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镇地图
新店镇相关地区地图:
区位概况
该镇位于营山县城东北部13.5公里处,海拔高度415米。是县内中心地带。截止2003年底,该镇幅员面积53.81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村,171个社,6251户,23150人,其中农业人口21355人。该镇内,地势东、南、北高,西南低,属浅丘宽谷地貌。仪陇河由西北安固下磴子河流入,途经4、10、9、12、11、14、15等八个村,向东南流入盐井黄渡,全长23.7公里,流量28.8立方米/秒,水能资源丰富。集镇属省级小城镇建设点镇,集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供水、供电、电视、学校、医院、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齐全,农副产品丰富。
社会事业
2003年为加快该镇的发展,该镇政府对来该镇内投资兴办企业、种养(殖)业、场镇建设及路带经济发展的实行优惠政策。一是用地实行政府统一配给制度,每亩征地费不超过一万元,非耕地不超过五千元。二是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次性审批,一周内办完相关手续。三是优先给予贷款支持。经营业绩优良者,金融部门拓宽资金渠道,促其滚动发展。四是不收水、电开户费、闭路电视入网费。水、电、气、通讯和其他设施的使用价格,与当地企业执行同一收费标准。五是优先办理农转非手续。截止2005年底,有25家企业在镇内安家落户。
乡镇简介
新店镇古称三桥集,西靠霍邱城关,东与寿县接壤,北与颖上县隔河相望,南临城东湖,离城关仅15公里,霍寿公路贯穿全境,新淮轮渡码头沟通淮河两岸,水陆交通方便。被称为天下第一古塘的水门公园为古镇增添了艳丽的色彩,吸引着海内外的客商和游人,誉称为“淮河至此第一镇,双湖含珠无二家”。全镇辖28个行政村,151个村民组,7.8万亩耕地,总人口72833人,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交通便捷。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了区位和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全面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平安驾校、三星铜业、青龙汽车销售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落户我镇。“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在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快捷、健康和全面发展方面有了一些新思路,主要概括为“1234”工程。咬定一个目标。即打造沿淮经济重镇,争取到2010年,镇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实施两大战略。即工业强镇和教育兴镇两大战略,充分利用县城教育中心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工业强镇目标不动摇,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力度。抓好三项工程。即“水门公园旅游”工程、“村村通”工程和“生态富民”工程。做活四篇文章。一是做活工业集中区文章。搞好工业集中区规划和建设,解决招商引资落户难的问题。二是做活绿色食品品牌的文章。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使全镇的农业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三是做活全民创业文章,加快工业化进程。四是做活新农村建设文章。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塑造新风尚上做好文章。
三、资源优势:
新店镇有可持续发展的丰富资源。1、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可观。矿产分布在境内的马陵山南麓,属大型露天矿,地下石英砂含硅量达90%以上,远景储量16亿吨,可开采约10亿吨,是军工、冶金、化工、电子、玻璃等产业所必需的的天然材料。省地质五大队曾进驻探采,发观存有大量的金刚石。2、骆马湖资源充足,风景秀美。骆马湖是全国七大淡水湖之一。可开发水面3700公顷,湖水清澈无污染,湖区水生植物生长旺盛,淡水鱼多达50多种,主要有鳊、花、鲤、鲫、青虾、螃蟹、银鱼等,其中银鱼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美誉。星罗棋布的万亩人工养殖场每年可向市场提供2万余吨水产品和200万只肉鸭,是新沂市淡水鱼主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3、地下水资源独具优势。境内沙层较厚,地滤性能好,所有深水井都呈现自然喷涌状态,经省地矿局和国家地质矿产部专家鉴定,富含锶、偏硅酸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元素,已开发的矿泉水质地具有清凉、甘甜等特点。4、黄砂资源蕴藏丰富,探明储量在亿吨以上,已开采运输。5、可以合资合作的与之生产配套产品产业较多,主要有船舶油漆、矿泉水、地下矿产、地毯编织等。
产业经济
该镇粮食主产水稻、小麦、红苕,2005年产粮10500吨。经济作物以油菜、水果、花生、黑瓜子、莲藕为主,截止2003年,种油菜4500亩,产量480余吨,水果(梨、柑桔、柚、桃、李、杏)3000亩,产量3000余吨,花生5000亩,产量600余吨,黑瓜子1000亩,产量120余吨,藕2000亩,产量2400余吨。该乡养殖业发展迅猛,养猪、牛、羊、鸡、鸭、鹅、鸽、蜂已于2001年初具规模,2003年出瘦肉型商品猪23500余头,商品肉牛1800余头,肉鸽10万余只,肉禽20万余只,禽蛋10万公斤。截止2003年底,农业总产值21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9元。该镇企业蓬勃发展,2003年有酒厂8家,年产白酒上万吨,个体工商户812户,年总产值达2045万元。
二、区位优势:
新店镇位居新沂市南大门,南接宿迁,距两市分别为25公里,249省道穿境而过,距驰名世界的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及京沪霍连互通高速公路2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100公里,连云港机场45公里,坐落在镇区南部的嶂山港与“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相通,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基础设施
该镇1959年元旦倒鱼滩电站建成正式送电,结束了营山无水电的历史,照珠滩建有1000千瓦发电站,形成了梯级开发。截止2005年底,该镇境内有营新油路7.5公里,形成了新店至大庙、通天、安化、法堂乡的公路网。该镇村村路通、电通、邮通、光纤通、电话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有收34个频道的闭路电视;截止2005年底,该镇有中学1所,完小2所,村民小18所,幼儿班(园)24个;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各一处,卫生所(医疗点)45处,场镇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新修街道两条,总长500米,场镇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人口达1500人。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场镇内供水、供电、电视、党校、医院、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齐全。2000年被列为着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