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泉乡地图
新泉乡相关地区地图:
沿革
1948年置新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时,面积63.3平方千米,人口辖新泉坊、长沙堎、东安里、檀树下、颜家坊湾、移塘下、河坑、杨家湾、乔岭、西江口、大广山17个行政村。2003年,麻田乡并入新泉乡。附:麻田乡位于芦溪县东南部,协河源于南部山区。1958年置麻田公社,1961年并入新泉公社,1984年更名麻田乡。1997年,面积79.8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石溪、沈子、堎头、麻田、大江边、龙王潭、熊岭、株木、长冲、蔡家、上冲、苍老、东江1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麻田村,距县政府17.6千米。有公路北接320国道。有风景名胜区武功山。2003年9月4日,撤销麻田乡,成建制划归新泉乡管辖。经济建设
总体发展情况:农业以水稻为主,旱地种植红薯、大豆等粮食作物,林业主要是用材林、经济林和果木林。乡有林场2个,养殖基地1个,药材基地1个。2001年全乡粮食产量731.8万公斤,其中稻谷685.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31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61元,全乡财政收入304万元。新泉乡驻乡的3家市、县国有集体企业中有2家林场、1家月池矿泉水公司,乡、村股份合作和个体私营企业23家。矿泉水产品畅销省内外,“天削”筷子、竹凉席远销韩国、日本、香港、东南亚、台湾、北京、上海等地。年产值7000万元(日产量400吨)的江西天天上矿泉水公司的产品远销上海、长沙、株洲、南昌、新余等地。据统计,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9084万元,工业总产值6767万元,在工业总产值中,股份合作和个私企业产值占81.2%。新农村建设呈现新局面,到2001年,有7个自然村被列为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总体发展方针: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新泉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好生态、旅游“两张牌”,走活旅游业、工业、农业“三步棋”,打造武功山旅游休闲中心城镇,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是狠抓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景区品位,走活旅游业这盘“棋”。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5%,特色生态旅游业悄然兴起。“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月池宾馆、映山红宾馆、翡翠田园等一批旅游休闲项目相继落户。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强矿泉水、提升小水电”,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走活工业这盘“棋”。“天天上”、“月池”、“大安山泉”、“胜源”等几家规模矿泉水企业先后建成投产;小型水利发电站8家,总装机容量6245千瓦,年发电量达1000万度。三是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突出抓好“三个基地”、“三个龙头”,走活生态农业这盘“棋”。形成了杨家湾、大广山、西江口、沈子、堎头竹业基地,颜家坊紫珠草种植基地,武功山紫红米试种基地,以华达竹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泉九龙米业、颜家坊药材公司为龙头的竹业、粮食种植加工业、药业逐步发展壮大。新泉九龙米业生产的系列产品,已通过国家QS认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01年——2015年15年规划目标:重点发展矿泉水、旅游、种养、林果业和高新技术、高附加产值业,稳住小水电、竹木加工业,到201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加强矿泉水开发和小城镇开发、旅游开发为主的招商引资,使新泉成为全国有名气的矿泉水之乡。建立以新泉为中心的武功山旅游开发基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泉小商品市场和期货市场,搞活大流通,促进物资流、信息流,形成旅、贸、工、农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乡、村城市化进程,使小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更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小城镇。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具体措施:为加快旅游新泉、生态新泉、中心新泉建设步伐,新泉乡采取多种措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一、深化思想意识。:做到全乡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切实增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优化发展是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保持经济发展良好态势的迫切需,把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生命线,贯穿到每个人,具体到每件事。全乡上下做到人人营造良好环境,个个展现新泉形象,以诱人的商机吸引人,以诚挚的热情感动人,更以优质的服务留住人。
二、严格法纪保障。:制定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方案,成立乡村两级领导小组,明确纪律,加强保障。不折不扣地执行《芦溪县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对影响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和稀泥,不姑息迁就,做到件件有着有落,事事有回音。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措施,努力实现“四个明显,四个杜绝”的目标,即企业生存环境和全民创业环境明显改善,杜绝法定税费以外的不合理负担,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杜绝拖延、刁难企业办事的现象,执法水平明显改进,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野蛮执法等不良行为,社会诚信程度明显提高,杜绝不守信用,坑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
三、完善工作制度。: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引管班子成员专门负责,完善经济发展环境评价、考核体系,把优化发展环境列为各村、各部门和机关部门年度主要考核指标,对排名在后的实行一票否决。大力推行跟踪服务承诺制、项目建设首问制、一次性告知制、手续代办制、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等制度,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挂牌保护,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便利通道、快捷通道。
四、加强全民教育。:大力推行全民道德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法制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弘扬新风正气,塑造礼尚乡风、淳朴民风和诚信开放、文明和谐的新泉形象,形成“尊商光荣、损商可耻”的浓厚氛围。让武功来客看够山里景,留下山里情,爱上山里人,开创新事业,置下新家业。
五、转变干部作风。:认真落实机关项目建设有关规定,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着力建设一支团结务实的干部队伍和党政班子,着力建设“企业满意群众、群众满意、基层满意、上级满意的高效能机关,着力建设规范有序的法治政府、亲民为民的责任政府、精干高效的服务政府、公正无私的阳光政府。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见实效、动流的一流的投资环境工作的工作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