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巴彦淖尔市地图 > 乌拉特前旗地图 >
新安镇地图
新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截止2000年底,该镇有耕地面积23977亩,其中田18628亩,地5349亩。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大麦、玉米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生姜、海椒、莲藕等。养殖业以生猪、桑蚕及鸡、鸭、鹅、兔为主,2000年出栏肉猪15920头,小家禽出栏77万只,母猪存栏2995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02万元,其中:农业344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8%。林业56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8%,牧业305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渔业65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全镇2000年粮食总产量12799吨,人均纯收入2473元,比上年增加158元。新安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万亩生态水果园区为支柱产业,同时新安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对乡镇企业进行存量资产的盘活,使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609万元,比上年增加20%,实现利润123万元。2001年新安镇党委、政府继续坚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思想,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依靠科技加大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一是搞好“万亩生态观光型优质水果园区”建设和管理。新栽优质早熟梨500余亩,使全镇达4500余亩。2001年4月组建了太白金果有限公司,完成了“太白金果’商标注册;2001年7月组团参加农业部农产品鉴定会,金果公司的“丰水梨”获四川省内唯一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2001年7月28日成功举办新安优质早熟梨品鉴会,近10万斤水果3天一销而空;2001年9月参加了绵阳农产品展销会,签订2002年80万斤的水果销售合同;二是抓好20万头仔猪工程基地。通过引进良种,淘汰低质母猪,以猪换猪等形式,使全镇新增存栏母猪1610多头,达到4910头,其中育能母猪3000余头产仔猪5万多头;三是抓好南山、黄土、古楼、杆岭四个村的蚕桑基地,新栽桑园500余亩,养蚕1909张,产茧50吨;四是利用1082口塘堰13座水库,大力发展渔业生产,产成鱼971吨;五是发展小家禽养殖,出栏小家禽对多万只。

资源环境

该镇为浅丘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是北部与双河镇交界的打垮垭,海拔808米,最低是南边与义新乡、贯山乡交界的沙地河,海拔522米;常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0℃,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90天左右,年降雨量800-1230毫米,年日照1330小时左右;森林覆盖率29%;境内沿绵广高速公路(国道)、万阿公路(省道)两边幅宽500米建有“万亩生态观光型优质水果园区”,园区内有可供观光者游乐消闲景点。场镇有红军石刻标语。

行政辖村

沙店村新安村西桥村石塘村东风村关湖村洪河村兴隆村桥南村马河村赵园村李庙村陈集村杨庙村杨楼村徐渡村关塘村方郢村土桥村迎河村田墩村枫庙村潘桥村鲍湾村小牛村迎水村

乡镇建设

交通:省道从中部东西横贯,农村道路网络使每个村组、大部份院落都能通汽车或拖拉机,绵广高速公路由西南向东北斜穿,过境8928米。新安电信支局的1024门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公司和联通公司分别设置的无线通讯差转站以及新安邮政支局为新安的通讯、通邮提供了便利条件。50KVA的新安变电站和镇境内的供电网络为用电提供了保证。
科教:该镇境内有初级中学两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1所,农村基点小学校10所,在校学生2679人;有中心幼儿园1个,村幼儿园12个,入园儿童485名。有中心卫生院1所,各村均设有医疗站,共有病床20张,能够达到小病不出村,一般大病不出镇;2000年改水改厕面达到73%。镇广播电视站有50W无线差转站,覆盖半径15公里,2000年末无线电视光缆已村村架通主干线,开通用户1150余户,10月前17套节目,从10月份起由市广播电视中心输送信号,共31套节目,其中自办节目1套。三门峡市对口援建四川省江油市新安镇第一批项目已经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和江油市政府共同审定通过。这批项目主要包括居民集中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维修加固、中心卫生院迁建、场镇饮水工程、中心敬老院重建、提灌站修复等6个类别,预计总投资1220万元,投资总额在江油市40个乡镇中排第9位。
基础:据了解,新安镇作为一个远离市区、规模中等偏下的农业乡镇,此次6类项目全部获批,且投资总额位居江油市上游,该市援建工作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为更好地完成支援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任务,更好地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该市援川干部在工作中狠抓项目申报这一关键,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援川干部到达新安镇后马上召开会议,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和恢复重建工作计划,并进行实地查看,形成第一手资料,及时向市对口援建领导小组进行汇报,为领导决策和项目申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分了解灾情的基础上,援川干部会同当地党委、政府编制了《新安镇恢复重建规划》,确定了4大类22个重建、改建项目,并从中筛选出8个近期需河南省对口支援的项目,及时向省前线指挥部和市对口援建领导小组进行汇报。项目确定后,他们及时上报,并做好沟通工作,最终省前线指挥部和江油市政府确定的援建新安镇的6类项目全部获批,为下一步援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领导机构

2009年新安镇领导班子分工:姚亚新(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负责党委、人大全面工作。李开(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政府全面工作。(空缺)(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做好日常工作;分管农业、农村、党群、信访、老干、老促会、工会、泥砖房改造、水库移民等工作。杨冠东(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工业、民政、殡改、武装、财税等工作。陈永亮(副镇长):分管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物价、食品安全等工作。李园春(副镇长):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陈雄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委全面工作;分管政法、党政办工作。彭永平(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公路、交通建设工作。(空缺)(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分管统战、合作医疗等工作。何超武(党委委员):分管安全生产、生猪管理等工作。陈冬梅(党委委员):负责妇联;分管镇自来水厂等工作。李健斌(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分管组织、人事、社保、青年等工作。李仕波(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分管宣传、村建、国土和协助泥砖房改造等工作。

社会事业

全镇符合政策生育率93.7%,人口出生率9.67‰,人口自然增长率6.99‰,落实各类计生手术337例,其中男扎79例、女扎81例,手术及时率为84.67%。有中学1所,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953人,教职工45人;有小学13所,其中侨心小学1所,教学班78个,在校学生2617人,教职工111人;幼儿班10个,在校幼儿355人;镇农技校1所,村农技校13所。初中入学率94.3%,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6.3%,小学入学率10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有镇卫生院1所,集体卫生院2所,村卫生站14所,人员21人;完成乡镇卫生院由集体所有制单位向全民所有制单位转变的卫生体制改革,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和禽流感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全镇无一例发生。电视覆盖率88%,彩电、音响、影碟进入普通农家;新安装程控电话260部,累计达660部,另有移动电话3200部,可直拨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