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镇地图
新民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787男9899女8888家庭户户数4776家庭户总人口(总)18732家庭户男9854家庭户女88780-14岁(总)61020-14岁男32840-14岁女281815-64岁(总)1152515-64岁男605815-64岁女546765岁及以上(总)116065岁及以上男55765岁及以上女60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8525
区域概况
新民镇位于同安城郊西南侧,北邻祥平,南临集美,东边西柯,西接莲花、凤南。镇域面积51.2平方公里,下辖乌涂、梧侣、后宅、四口圳、湖安、禾山、西塘7个社区及柑岭、湖甘、溪林、洋厝埔、西山、蔡宅6个行政村。人口30939人,外来人口近4万人。已建立40个党(总)支部,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23个,共有党员999人。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交通四通八达,福厦铁路、福厦高速公路、324国道、同集公路、同莲路穿镇而过。镇区东、南以平原为主,西、北则多为丘陵山地,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分山地、丘陵和平原三个部份。最高峰是大西山,海拔高度324米。新民镇人文自然景观多,是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境内大西山、小西山、石佛山、康山以及虎头山等青山如屏,绿水环抱。尤其是大西山的白云岩、石佛山的慈云岩香火鼎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善男信女,或进香朝觐或登山览胜。为了切实开发利用大西山的自然景观,已在大西山建设上山路径,而且还提供了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较好的休闲环境,成为同安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为同安区的城市公园。几年来,新民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以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作为发展定位,主动对接厦门市区总体规划布局,主动承接岛内产业转移升级,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再加上镇地域广大,宜于规划和开发,容纳性强,几个工业园区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得可喜的成效,吸引着内、外资企业“奔赴”新民,增资比重和落地速度都创造了历史新纪录,呈现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如虹气势、强劲态势与良好的趋势。已有8个村(居)涉及开发区建设,现有同安工业集中区、厦门食品轻工业园区、城南工业区以及华诚工业片区,基本形成以食品、电子、皮革、纺织为主导的大型工业综合产业区。工业经济比重大,2006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22.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8亿元,财政总收入为4132.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40元。新民镇政府充分利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培植增收亮点;增强壮大劳务输出产业,至2006年,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人2388人次,转移3946人。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和农村城镇化水平,夯实增收基础;努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辟增收渠道;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镇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有针对性地采用政策宣传、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服务扶持等方式推进农村工作,基本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扎实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新民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初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联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传统农民向专业农民和现代市民转变,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社会事业
现有中、小学11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2个学区,12所小学,在校学生4959人,教职工320人,民办幼儿园7所,在园儿童610余名;有中心医院2个,拥有住院床位50张,村级卫生所28个,个体诊所18个。目前,移动电话实现了全镇无盲区,有线电话通达22个村,自来水管网覆盖率100%,电力、道路建设消灭了空白区,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基本趋于完善健全。
基础设施
一纵四横两环绕的网络状城镇布局已经形成。城镇规模迅速扩展到1.72平方公里,临街商业门房统一为两层以上楼房,整齐美观,入住固定商户450多户。2006年投资360万元,拓修街道4公里,修筑街道排水渠6000米,修建雕塑1尊,彩门1个,配备城镇管理人员10名,使得以南北、东西街道为骨架,以环镇路为椎架的一纵四横两环绕的网络状城镇布局已基本形成,小城镇管理有序,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积极稳步推进。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出发点,采取“组织推动、典型促动、上下联动”的措施,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继续搞好去年建设的东坡、曹家店、新民街3村新村续建工作的同时,今年新开辟了辛店、堡子、王家庄、峪子、白罗堡5村的新村建设工地。东坡、曹家店、新村建设已初具规模,休闲广场、村级活动阵地、健身器材、“两管一站一室”等均建设配备到位,投入使用,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通村油路建设成效显著。经过两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完成了17条40公里的通村油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3824男17487女16337家庭户户数9728家庭户总人口(总)33795家庭户男17464家庭户女163310-14岁(总)82190-14岁男45750-14岁女364415-64岁(总)2296015-64岁男1162815-64岁女1133265岁及以上(总)264565岁及以上男128465岁及以上女136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3207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2516男26384女26132家庭户户数11987家庭户总人口(总)44164家庭户男22347家庭户女218170-14岁(总)96290-14岁男53760-14岁女425315-64岁(总)3977215-64岁男1974315-64岁女2002965岁及以上(总)311565岁及以上男126565岁及以上女185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0770
基本情况
新民镇位于乌江河畔,地处县城西南,距县城南白37公里,东与三合、乌江接壤,白连苟江,南与开阳、息烽两县隔河相望。镇内东西绵延21.5公里,南北相距20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城镇面积1206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0.5%,山地面积占95%,田9394.57亩,土12309.5亩,坡度25°以下的耕地9682亩,人均耕地1.06亩。全镇人口20680人,其中农业人口19830人,全年人口出生180人,死亡121人,政策生育率为8.93‰,人口自然增长率2.93‰。2003年,新民镇原辖13个村一个居147个村民组,即新民居、新民村、惠民村、香坪村、岩门村、沿河村、朝阳村、沿江村、银丰村、中心村、星光村、合心村、保丰村、五龙村。2004年撤办并村并组后,镇辖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67个村民组。2004年12月全面完成了村(居)第六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同时投入30余万元对惠民村、新民居、朝阳村、龙丰村四个村(居)的办公楼进行了新建,现已投入使用。镇平均海拔929.8米,最高海拔达1500米,平均气温14.7℃,年降雨量1043mm。镇内河流属乌江水系,乌江河绕镇1/3地界,全镇有水流的河长60公里,地下水资源丰富,镇内有小二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1座,山塘水库43个,乌江河流渡口3个,构皮滩电站建成后大塘口将成为主要的渡口和码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