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区地图
秀英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地形地质:区内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马鞍岭火山口位于琼山市西部的石山镇境内,距府城20公里,以其形似马鞍得名。岭上建有“观海亭”,供游人观赏碧波荡漾的琼州海峡,俯视火山口真面目,眼饱百里荔枝园美景。据考,马鞍岭火山口是距今2.7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时火山口群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北峰海拔222.2米,南峰海拔186.75米。其四周分布着大小30多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它们都是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或火山锥,与马鞍岭遥相呼应,构成以马鞍岭为中心的群峰锥立的奇特景观。此外.由于火山爆发时地下岩浆的运动,留下了纵横交错的地下溶洞群,被地质专家称为“天然的地下火山岩洞博物馆”。马鞍岭位于海口市西南15公里处,它是由两座火山连接而形成状似马鞍的地形。南面的一座规模较大,貌似风炉,古有风炉岭之称。风炉岭高程222.8m,比高130m,底座成圆形,底径约600m。有一火山口,内径120m,深69m,口垣窄,仅2-3m,火口内壁陡(40-65°),外坡较缓(36°)。可分出火口底、火口内坡、火口垣、火山锥外坡,坡麓陡坎等地貌部位。在火山口的东北面遗留有一个“V”形开口通道,这是当时火山喷发熔岩浆外溢之出口。火山口陡壁主要由气孔状橄榄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在火山的熔岩流中可见浮岩、壳状熔岩和绳状熔岩。在火山口底座的火山碎屑岩中,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火山渣、火山灰等火山碎屑物混杂分布。在风炉岭南麓,有一对寄生火山,状如一幅眼镜,故名眼镜岭。其中靠东的一个以喷气为主,靠西的一个曾有熔岩溢出。马鞍岭北锥(又名包子岭)规模较小,高程189m,比高仅40m,亦有一圆形火山口,内径90m,深6m,锥体由火山渣和玄武岩构成。北锥距南锥约500m,可视为马鞍岭主体(南锥)的外寄生火山。在北锥山腰处有一长进百米的熔岩隧洞,分上下两层,有天窗、地下水池、熔岩钟乳等,景观奇特,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在马鞍岭东北侧公路两旁分别有1个熔岩塌陷坑和1个比高约10m的熔岩渣锥,裸露的暗红色熔岩渣。马鞍岭属多重火山,是熔岩多次喷发而造成,寄生火山锥是火山活动经过间歇之后,又有小股岩浆沿火山通道的薄弱部分突破,并再次活动所致。马鞍岭距离琼州海峡不远,当轮船驶进海口秀英港,便可眺见其突兀的山峰。马鞍岭火山不仅是海南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内的最高山,也是海(口)府(城)城市周边的最高山,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登马鞍岭火山,近见海府城市高楼林立,如孔雀开屏,远望琼州海峡,碧海蓝天,鱼帆点点,一派迷人的南岛风光,使人心旷神怡。向南望去,火山群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气势磅礴,而群山之间,点缀着热带果林,村寨坐落,炊烟袅袅,使人浮想联翩。马鞍岭火山为琼北火山区最新一期火山喷发的中心,在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大小6座火山、1个熔岩隧道和1个塌陷坑,此乃国内外罕见,具有极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1996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之一的庆祝活动,受到二十多个国家的旅游官员和专家好评。马鞍岭火山作为公园主要景区进行建设。
昌道岭位于马鞍岭东南约3公里处。高程187m,底径250-350m,内径200m,火口深70-80m。昌道岭形态与马鞍岭相似,但火口内径和深度皆超过马鞍岭,因此火山口更显壮观和神秘。特别是火山口旁边有一塌陷坑,其内熔岩刺、熔岩钟乳等景观保持相当完整,与昌道岭比邻还有一座同类型的美社岭火山锥,因此该区是火山口公园仅次于马鞍岭的火山景观相对密集地区,且临近马鞍岭火山(在区域上又同属于马鞍岭火山群),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吉安岭位于马鞍岭火山西北约2公里。高程85-100m,比高30-40m,底径650m。火口内径350-450m,深42m。火口的西南侧有一寄生火山锥,比高40m,底径100m,其火口内径40m,深6m。寄生火山由火山渣和火山灰构成。吉安岭火山的寄生火山是内寄生火山,不同于马鞍岭的外寄生火山。吉安岭的特点是规模大,火口内壁和火口底部种满农作物。
