子汁、蒜沫汁、芥沫汁、芝麻浆汁、陈醋和盐。(1)辣子汁:将研细后的辣面置入容器中,浇入烧沸后的菜子油,边浇边搅,成流状,再兑入适量清水,再搅,沉淀,将上面的浮油浸出,叫油辣子,再加点水,搅匀,叫辣子汁。(2)蒜泥汁:将蒜瓣踏碎研细,研的越细成沫状为最好,兑入清水,搅匀,使蒜沫悬浮,成蒜沫汁。(3)芥沫汁:将芥末碾碎研细,研的越细越好,倒入清水,用力翻复搅拌,待发起后,兑入适量清水,搅成芥沫汁。(4)芝麻浆汁:将芝麻浆置入容器内,适量兑清水用力搅拌,搅匀成汁。切售酿皮摊点桌案设置讲究,蒜水盛具高档,干净卫生酿皮。一般由比碟深的特制餐具盛置,底为酿皮,上盖面筋,再撒上盐,用特制的长柄小铜勺浇上各色佐料(蒜水),最后再浇上油辣子,放在各式各样凉菜的中间,简直像一幅五彩斑烂的油画,色香味具及造型达到了高超,席上食客争先恐后的吃酿皮,往往其他凉菜没有吃完,而酿皮却一扫而光。
制做酿皮须掌握如下要领:1、选料:优质富强粉,面筋要大。2、搅拌面必须达到拉牛肉面用的面团柔软度。3、涮锅子底部要用胡麻草等擦试干净,擦得越明越亮越好,千万不可抹油。4、蒸酿皮用的面浆内须适量加碱面,要掌握好量,加的多了,酿皮变黄带苦味,加的少了,酿皮子塌拉不成形。5、蒸面筋时间要长,一般约1个小时,以发起为度。6、酿皮切条,面筋切块。7、浇蒜水要有顺序,先放盐,再浇蒜水,油辣子须浇在最表面,醋最后从碗边倒入。

基础建设

小金湾东乡族乡唱响“盖房、治水、改碱、修路”四部曲,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上下足了功夫,全乡基础设施面貌一新,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
集镇建设:在玉门市实施“居者有其屋”和“居者优其屋”惠民工程带动下,小金湾东乡族乡建设砖木结构住房190户,商业门点150户,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集镇建设快速发展,建成了“三纵两横”5条主干道路,新建了民族学校、信用社、卫生院等,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投资5000万元的建设乡大型农副产品集贸市场。
灌溉水渠修建:小金湾东乡族乡相继建成各类灌溉渠道160余公里,全乡农田灌溉网络基本完善,全乡1.65万亩农田灌溉得到了保障。铺设自来水管线47公里,户户铺上了自来水管线。实施一、二支渠新改建工程,总投资97.5万元,总长13.5公里。有了可靠的水源保证,小金湾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设施养殖、特色种植稳步发展。
荒碱地开发:小金湾东乡族乡领导带领群众大力实施荒碱地开发工程,改造中低产田900亩。土地变成了财富,为小金湾乡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全乡年种植棉花7850亩,种植孜然、红花、茴香等高效作物4000亩,实现了“人均1亩增收田”的目标。全乡建成设施养殖示范小区18个,搭建圈舍920座。
道路建设:小金湾东乡族乡修建富源路、永宁路、商贸一条街等乡村油路12公里。投资180万元建成6条4.7公里的村组公路,配套公路桥涵13座,全乡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实现了油路、闭路电视村村通,电话、电能、自来水户户通,铺起了走向文明、富裕的“金光大道”。全乡道路网络完善后,该乡规划设计了3000平方米的工业小区,引进了水泥制品生产项目。
六通情况:通电的村5个,通邮的村5个,通电话的村5个,通公路的村5个,通自来水的村5个,通有线电视的村5个。

特色产品

小金湾东乡族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东乡手抓羊肉、东乡洋芋、烧壳子、散子都是具有该乡的特色风味。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新疆哈萨克、蒙古、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各民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食品。东乡手抓羊肉肥而不腻清爽可口,四季佳品,肉极软烂,味酸、辣、鲜、香。
东乡洋芋:东乡洋芋即马铃薯,也叫土豆,在东乡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东乡洋芋因个大、面饱、含淀粉量高、绵软味佳而享誉陇原,在市场中有极高的声誉。东乡洋芋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低,有抗衰老和瘦身美容的功效,俗称“土面包”,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D等。食用后可预防夜盲症、脚气病、癞皮病、佝偻病,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过程。对皮肤、神经、眼睛也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还能增食欲、助消化、美容、壮骨。东乡洋芋在生长过程中基本不施农药,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规定的标准,因此东乡洋芋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欢迎,也吸引了当地许多有志之士和异地客商,投资开发洋芋的运输和加工。东乡洋芋已运销到了兰州、四川、陕西、新疆、广州、深圳等地。
烧壳子:烧壳子用酵母把面发好对适量碱,将干羊粪在门外堆成一堆点着烧,羊粪全部烧过不冒烟时,把面擀成烧锅大小圆形,放入热锅内盖上盖,扒开烧好的火堆,把烧锅埋入火内。烧锅系生铁铸成,形状似带盖的圆铁盒,盖中间有挑盖的耳子,有大有小。埋入火中,由于上下左右四面加温,里面的烧饼上下和边缘都上火,烤得黄而脆。裕固族把这种烤饼叫烧壳子。有烤成烧锅一般大的,也有一个个小的,大的吃时用刀切成块。烧壳子吃时香而脆,冬天出门带上不会冻住,再则不易破碎。一般小金湾东乡族乡村民家里有喜庆大事,要做席待客,提前几天先饶好烧壳子,做为席上的主食,有些面活好的妇女,能做出花卷、百叶、石榴、桃形的烧壳子。
散子:散子是回族的一种小吃,由于地区不同,也别称膏环,捻头等。它用面粉加少许盐和好,捻成细条,油煎而食,有盘散和酥散之分;以股细、条匀、焦酥、香脆为佳品。每逢节日喜庆,小金湾东乡族乡的回族妇女同胞便各显身手,做出图形各异的多种散子,点缀节日气氛。

基础设施

小金湾东乡族乡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完善。建成油路11.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网络无缝隙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7%,农网改造达到100%。农业灌溉以疏勒河水系河灌为主,机井为辅,有灌溉机井18眼、各种渠道52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灌溉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