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济宁市地图 > 兖州市地图 >
兴隆庄镇地图
兴隆庄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业

杞柳基地:杞柳基地兴隆庄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本镇地处矿区,采煤塌陷地逐渐增多的实际,突出工作重点,重抓杞柳基地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新路子。由于该镇塌陷地连年增加,已不适应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模式。为增加农民收益,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栽种杞柳500亩进行试验,镇政府一开春就组织有关村先后去郯城、鱼台等地的杞柳种植基地和企业参观学习,使干部群众提高了认识,增加了搞好杞柳生产的信心。杞柳为多年生木本灌木,宜潮湿地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较简单,农民易掌握。成本低、易存放、效益稳定,当年种植当年见效,且一次种植,多年收获。杞柳条一般分夏秋两季收获,夏条亩产一般在7000斤左右,价格在0.4元/斤左右,亩效益3000元左右;秋条亩产量1000斤左右,价格在1-2元/斤,亩效益1500元左右。若经初加工成白条,亩产效益将翻番。柳皮还可冬贮养羊,每亩柳皮可育肥3-4只羊,可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杞柳条主要用于生产、生活用品、工业包装用品和工艺品的编织,柳编工艺品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属于纯绿色无污染产品。产品50多个品系200多个品种,特别是编织的柳帘、工艺品花篮、宠物篮等产品畅销欧盟、东南亚、韩国等地区和国家,产品供不应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杞柳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是一种优良的环保植物。杞柳生产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007年,该镇拿出专项资金对杞柳生产基地进行扶持,兴发[2007]10号文规定,每集中连片发展杞柳50-100亩的村,奖村干部2000元,奖农户每亩地150元。由于政策到位,农民群众认识到位,该镇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只要我们扎实做工作,杞柳产业必将成为我镇农业生产的新亮点,从而实现农民进一步增收。
香甜得梨:优质梨生产基地王庄优质梨生产基地位于兖州市兴隆庄镇南部,泗河沿岸,全村现有1038人,耕地面积1100亩。自2001年起,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驻青岛的台湾胜利安农产品开发公司引进种植的具有国际先进品牌的优质梨800亩。该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的保护价收购,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疏花疏果:采取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用日本式青岛小林袋生产的水果袋进行两次套袋,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施有机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技术生产出了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该优质梨具有果实大、果型端正、色度好、肉质脆嫩、果汗多口味清甜且略带香气,风味独特,产量亩产达到5000多个,经济效益每亩7000—10000元,产品出口东南亚等国及国内大型超市,产品供不应求。基地被济宁市命名为星级果园,产品得银奖,被兖州市评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先进村、先进科普示范基地。

招商引资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新型产业体系。通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活动,全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以造纸化工、塑编、煤炭运销及深加工、新型建材和生物制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结合“平安兴隆”创建,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诚信兴隆”品牌,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大力实施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有效破解了土地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

荣誉

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连续多年被济宁市授予“经济强乡镇”荣誉称号,镇党委连续多年被济宁市委命名为“五好乡镇党委”。

农业发展

狠抓了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镇里制定了全镇农民培训计划,由农业办、农技站牵头,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对农民进行全面培训。通过各种培训,目前全镇60%以上的农民都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
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二是大力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镇里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来抓,先后组建了蔬菜、肉鸡、林木、花卉等8个农业技术协会,以协会为依托,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以养殖业为例,依托嘉隆肉鸡公司、绿源肉鸭公司、六合集团等大企业,引导农户与企业签订养殖收购协议,企业提供从种苗到饲料供应、疫病防治、成品回收等全程服务,形成产、加、销产业链,使农民在闯市场的过程中减少了风险,增加了效益。目前,全镇已发展肉鸡定单养殖户43户,肉鸭养殖户8户,生猪养殖6户,极大地促进了全镇畜禽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在这些中介组织的帮助下,镇黄金梨基地同青岛胜利安公司签订了黄金梨生产、收购合同;镇养鸡协会与省内外10余家客户签订了常年供货协议,年销售肉鸡80余万只;蔬菜协会与周边曲阜、济宁、邹城等购销大户建立了业务关系,使全镇蔬菜畅销无阻。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帮助下,农民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目前,全镇蔬菜面积达6000亩,果树经济林10000多亩,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30万只(头),涌现出兴隆花木园艺场、大桥禾丰有机肥厂、澳麦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是加强载体建设,推广高效农业: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起到示范引导作用,镇党委、政府从打造载体入手,先后建起了占地500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和占地300亩的标准化畜禽养殖区,发展了汪庙村珍果、北湖村蔬菜、雷厂村肉鸡、张村生猪、冠庄铺村花卉苗木等40多个科技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大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镇来自蔬菜、畜禽、珍果、花卉等方面的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工业发展