双池岭是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中最小的玛珥火山,但由两座玛珥火山组成。位于石山马鞍岭西北约3km处,高程105m(西岭)和93m(东岭),内径130-300m,深度15m,四周的火山岩垣由层凝灰岩组成,具明显的层理,其外坡产状平缓,向外倾角约10°,内坡较陡,倾角50°-65°。双池岭与湛江的湖光岩属同一时期的火山喷发形成。孪生双火口比较罕见具有开发价值。
好秀岭为玛珥火山,位于双池岭南侧约200m,是火山地质公园内唯一常年积水的火山口湖,有数百平方米的水面,水深超过1.5m。湖东北岸有一剖面,层理清晰,颇具观赏价值。
雷虎岭位于马鞍岭火山口东南的永兴镇附近。高程168m,比高90m,底径900m,坡度30°。有一火口,其口径280m,底径50-100m,深80m,内坡坡度50°,北东向缺口。火山垣宽20-30m。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构成,在火口垣和火口内见熔岩岩块。雷虎岭的锥体为火山碎屑岩,厚约42m,其下为凝灰岩和玄武岩后约5m,隔风化壳(2m),过渡为玄武岩与气孔状玄武岩互层,厚约35m。因此,雷虎岭是两期火山作用的结果。雷虎岭因形似蹲虎而得名,火山口规模比马鞍岭火山口大近1倍,因此更为雄伟壮观。火山口环壁呈阶梯状,底部宽广平坦,仿如一个天然体育场。从火山口顶部到火山口内底部都有当地农民种植的果树、甘蔗、木薯等农作物,一派田园景色。雷虎岭西北侧有两个熔岩隧洞,洞口相距30米。北边洞口狭小,洞肚较宽,曲折幽深,洞壁火山碎屑岩石犬牙交错,千奇百怪,难以名状。南侧洞口宽10米,高5米,呈拱形。此洞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下也有洞,且洞洞相通,神奇莫测。雷虎岭岭腰有三眼古井,岭上有一座宋代古庙,而岭四周是海南岛最大的荔枝林,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群休岭位于雷虎岭之东南侧,距永兴镇2km。高程168m,比高90m,底径900m。火口为漏斗形凹地,底径50-100m,深70-80m,内坡陡(44-65°),北东方向缺口。锥体坡度35-45°,缺口的北东坡较缓(25-30°)。因缺口的存在,故地形上呈北东-南西方向不对称,而北西-南东方向则对称。火山喷出物按先后次序呈不规则的同心圆状掩盖。从外围向锥顶,依次分布气孔状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玄武岩和浮石。火山碎屑岩面积达2-4km2,厚度12-20m,物质包括火山弹、火山渣、火山砾、火山砂、火山灰,大小悬殊,杂乱堆积,新鲜松散。火山弹有的状如皮蛋,外壳(厚3-5mm)极易剥落,多分布在距火口较远处;有的状如纺锤,尾部有拉长和扭转构造,多分布在火口附近。火山渣极似炉渣,在烈日照耀下闪闪发光,使人感觉似乎置身于刚熄灭的火山上。火山砾以玄武岩为主,混有花岗岩和石英块体。火山砂和火山灰为烤焦的砂石和灰尘,松散,在水流作用下形成碎屑砂层。群休岭的最大特点是“火山渣极似炉渣,在烈日照耀下闪闪发光,使人感觉似乎置身于刚熄灭的火山上”,对旅游者具有相当的刺激性。
罗京盘位于永兴以南约6km,高程93m,但在玄武岩台地上的低平火口,内径900-1000m,深度35m,状如一个巨型运动场。火口底部平坦,中心位置凸起一个熔岩丘,高7-8m。熔岩丘的中部有一个直径7-11m,深3-4m的火口,积水成塘。底部田块呈辐射状,边坡为梯田,呈环状,故形态酷似运动场,也尤如一座小盆地。罗京盘不仅形态相当优美,而且田园景色也十分怡人,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儒黄岭位于永兴以南约4km,临近罗京盘。高程107m,内径1400-2000m,深度25m,椭圆形,北东向缺口,岩性以玄武岩为主,火口垣为火山碎屑岩。儒黄岭近望是一块极为平整的大面积土地,土地上绿草茵茵,犹如一块天然的大型足球场。
仙人洞位于石山镇荣堂村,因道士在洞内修炼成仙的传说而得名。仙人洞分上、下两段,下段洞中有洞,天外有天,令人扑朔迷离,不胜嗟讶之至。洞中大部分路段漆黑一团,叫人不敢举步,只能借助火把、手电照明方能摸索前景。只见岩壁上吊着、贴着各种各样的熔岩石乳,似落非落,令人惊叹。此洞石奇,水也奇,随时可以听到水滴的清逸声,水滴在不同形质的岩石上引起不同的音调,组成十分美妙的音韵。仙人洞的上段因洞顶多处塌陷而分成数十段熔岩隧洞,因此又名“七十二洞”。这些石洞,有的像互相连接的蜘蛛网状;有的像开阔的地下餐馆;有的则好比离奇的古堡宫殿。阳光通过隧洞塌陷所形成的天窗照耀洞中,使阴暗的洞中景物一片清明,蔚为壮观神奇。
卧龙洞位于石山镇儒才岭附近,该洞以平坦宽广而著名,可以同时开进两辆大卡车,容纳一万多人。洞内道路平坦,岩壁光滑发亮,空气清新,冬暖夏凉。
气候特点:秀英区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8℃,平均降雨1592.7毫米。
行政区划
