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镇地图
新街镇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经济
新街是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并荣膺“中国钢构名镇”称号;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48.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636万美元,招商引资实绩全区第一;2006年1-8月,全镇实现工业产值117.4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08.71亿元。事实上,新街工业发展也经历了宏观调控、要素制约、银根紧缩带来的阵痛。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势头,得益于该镇提出的“龙头带动、骨干推动、整体互动”的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加大改革力度,走多元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轻纺化纤、羽绒刺绣、轻钢装饰、机械五金、塑料箱包、食品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一批发展迅猛、特色鲜明的企业折射出新街工业的强劲实力:龙达集团、道远集团2005年产值超30亿元,并成功跨入“浙江百强名企”行列。杭萧钢构成为全国首家钢构上市企业,今年又全面进军住宅钢构领域,真正成为钢构行业的全国单打冠军。华润啤酒推行品牌战略,2005年上缴税费上亿元,成为全区纳税第一大户。江南涤化注重技术改造,产品市场看好。中誉集团成功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珍琪灯饰扮亮北京中南海。恒达集团抢占国际钢构市场,跨国工程遍地开花。申新包装与世界500强韩国SK株式会社成功合资,中裕花边将触角延伸到了尼日利亚……,大中小企业梯队发展,则是新街工业经济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目前,全镇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660余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9家,亿元以上企业27家,其中30亿元以上企业2家。并拥有各级名牌产品8只,各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各类技术中心、研发中心8家。五年来全镇兑现各类奖励和扶持资金达4500万元,镇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担保近4亿元,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同时,新街镇还积极探索规模经济与家庭作坊经济配套发展模式,打造强村经济。如同兴村的电脑绣花业、新塘头村的五金加工业等,特色行业优势凸现。2005年,全镇有6个进入区经济强村行列,并实现了亿元村全覆盖。
人口
全镇有14个党支,14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74名(农村党员工232名,女党员224名);有12所完小,2所初级中学,在职教师303人,在校学生4110人;有镇中心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0个,个体诊所7个,共有医务人员47人;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1个,电视覆盖率98%。民间传统工艺、手工艺品知名度不断增大,有马尾村的黄粉皮被列为民俗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艺对象;下坝庄的篾器编织和乐家营的黄芽韭,县内外享有盛名。
花木产业
花木产业是新街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了多品种合理搭配、高中低立体种植、大中小规格齐全的生产格局。2005年,全镇实现花木销售收入7亿元,绿化工程额8亿元,花木种植面积达6.67万亩,花木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部分远销海外,并注册了“绿都”花木商标,编写了龙柏、桂花等地方标准,被评为“浙江省十强花卉乡镇”,新街花木产业协会也被评为全国百强专业协会。2006年3月,还成功承办了首届沪浙园林绿化产业高峰论坛和第三届萧山花木节,集聚了人气,活跃了市场。目前,以花木城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平台的“生态农业、观光休闲、种苗培育、花木配送”四大基地建设已初具雏形。一群在园林绿化产业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可以见证新街花木产业的独特优势:田文虎,萧山永和园林负责人,出资2300万元控股上海国企,并在北京顺义租地上千亩建立花木基地,抢占绿色奥运先机。管家昶,家昶园艺创始人,近30年来一直活跃在绿化工程及养护领域,承担着上海浦东一半道路的绿化养护工程。陈纪来,浙江省十佳农产品营销大户,一年四季无论谈季、旺季天天有苗销售,2005年苗木销售额达到5500万元。孙妙夫,绿源苗木配送中心负责人,被全国花协评选为“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李永法、王加良通过互联网将新街花木营销到了德国、韩国等地,打开了新街苗木的国际市场……,新街花木形成了集种植、营销、工程与养护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新街花木经济正成为新街人的花木经济。目前,新街农民直接从事花木生产已超过2万人,人均年花木种植营销收益逾万元。全镇拥有三级以上园林施工企业17家,园林施工项目经理300多人,园林工程从业人员万余人,园林施工的范围从原来的江浙一带,逐步扩大到上海、北京、天津、山东、安徽、广西、江西、云南等全国10多个省、市,并形成了具有新街特色的稻草市场、运输车市场和短期劳动力市场。
人民生活
“萧山农民新街最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新街人受到了媒体的普遍关注: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800元;道远集团成立全区首个民企慈善分会,董事长裘德道出资6000万元购买了私人飞机“首相一号”,成为浙江第一、全国第二个私人飞机拥有者;万名外来民工为新街苗农打工;新街苗农家里请上了保姆;电脑、汽车等中高档消费品已进入新街人的日常生活……,新街人的富裕生活是“敢于拼搏、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新街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镇党委政府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镇创建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成效展示。目前,该镇已全面启动生态示范村、示范厂和示范点建设,生态镇创建规划已通过市级评审。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绿化、公园美化、环境洁化的目标。计划投资8000多万元的“二中合一”工程也有望在今年年底破土动工,务实、为民的执政理念再一次凸现。新街,和谐创业中的现代化江南名镇,将继续坚持科学、率先、创新、和谐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弘扬“敢于拼搏、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新街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新的征程。
历史
天长市新街镇,原名高垣墙,其名源于清末一姓赵名昂的财主。据说清朝末年兵荒马乱,土匪四起,赵家怕钱财被抢,便在房子的四周砌了一个很高的围墙。垣墙的高度传说比西釜山还高三尺,因垣墙过高,在很远的地方都能望见,人们便称之为“高垣墙”。辛亥革命后,此地有两个热心肠的有钱人,一个叫张祖培,一个叫何春模。他们见到百姓买卖很不方便,自己正好也想做生意。两人通过商讨,便分别在南北各砌了七八间门面,形成了一个小街道,砌好后便竖柱子,挂牌子,邀请四邻八舍和亲朋好友为小店开张。开张那天,小街上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鞭炮声不断,好不热闹。为了图个吉利,祝愿生意兴隆,更加红红火火。大家便提议将小街取名为“兴隆集”,这就是现在的新街镇兴隆社区。因为“兴”与“新”同音,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人民公社所在地,便取名为“新街”。
人口数据
新街镇位于元阳县中部,距县城南沙30公里,交通方便,东接胜村,西连牛角寨乡,南与攀枝花乡接壤,北邻南沙镇。是元阳县哈尼梯田文化旅游核心区之一,旅游基础设施等城镇功能较为齐全,终日云雾缭绕,素有云雾山城的美称。全镇辖大田街社区、下节街社区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芭蕉岭、安汾寨、团结、百胜寨、陈安、土戈寨、水卜龙、妈拖、热水塘、新街10个村民委员会,76个自然村。2006年全镇总人口35013人,其中农业人口27289人,占总人口的78%;少数民族人口31274人,占总人口的89%。其中彝族16604人,占总人口的47.4%;哈尼族10707人,占总人口的30.6%;傣族2540人,占总人口的7.3%;壮族1261人,占总人口的3.6%;苗族66人,占总人口的0.2%;瑶族29人,占总人口的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