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临夏州地图 > 永靖县地图 >
新寺乡地图
新寺乡相关地区地图:

战略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乡抢抓机遇,对种植结构进行了大调整,进行“两压两扩”,扩大了洋芋和种草面积,使洋芋成为全乡农业的支柱产业,年种植洋芋7000多亩,人均达1.5亩,年产量达1万多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乡种植地膜3000多亩,全力实施“白色丰产革命”,加大退耕还林〈草〉步伐,走旱地种植苜蓿、温棚养畜的致富路子。全乡种植茵苜蓿1000亩,温棚养畜户达760户,占全乡农户的75%,规模养殖户达30多户。最后,红柳已成为新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全乡种植红柳面积达5000多亩。红柳是绿化荒山好苗木,是制造各种压缩板,手工制品的好原料。每年销往全省和青海省各地,销售量达2500吨。目前,全乡宗教和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使全乡的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保持水地流失,大搞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我乡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把草业做为我乡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开挖小流域治理2500亩,造林2500亩,退耕还林500亩,发展经济林500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尽快富,先得有发展的新思路,新寺乡近几年由于干旱成灾,为了解决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全乡大面积实施121、122雨水集流工程建设,使户均开挖水窖3眼,配套水场2处,基本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2002年,又在全乡大搞人饮工程,并建立了一个大的蓄水池,使全乡的吃水问题得到落实。

种植业

该乡的葡萄种植业驰名市郊。1981年起以新塘三队为先例,36户社员家家屋前宅后种植葡萄,当年收获9.1吨,被誉为“葡萄村”。上海市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主任庄恩及率专家、专业工作者曾莅新塘参观“葡萄村”,该队与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签订《提供果树栽培技术咨询服务合同》。1982年发展有30多个“葡萄村”,计6500多户,栽植10万多株。同年起,新寺葡萄树苗移栽到四川、福建、武汉、江苏等部分县和本市郊区川沙、松江、南汇、宝山、上海等县。自此,新寺被誉为“葡萄之乡”。

资源

境内沿海原有的夹路、营房、冯桥盐业队,于1961年合并建立奉贤盐场。1984年2月,划柘林、郊南、船浜、东海、奉海和海洋渔业队(面积10.05平方公里)给奉贤盐场,改建成柘林乡。现有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耕田18307亩,12个村,123个村民小组,计5266户、16800人。1984年国民生产总值1674万元,劳均产值1589元,人均产值996元。工农业总产值2921.88万元,其中农业占26.18%,工业占73.82%。历史上这里的棉花产量较高,1968年皮棉亩产102.97公斤,前胜九队亩产156.78公斤,全国许多省市曾莅临参观。1984年粮食常年亩产929公斤,皮棉亩产82.16公斤,油菜籽160.5公斤。全乡有44家乡、村办工厂,有化工、机械、服装、塑料、针织等行业。务工社员4309人,占总劳动力的44.32%。1984年工业总产值2156.88万元,比1978年的914.31万元增长1.15倍;利润389.4万元,比1978年的273.46万元增长42.40%。年终人均分配615元,比1978年的214元增长1.87倍,至1983年累计农村造新房505331平方米,20297间,住进新房1136户,占总户数的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