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镇地图
永兴镇相关地区地图: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永兴镇
永兴镇位于凉城县城西部20公里处,地处晋蒙边界结合部,南与山西左云、右玉二县接壤,西与呼和浩特市相邻。全镇土地总面积363.9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人,其中镇区人口3600人,镇区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7℃,年均降水量200——300MM,无霜期为90——125天。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镇内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相当明显,呼阳公路、和凉公路、凉右公路穿越境内,丰准铁路贯穿东西,是凉城县交通条件最好的乡镇之一。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清末到民国近200年是凉城旧县政府所在地,具有较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于2001年8月21日建镇,由永兴、多纳苏、三庆三乡合一镇,山、川、滩相隔,优势互补,发展潜力巨大。境内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堪称当地一绝。花岗岩、墨玉石、金钢砂随处可见。赤峰、河南、福建、河北等地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办厂,现已建成石材加工园区2处,占地150亩,总投资1000万元。旅游资源更具特色,老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永兴湖旅游度假村已列入凉城县乃至乌盟地区重点旅游区,可与岱海、集宁老虎山公园旅游胜地相媲美。每到踏青消夏之际,呼市、包头、大同、集宁等地游客纷至沓来,竞享大自然赋予的美好风光,到达旅游黄金季节,数不胜数的游客,已成为一大景观,为永兴镇增添了一道高丽的风景线,全年来旅游的人数多达10万人次,领略山水风情,即兴写诗作画,更有甚者禁不起永兴山水、人文无穷魅力的诱惑,默默地为永兴绘就发展蓝图,拟在永兴投资,建设永兴,发展永兴。受矿产和旅游产业的有效带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全镇奶牛总头数发展到4800头,现建成奶站24处,仅奶业一项人均增收1300元,奶业生产占据了全镇农户增收的半壁江山。寒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存栏基础母寒羊达到1.2万只,养殖户数发展到了900多户,户均近14只。农牧业结构得到大力调整,真正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人杰地灵,物化景美的永兴镇在“三化”进程中正朝着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河南省尉氏县永兴镇
永兴镇位于尉氏县东南部,距县城24公里,分别与扶沟、通许县接壤。尉(氏)—扶(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3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08000亩,人口63000人。1995年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1992年被评为第一批“科技示范乡镇”,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先进乡镇”,连续四年保持开封市“十八强”地位。棉花面积、产量均占全县五分之一,小麦总产量占全县的八分之一。尉氏县第一职业高中设于此地。全镇初中升学总数占全县第一,尉氏一中在校学生中永兴学生占三分之一。永兴镇代码:410223104。2006年,辖35个村委会:赵楼村、司马村、段庄村、西黎岗村、东黎岗村、西范庄村、陈村、王寨村、东范庄村、白潭村、白楼村、黄岗村、常岗村、李岗村、中杜柏村、后杜柏村、王楼村、乔寨村、孙留村、台子岗村、刘符陈村、闫岗村、前双庙村、后双庙村、唐庄村、吴庄村、丁岗村、后高村、前翟村、凌岗村、金寨村、黄寨村、袁口村、三柳村、马口村。永兴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兴镇富民”这个中心,带领全镇广大干群高扬发展主旋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97年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6亿元,财政收入达579.4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2106元。全镇政治大局稳定,干群精神振奋,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教育、文化、卫生、交通、通讯等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永兴镇是豫东平原上典型的农业大镇。镇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引导农民搞科学种植、养殖,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全镇小麦产量2.3万吨,棉花产量0.5万吨。森木覆盖面积达40%,活立木木材积蓄量1.3万立方米,经济林面积6千余亩,年产各种水果8千吨;全镇有机井3340眼,实现了灌溉林网一体化。全镇饲养大牲畜1.2万头,生猪1.6万头,禽11万只,羊6千只。农林牧副的全面发展,为永兴镇的经济腾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永兴镇
概况:永兴系名山的大镇,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辖14个村(青江、三岔、瓦窑、大堂、化城、江落、金桥、箭道、沿河、笔山、郑岩、双墙、古房、马头)、87个社、1个街道居委会,18000多人,幅原面积34平方公里。旧<<县志>>载:“永兴场、明末建,后毁于火,清初重建,取其永远兴旺之意,”永兴地形平坝、浅丘、山地相间,共有耕地14732亩,其中国11783亩,素有名同粮仓之称,且是全区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自然资源:永兴自然条件优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拔570米,年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326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生态环境优良,植被茂密,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富集的农产品资源:畜禽、茶叶、蚕桑、食用菌、果蔬、林竹等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柱项目,已形成基地和规模,且起点高,发展势头很好。目前,茶叶种植面积1870亩,投产面积870亩,新发展茶园以高起点,无公害为标准,选用品种以311、131为主。桑园面积1700亩,年产茧1600张,年产食用菌55万袋,以香菇为主,逐步向姬菇和其他高品位的种类发展。果蔬丰富,在笔山、郑岩村建成400亩经果林基地,品类涉及脐橙、板栗、枇杷、日本油桃等;全镇每年调整1000亩次土地专门从事蔬菜种植,臣菜专门销往雅安、名山、草坝等市场;林竹茂盛和传统茨竹、斑竹、苦竹等普遍,近年又大量发展杂交竹、麻竹及千亩经济林柜桉,长势良好。特别是种植的百亩药材尤曼桉系国农星火计划项目,点限量发展。养殖业一向兴旺,年出栏生猪八戒6000头以上长毛兔3万只以上,养鸭蛋5万只以上,鸡、鹅、羊.鱼等门类齐全。工业资源以芒硝为主,现已探明的芒硝有矿藏1600亿吨,品位市、易开采。现有芒硝企业界6个,硫化碱企业个,年产一级芒硝51万吨,二、三级芒硝万吨,硫化碱(含桶、片碱)1万吨。除芒硝企业外,还有电厂、农机、水利、预帛、瓠瓦、木地板、粮油等企业。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时一步发展,沪兴的软、硬环境日益完善,集镇不断发展壮大,驻镇机构有粮油、供销、信用、税务、工商、邮电、学校、农电、公安派出所等等;新村建设不断扩展。交通便捷,内接名、车岭、红岩,外接香花、草坝、雅安,位处交通枢纽,镇内三分之二的村已实现道路硬化;通讯发达,移动电话一路畅通,直拔电话覆盖各村;能源充足,农网改造不断推进,天然气工程即将启动,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向纵向深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长期化、制度化的措施,确保一方平安。党委、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开明开放的政策,把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服务,树立"亲商"理念,创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皆关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竭尽全力为外来投资者搞好服务,以实际行动来换取他们的拥的要求具体化到政府工作之中,努力追求双嬴、多嬴的工件效果,不断推进永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