行政区域界线:从澄迈县盈滨半岛东边海岸起,沿南方向经澄迈县与原海口市西秀镇、原琼山市的石山镇、东山镇行政区域界线;沿东方向经定安县与原琼山市东山镇行政区域界线;沿西北方向经原琼山市东山镇与新坡镇、遵谭镇,拐向西北方向约2250米到海榆中线公路,沿海榆中线公路约3000米,沿原琼山市永兴镇与遵谭镇、龙泉镇、龙桥镇、原琼山市永兴镇与原海口市城西镇、海南农垦医院西侧围墙、原海口市海秀镇与城西镇、原海口市海秀镇与新华区、原海口市秀英区与新华区到秀英港码头东边海岸的行政区域界线;沿西方向经原海口市海秀镇、长流镇、西秀镇海岸线到澄迈县盈滨半岛东边海岸止。2006年,秀英区辖2个街道、6个镇:秀英街道、海秀街道、长流镇、西秀镇、海秀镇、石山镇、永兴镇、东山镇。秀英街道代码460105001。辖5个社区、1个村:秀华社区(代码~001)、秀海社区(~002)、秀中社区(~003)、秀新社区(~004)、书场社区(~005)、向荣村(~200)。
海秀街道代码460105002。辖5个社区:海港社区(代码~001)、东方洋社区(~002)、长秀社区(~003)、金鼎社区(~004)、十一支队家属(~005)。
长流镇代码460105100。辖1个社区、12个村:长流墟社区(代码~001)、长东村(~200)、康安村(~201)、会南村(~202)、长丰村(~203)、美德村(~204)、博新村(~205)、长南村(~206)、堂善村(~207)、长流村(~208)、堂昌村(~209)、长北村(~210)、美李村(~211)。
西秀镇代码460105101。辖11个村:博养村(代码~200)、长德村(~201)、龙头村(~202)、祥堂村(~203)、荣山村(~204)、新和村(~205)、丰盈村(~206)、拨南村(~207)、新海村(~208)、荣山寮村(~209)、镇海村(~210)。
海秀镇代码460105102。辖1个社区、6个村:海榆社区(代码~001)、新村村(~200)、水头村(~201)、业里村(~202)、儒益村(~203)、周仁村(~204)、永庄村(~205)。
石山镇代码460105103。辖1个社区、11个村:石山墟社区(代码~001)、和平村(~200)、扬佳村(~201)、道堂村(~202)、北铺村(~203)、岭西村(~204)、施茶村(~205)、安仁村(~206)、福安村(~207)、建新村(~208)、美岭村(~209)、道育村(~210)。
永兴镇代码460105104。辖1个社区、8个村:永兴社区(代码~001)、永秀村(~200)、永德村(~201)、美东村(~202)、建中村(~203)、雷虎村(~204)、建群村(~205)、罗经村(~206)、博强村(~207)。
东山镇代码460105105。辖2个社区、21个村:镇南社区(代码~001)、镇北社区(~002)、东星村(~200)、儒万村(~201)、永华村(~202)、东山村(~203)、东溪村(~204)、光明村(~205)、溪头村(~206)、马坡村(~207)、东苍村(~208)、玉下村(~209)、雅德村(~210)、建丰村(~211)、文圹村(~212)、紫罗村(~213)、前进村(~214)、环湖村(~215)、东升村(~216)、溪南村(~217)、射钗村(~218)、东城村(~219)、城西村(~220)。另:东山热作场虚拟村委会(~500)
文化遗产
琼剧概述:琼剧又名海南戏,是海南省的地方剧种。它出自海南琼州(州治在今之琼山县),故称琼剧,解放后群众又称之为海南戏。琼剧是在明代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
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有三部分:文戏(唱曲戏)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其次是武戏(科白戏,后吸收“梆黄”曲调),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以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四百多出。还有文明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罢工》、《红色娘子军》、《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一百三十多出。
琼剧历史文化:琼剧很富有地方特色,是众多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引人注目的艺术之花,它深深地扎根在海南热土里,在海韵椰风的熏陶下,茁壮成长,鲜艳夺目,芬芳四溢,闻名遐迩。琼剧是海南的主要剧种,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于江西戈阳腔,明中时经闽南、潮汕传入海南岛,后吸收当地民间小调而形成。琼剧从产生、发展到今天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闽南杂剧"逐渐地方化,交错使用海南乡音,吸收民间小调,歌舞八音、道坛乐曲的不断变化。