全镇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努力打造齐鲁经济强镇,精品城镇和生态园林名镇,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形成了造纸、化工、塑编、煤炭运销及清深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全镇现有造纸及化工企业12家,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塑编企业20家,塑编产量10亿条,完成销全镇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努力打造齐鲁经济强镇,精品城镇和生态园林名镇,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形成了造纸、化工、塑编、煤炭运销及清深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全镇现有造纸及化工企业12家,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塑编企业20家,塑编产量10亿条,完成销售收入5.1亿元。兴隆庄镇按照“全党抓经济、突出抓工业、重点抓项目”的总体思路,突出“工业立镇、民营强镇、开发兴镇”这一主题,举全镇之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着力实施企业规模化战略。
一是走出去,招商引资求突破。: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研究出台了《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考核奖励办法》,组建了专业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思路,积极开展全方位的招商活动。坚持依托现有企业开展招商,依托在外有影响力的兖州籍人员开展招商,依托兖矿集团新上非煤产业项目开展招商。成立了由一名副科级领导任队长的专职招商队,突出与上海、京津两个重点招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优势产业转移。
二是促膨胀,培植壮大现有企业。:紧紧围绕已形成的造纸、化工、塑编、煤炭运销及深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建筑八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骨干企业群体。积极鼓励扶持兴隆纸业、高旭化工等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大企业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项目。同时按照“放大、放小、抓中间”的原则,重点培育扶持益宝生物、澳麦食品等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使其成长为全镇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对全镇塑编企业科学规划、积极引导,促其形成“扎堆效应”,加快建设“江北塑编之乡”,着力打造江北最大的塑编生产基地。
三是增亮点,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掀起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热潮。对浙江华光冶炼集团公司投资1.2亿元的高强度不锈钢快锻、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的丁苯胶乳两个过亿元项目,天津泛太平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投资的高档玻璃制品、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600万元的矿用乳化油、无锡兴达纺织器材厂投资4800万元的高档纱管等一批过千万元项目,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跟踪协调,靠上服务,确保在建项目早投产,谈成项目早开工,在谈项目早落地。

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全镇现有3处中学,7处小学、其中6处小学设有学前班,4处幼儿园,1处成人教育中心校,共有在校生2290人,教职工390人。十一中、成教中心校被定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三十三中、中心小学、四竹亭小学被定为济宁市规范学校,永红幼儿园被定为济宁市一类幼儿园。在镇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的《义务教育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旗帜鲜明的抓管理,大张旗鼓抓教学,真心实意抓质量”为工作主线,强化管理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007年中考该镇的综合成绩比上年提高了三个位次,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数学竞赛总成绩分别荣获全市乡镇第一名。全镇现有省级规范化学校2处,济宁市级规范化学校3处。

文化事业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兴隆庄镇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逐渐改变,求知、求美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来书写和描绘自己的幸福生活,悄然兴起了一股群众性的书画活动热潮,涌现出了双继忠、吴再思、邹振柏等一大批农民书画爱好者,工作之余,农闲之时,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间,临帖习画,陶冶情操。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创作经验和体会,经常性参加各类书画展览并斩获殊荣。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指导书画爱好者成立了自己的协会组织-兖州市美术书法摄影家协会兴隆庄分会。首批入会会员共有26名,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八岁,年龄最大的已经逾八旬。自此,该镇的农民书画创作步入了一个新天地。每年的重大节日比如建党节、元旦、春节等他们都举办农民书画展览,春节前坚持集体创作春联以及其它书画作品向群众免费赠送,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如今,良好的文化氛围,使该镇书画发热友越来越多,热爱书画已蔚然成风,一批批书画作者活跃在济宁市书画艺术舞台上,有的已成为国家、省市级协会会员。会长双继忠多年醉心书画艺术创作,已加入了国家级协会组织。副会长吴再思不仅经常参加国家级画展、大赛并屡屡获奖,而且3年如一日用小楷抄写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再两年时间可将四大名著全部抄写完。会员双继勋开发了“五谷画”制作项目,迈出了书画艺术市场化的可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