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嘉兴市地图 > 海宁市地图 >
许村镇地图
许村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简介

许村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位于古徽州府府治所在地——歙县的西北部,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21公里,东经30°00′,北纬118°18′,占地总面积65.1平方公里;东连上丰乡,南邻富堨镇,西靠徽州区,北接黄山区。全镇辖5个行政村,3256户,总人口9675人。许村水系是昉溪和升溪,两条溪流在元代高阳廊桥下汇成为富资河上游注入新安江。

乡镇发展

2007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重农稳镇、工贸活镇、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落实推进年”和“三大建设推进年”活动,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以着力实施旅游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动力,认真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土地城建、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0.5万元,其中财政13.9万元,国税35.1万元,地税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6元;招商引资新签项目3个,协议资金2900万元,到位资金1070万元,其中入县开发区项目1个;统计年度出生79人,政策外出生4人,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4.94%,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97.1%。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水利、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建置沿革

镇以人民政府驻地许村自然镇命名。据旧志载:宋尚书左丞相许景衡死后赐葬盐官安义里(今许村),许氏家族居此,遂成村落,俗称许坟村,后称许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成为集市。民国36年(1947)列为乙级镇。1949年6月建政为区辖许村镇。1956年撤区并乡,建为许村镇和永福乡。1958年为许村公社。1984年1月,改许村乡,1985年3月撤乡建镇。

历史文化

许村历史悠久,源于东汉,古名富资里,昉溪、任公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元明清时期古建筑有200余处。民间文化底蕴丰富,特色民俗活动有舞狮、舞龙(板凳龙、草龙)、舞大刀、嬉花灯。1996年,许村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在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的名录里,许村古建筑群列入其中,包括了高阳廊桥、五马坊、大观亭、薇省坊、观察第、大邦伯祠等十五处元明清古建筑。其中观察第是纪念许氏当道员的祖先而立的支祠,现辟为许村博物馆,1997年由许村籍博士许靖华捐资维修。目前,许村古村落保护委员会已经成立。古镇许村历史上是徽州通往安庆、池州的必经之地。许村古村落的形成有1500多年的历史,至今留存着元、明、清建筑200余处,其中有石牌坊8座,砖门坊3座、亭阁1座,廊桥1座,石拱桥2座,祠堂古民居多处,其中双洞高阳廊桥是元代许友山所建,风格别致,彩画迷人;明代五马坊、双寿承恩坊雕有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明代的大观亭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亭的一二层楼板、大梁上绘有“双龙戏珠”等清晰的图案,底层四壁还有“八卦图”,在众多的明清古民居内,如许世达宅、许本智宅等,都有精美的砖雕、木雕和古家具,在昉溪桥边还有一巨大磐石迎河而立,名为“任公钓台”,据查这是南朝文学家任昉隐居许村垂钓石上而得名。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307男4720女4587家庭户户数2852家庭户总人口(总)9240家庭户男4672家庭户女45680-14岁(总)19210-14岁男9730-14岁女94815-64岁(总)655515-64岁男336515-64岁女319065岁及以上(总)83165岁及以上男38265岁及以上女44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940

乡镇简介

许村镇位于婺源县西南部,毗邻瓷都景德镇、德兴、乐平三市,辖7个村委会和1个镇办林场,53个自然村,3330户,1.3万人。全镇156平方公里,有耕地2.1万亩,阔叶林19.3万亩,杉木林1.2万亩,毛竹林0.8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5%,活立木蓄积量40.6万立方米。乐安河支流由北向南蜿蜒而下,沿河建有二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20千瓦,小(二)型及小型水库36座。许村镇位于婺源县西南部,毗邻瓷都景德镇、铜都德兴、乐平三市。东邻中云镇,南连太白镇,西接珍珠山乡,北靠赋春、镇头两镇。土地总面积325905亩,镇政府所在地许村距离县城38公里,距离景德镇46公里,交通快捷便利。1994年12月撤乡设镇,2005年4月撤凤洲乡并入许村镇。许村镇现下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和1个镇办林场,总人口18363人,均为汉族。许村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镇区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许村镇既是粮区又是林区。水田面积22993.5亩,人均水田1.32亩,全镇年产粮食达9970吨。全镇有林地面积26万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79.97%,森林覆盖率达85%,人均林地15亩/人。境内生态环境优美,珍贵树种丰富多样,有红豆杉、罗汉松、樟木、楠木等等。林间野生动物时常出没,有过金钱豹、穿山甲、山羊、麂、猫头鹰等珍希保护动物。拥有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8座,蓄水量186万立方米。养殖水面达970多亩,有效灌溉面积15000亩。拥有茶园2300多亩。镇内古建古迹诸多,且保存良好,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有许氏徽商豪宅、怡心楼等,令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流连忘返。保存完好的古石桥有22座之多,有名的“和睦桥”是代表当地农民民风淳朴的一个历史见证。全镇劳动力资源富余。每年有二三千平均年龄轻,文化程度高的人离开所承包土地,外出从事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