琼剧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包括传统的文剧、武戏、文明戏等,先后创造出的行当有正旦、正生、贴生、贴旦、武生、武旦、丑角等,各行当都有各自的传统表演艺术和不同的脸谱不同唱腔,文武大班行当比较齐全。唱腔也非常丰富,达30多种,喜怒哀乐均能表达尽致,同一个唱腔,各个行当唱法又有所不同。它富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剧本、表演、音乐、舞台设计等,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充分反映了海南人民的艺术才能和智慧,能集中表现海南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琼剧是海南广大群众和琼籍华人、华侨、华裔喜闻乐见的流行艺术,它扎根民间,富有活力,深受人民的热爱。琼剧还流行于海南全省,以及广东的雷州半岛、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被誉为“南海红珊瑚”。建国以来,琼戏经过广大琼剧艺术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开拓创新,推陈出新,使琼剧在全国360多个地方剧各中的排序从第87位跃居第18位,全岛有琼剧表演团体15个,演职员2000多人,海口和大部分县市都有了琼剧团,那些经过刻苦磨练走红了的名演员如林道修、陈华、陈育明、王英蓉、红梅等,在各地妇孺皆知。琼剧除了经常在海南各地演出外,还多次组团上北京演出,如1957年,海南琼剧院上京演出《张文秀》、《卖胭脂》、《狗衔金钗》等剧目,由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地方色彩,演出后在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剧协主席田汉同志写诗称赞:“凤梅垂老又红梅,舞妙歌清几俊材。文秀不堪入盗盏,茂芳偏遇狗衔钗。方言土语生珠玉,古调新声入剪栽。老辈耕耘新辈继,海南应有百花开。”,1960年和1975年,琼剧又两次上京,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的代表和首都观众演出了传统戏目《红叶题诗》和现代戏《红色娘子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优秀的琼戏节目被拍成电影、电视。160多年来,琼剧一直在南洋传播,飘香异域,马来西亚非拉13个州中,凡较大的琼州会馆都有琼戏组织,经常演出琼剧。如雪兰莪琼州会馆的琼联剧社还巡回义演,为马来西亚琼州会馆联合会筹募大学奖学基金。新加坡琼州会馆的有琼南剧社、琼联声剧社、琼联友剧社等琼剧组织,泰国繁华琼剧团、南艺琼剧团、二南琼剧团也经常演出琼戏,使这朵琼岛艺术之花在南洋各地常开不谢,久演不衰。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为传播革命火种和宣传抗日,在南洋各地纷纷成立琼剧社团,演出了著名戏目《大义灭亲》、《灭种婚姻》、《蔡锷出京》这些新编的剧本,内容进步,锋艺毕露,无情揭露卖国贼可耻行径。在抗日时期,星洲的"南星琼剧团"由一群爱国的热血青年组成,他们新演出的剧目富有爱国精神,鼓励华侨起来支援祖国抗日。如《还我河山》、《鸭绿江上》、《卢州两妇人》等。从八十年代以来,琼剧在东南亚国家演出频繁,1982年,中国琼剧团应邀访问新加坡和到泰国义演,轰动了狮城和曼谷,琼剧团一行61人,10月15日抵达新加坡在国家剧场进行9场商业性演出与文化交流行动。10月18日晚演出《七品芝麻官》,获得巨大成功,观众爆满。第二天《星洲日报》、《南洋商报》报道演出盛况,在新加坡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达3万多人次。1985年2月中国海口琼剧团赴泰国演出,1986年黄培茂先生率领琼联声剧团来海南联欢,同万宁县琼剧团结为姐妹剧团。1988年7月,国家剧场信托局在琼州青年会的合作下,邀请海南琼剧学校教师莫爱花、黄良冬到新加坡琼剧艺术研究班授课。1989年10月,由海南艺术学校师生组成海南省青年琼剧团赴新加坡演出。近年来,海南多次组团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名扬海外、闻名遐迩。
历史名人
丘濬:丘濬(1421-1495年),字仲深,号深庵,又号玉峰、琼台,别号海山道人,现琼山市府城金花村人,是明朝中叶著名的政治家,我国15世纪杰出的学者,世人以"琼山"尊之,亦称琼台先生。幼年丧父,靠母教养,勤奋攻读,聪敏过人。17岁应乡试第一,后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侍讲、侍讲学士、大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兼管国子监事务、礼部尚书兼掌事务府事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省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开英殿大学士,参与朝廷机务,死后皇帝赐葬,谥文庄。