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延边州地图 > 和龙市地图 >
西城镇地图
西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西城镇境内物产丰富。高岭土、石墨、黄金储藏量大,品质好。高岭土经山东省地质科学院初步探明可开采储量为5千万立方米,属露天矿,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城镇形成了果业、畜牧业、菜菌业、绢花加工业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仓富”牌苹果获2001年度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现有果品冷风库11座,储藏能力达到1.2万吨,红宝石纸业、宏宇纸业年可生产纸袋8亿个,使用该果袋果品优质率达到90%以上;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年产量1万吨,是我国北方食用菌生产第一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引进培育以瑞达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辐射拉动作用,采取“企业加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肉食鸡养殖,年生鸡养殖总量达到400万只。

自然资源

西城镇地属山区,半山区。西南部山区群山连绵,层峦叠障,林草资源、矿产资源丰富,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和矿产品开发。境内古渤海国遗址,延边金达莱基地分别位于城南村和明岩村,两村交通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民俗旅游产业。境内林地面积8004公顷,盛产松籽、木耳、蕨菜、山葡萄、五味子、山野菜、林蛙和沙参、桔梗、穿地龙等中药材。耕地面积1884公顷,主要种植水稻、大豆和蔬菜等经济作物。

载体优势

全镇电话入户普及率达90%以上,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95%,建有两处移动电话接收基站,辖区内传话无盲区、无盲点,同时绿卡专线、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及数据电话、有线宽带等现代化通讯设施齐全,可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直接联系,开展业务。驻地有35千伏变电站一处,各级学校7所,栖霞市高级职业学校为省属职业学校,每年为社会输送600名高级职业人才。近几年来,西城镇紧紧围绕全市打造“一点两线”的工作思路,以把西城镇尽快打造成西部工业强镇为目标,充分发挥地处市郊的区位优势、同三高速的交通优势和初具规模的工具产业优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条主线不放松,凝心聚力干事业、聚精会神搞建设,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新村建设

西城镇坚持“宣传发动,小区联片拆旧,干部帮扶,协议在先,配套同步”的做法,先后完成15个村36个片区新村建设任务,拆旧299座,涉及农户1320户5812人,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重新安置农户959户4046人,建新房516座1734个单元,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加快小城镇建设与集镇扩容步伐,完成集镇四期、五期改造任务,建成七口街水泥大道1.5公里,铺设沿街两侧花格砖12000平方米,植行道树500多株,沿街安装路灯80盏。

优势产业

畜牧业,依据全镇林地资源丰富的实际,几年来,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发展畜牧业,建立了以卧龙村、金城洞牧业小区、明岩牧业小区为主的3个养牛基地,建立了甲山村、城南村为主的2个养猪基地,全镇畜牧业规模发展大户达到38户,其中养牛大户28户,养猪大户4户,养羊大户3户,养蜂大户2户;目前畜牧业已成为全镇的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和绿色稻米。2004年全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面积达1000余公顷,其中全镇落实经济作物订单种植面积达840公顷,经济作物总产值达到700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35%;落实了20公顷绿色水稻,农民每公顷纯收入达到7000-10000元,另外葵花子、苏子、蔬菜等农业订单面积也逐年扩大;2005年该镇将加大绿色水稻订单面积,计划发展4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旅游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该镇特有的旅游资源和所处的地理条件为优势,大力依托该镇旅游产业,培育该镇新的经济增长点,渤海国遗址位于该镇城南村北古城屯内,经有关部门进行论证,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现该古渤海国遗址建设正在建设当中;明岩村延边金达莱基地在该镇明岩村西部,地处公路沿线,从2003年开始,明岩村金达莱基地建设动工,2004年春季共栽种金达莱花3000余株,金达莱花品种独特,花期稳定,绽开的季节恰恰是在“五一”旅游黄金周内,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劳务输出,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截止2004年末全镇外出劳动力共有2016名,其中国内1778名;2005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大就业开发力度,切实转移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不断促进全镇经济的快速增长。

工业基础

西城镇工业发展思路明晰,独具特点。现有40多家企业,形成了工具制造、化工、果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其中,工具产业优势明显,已形成生产、供应、销售一条龙服务,产品90%以上外销,年产值5000万元,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工具产业组团;培植壮大众声工具有限公司、方源制桶有限公司、森宇工具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辐射力的企业;不同规格的铬钒钢扳手及钢质包装容器,在国际、国内市场享有盛誉,产品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