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镇地图
兴仁镇相关地区地图:
前景
得天独厚的黄金区位具备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兴仁凸现了通江达海、水陆空立体交通方便快捷的地缘优势和发展优势,进而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了工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全镇呈现了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喜人形势。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镇”、“江苏省教育先进镇”、“江苏省体育先进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交通安全镇”和“省级乡镇工业区”荣誉,被评为“南通市卫生镇”、“南通市安全文明镇”、“法治南通建设先进乡镇”、“南通市社会治安安全镇”。
工业
有兴仁水泥厂,醋厂等
经济
农业最为发达,服务业次之,工业最后。外销产品主要有硒砂瓜,土豆。人均GDP约2万左右。
历史沿革
兴仁镇原名龙王庙屯。清末,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开荒建屯时,因屯西有一座龙王庙而得名。中华民国成立后,1923年12月,设置明水设治局后,隶属东乡管辖,1929年改为明水县第二区。东北沦陷后,初为第三保,1938年设立兴仁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改为第三区。1949年改称兴仁区。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兴仁乡。1958年9月,由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成立兴仁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开,改为兴仁乡。1985年3月,撤乡设镇,改为兴仁镇。
优势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煤、铁、磷、重晶石等。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烤烟、花生等作物,是丹寨县的产烟大镇。农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财政总收入206.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元,家民人均占有粮373公斤。镇内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总投资110万元的镇区供水工程详规已经完成,完成了7.5公里的村级道路路面硬化和镇区“建设路”面硬化。通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兴仁移动机站的搬迁工作,新建岩英、翻仰、王家、副亚、翻杠等5个固定电话交换机站,95%的村已开通固定电话。集贸市繁荣,建成了集蔬菜、农用物资、服装、电器、肉类等为一体的农贸市场和牲畜贸易市场。2002年被中共贵州省委列为全省“单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场镇建设
场镇占地面积66公顷,现有大小街道8条,分别宽8-12米,已建成的街道全部铺设了水泥路面,场镇风景绿化达90%,种植小叶榕4062株。该镇1999年被列为市级试点小城镇,2000年被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2005年又将争取省级重点小城镇。现场镇已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77盏,场镇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国家投资建设并与国家电力联网的35KV输变电站一座,程控电话装机容量2000门,已装1700多门,有日供水量15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场镇有集停车、候车、餐饮、住宿等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汽车站一个,加油站二个,镇辖单位(部门)十八个,初级中学二所,小学九所,中心卫生院一所,村卫生院十三个,医疗点三十五个,敬老院一个,民间文艺队二个,三十余人,大型集贸市场一个,各类大小型厂矿共计四十二个,大小街道八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可收看31套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