平生博学多识、著述甚富,著有《世史正纲》、《大学衍义补》、《家礼仪节》、《琼台诗文会稿》、《成语考》、《寰宇通志》、戏剧《投笔记》等数百卷,博得"诗文满天下"之誉,与唐代的张九龄(曲江)、宋代的余清、崔与之(增城)并称为“岭南四大儒”。与海瑞、王佐、张岳崧并称“海南四绝”。白玉蟾: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缤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山五原都显屋村(今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典读村),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号海南,又号琼山道人。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遍游江南名山胜地。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亦源于白氏。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有文化修养、多才多艺、技法高超的释道僧人,如隋智永、唐怀素等,他们以其精熟的技巧和殊异的情趣,创造了大量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抒其怀抱,蕴含哲理,具有较深的艺术内涵和欣赏价值。白玉蟾便是一位很有才华和个性的道人书法家、画家。学问宏富,道行高深,自然笔法超然不俗,非同凡响。
经济概况
秀英区天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畜牧业和产业。区内拥有耕地面积159366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0.96亩,其中水田27903亩,坡地82680亩,旱田20573亩,菜田28210亩;全区荒山荒地90926亩,林地面积353371亩,水产养殖面积19083亩。目前,全区西秀镇龙头下村已拥有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一类示范区)无公害蔬菜基地133.3公顷。其它无公害瓜菜基地3个,面积3500亩。拟建10000亩马坡洋无公害瓜菜基地;主要品种有西瓜、苦瓜、青瓜、丝瓜、冬瓜、椒类、叶菜类、豆角类50余种,年均种植冬季瓜菜面积30000多亩,上市量达60000多吨;全区生猪出栏量12万头,三鸟320万只、山羊6万头。全区有17公里长的海岸线,对虾养殖2000多亩,江蓠菜种植4000多亩,海水网箱养殖500口,主要养殖白鲳、军曹、红友、龙虾等优质名贵鱼类;水产品加工厂3家,年加工能力4万吨,产值超亿元。全区以凤凰花城为龙头和市场、南海大道和海榆中线为横纵轴线,带动各镇农民种植花卉16600亩,构筑花卉产业。在热带水果种植方面,以发展家庭果园为主,加快1300多个果园的技术改良,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产量和提升质量。文物古迹
秀英炮台:秀英炮台位于海口市秀英港区东南侧,是海南古代宏大的军事设施。炮台北侧原来的海水区域已经被后来的围海造地工程填没。如今炮台周围高楼林立,唯独沉默的巨炮可以让人们忆及海口过去忧患的历史。1890年,清政府为抵御法军入侵,命令各军严防沿海各口岸。两广总督张之洞临琼视察海口形势后,下令建造秀英炮台。炮台建筑在离海岸约200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临下,控制着琼州海峡。当时共建造大小炮台五座,拱北、镇东、定西为三大炮台,振开、振威为两小炮台。五炮台自东向西成一直线,朝北并列,虎视大海,威风凛凛。五尊大炮均购自德国克虏伯炮厂。炮台东南侧设有指挥室,背后有操练场和营房。整个炮台区占地3.3万平方米。秀英炮台是中国古代规模较大的军事设施之一,它与广东的虎门炮台、上海的吴淞炮台、天津的大沽炮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炮台”。邱浚墓:坐落于海口市郊水头村,墓庭约2500平方米。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邱浚墓系石砌圆,墓基分为6层,计有16级台阶,墓前立石碑一座,高约4.4米,上方刻有对舞的双龙,左右边沿刻有青松、仙鹤、祥云等花纹。墓碑前约2米处有石祭台置香炉、石烛台。一座颇为工雕的石牌坊上刻有"旨·理学名臣",坊后面有二尊造型古补的石翁促。石翁仲前约4米处有大理石碑一座,碑北刻"普天省浩命"四字,南面刻有大明皇帝谕祭文,整个墓庭呈椭圆形,左、右、后三面围着栏杆,栏杆外围为苍翠的山坡地,一面临水塘,水塘前草地上有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墓庭园水塘,清泉水不断,常年水满,夏天凉爽、冬天不冷。面对平畴沃野,后枕苍翠小丘,古朴幽雅,庄严肃穆。
风景名胜
海口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15公里的秀英区石山、永兴两镇境内,属地堑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区内火山群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分布40座各种类型的火山和30余条熔岩隧洞,蕴藏丰富的优质饮用矿泉和疗养地热水,保存有被喻为海口城市“绿肺”的热带原生林和独具特色的玄武岩石器古民居。海口石山火山群以其火山成因的典型性、类型的多样性、形态的优美性、矿泉的珍稀性和火山生态的完整性而成为国家重要的地质遗迹,2004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海南东山湖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坐落在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位于海榆中线北段风景秀丽的东山湖畔,距海口市区以南约27公里,占地2000余亩,是中国首家以热带野生动植物博览、科普为主题的公园、海南省重点旅游项目、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内景观纯属自然天成,莽莽林海和茂密的植物为动物营造了良好的野生环境。其中仅动物观赏区面积就达1300亩,内有各种珍禽异兽200种,4000余只(条),其中有许多属于热带珍稀濒危动物。观赏区大致划分为行车区(猛兽区)、步行区(猴山、百鸟园等)、中心服务区、湖滨度假村。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区设有车行观赏区、步行观赏区、湖边度假区、中心服务区等。其中动物观赏区自然放养珍禽猛兽及热带珍稀濒危动物200余种。游客可乘车在行车观赏区观非洲狮、东北虎、黑熊等猛兽在自然状态下的风采,也可在步行区观赏亚洲象、长颈鹿、鳄鱼、河马、巨蜥、长蟒、鸸鹋、矮马等,还可置身于人造猴山与群猴嬉戏,在具有热带风情的飞禽世界中漫步,观赏各种热带飞禽表演。餐饮备有多种热带风味独特小吃供游客享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通过改城市动物园高墙铁笼的囚兽格局,让野生动植物拥有热带丛林自由生活的空间,使动物野性得以淋漓展露。“群狮争食”的血腥、“天下第一猴山”的谐趣、“钓鳄鱼”的刺激、“百鸟争鸣”的壮观、“狮虎恋”的浪漫、植物绞杀的残酷……游客都可以在园区内真切感受。
西秀海滩公园:西秀海滩公园既原海口秀英海滨浴场,位于海口市秀英区庆龄大道,80年代这里就被市民评为“海口八景”之一。西秀海滩公园内海风拂面,椰影婆娑,沙滩平缓,86年国家体委就将这里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帆船帆板冬训基地。西秀海滩公园这块海滩和海域,培养了齐国建、李科等亚运冠军、世界大赛奖牌得主,以及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香港运动员李丽珊。西秀海滩公园距海口市中心约6公里,占地近100亩,海岸线长度约1200米,海水水质达到适合游泳的国家II级标准,有49.5℃的优质温泉。每年有近300名运动员来此冬训4-5个月,海滩每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美社文明生态村,美社村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地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规划区内,位于马鞍岭火,山口南麓,交通便捷,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是颇具特色的火山村寨。美社村有168户,786人,村民以种植水果、瓜菜为主,全村有20多个果园农庄和果园庭院,是羊山地区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视察美社村,较为富裕的村庄。全村遍植热带珍贵林木,其中“国宝花梨”尤为突出,是闻名遐迩的花梨村。美社村是羊山地区典型的“石头村”,环境脏乱差曾经比较严重。从2004年起,美社村民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先后投工投劳30000多个,拆除挡道围墙,搬迁猪圈牛棚,整治狭小巷道,硬化主要村道和环村道路,修建文化室、老人活动室和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先后被授予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村”、“省级文明生态村示范点”、市级“无毒村”和“零家庭暴力村”“海南省十大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无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