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坝乡地图
姚家坝乡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情况
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粮食作物生产,以水稻作物为主体,麦类、薯类、豆类及杂粮的种植面积,与产量所占比重在百分之十以下。
果茶生产,成倍增长: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等发展果茶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蔬菜生产,大步前进:发展蔬菜生产享有地理优势。出现了五个发展。一是从自给自足向商品菜发展;二是从小块小种向规模经营、商品基地发展;三是从提早上市向两膜覆盖、大棚生产发展;四是从少量品种向多品种、高产量、高品质发展;五是从大品种向香料菜、精品味、无公害栽培发展。
果用瓜生产,日趋增大: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以西瓜为主的瓜果生产日趋增大。
瓜果之乡
姚家坝乡是株洲市有名的“瓜果之乡”,因交通便利,信息快捷,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甜瓜的种植和销售。尽管一直以来,该乡农民都有种植甜瓜的传统该乡有水田1.8万亩。2008年该乡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共发展香玉甜瓜、西瓜1.1万亩,全部采收上市。通过乡促销公司、甜瓜协会等组织开拓市场,搞活流通,该乡果用瓜在各地市场上十分畅销。
辖区划分
姚家坝村卦石村桐木冲村竹山村水口庙村稍光铺村沈家桥村南田桥村光明山村东方冲村田心村同化寺村石庄村张家湾村杨家桥村芷钱桥村八眼塘村童家湾村长垅村八眼塘村
乡镇名人
余益元(1907—1946)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07年生,湖南省醴陵县姚家坝乡(今属株洲县)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14岁到江西萍乡安源当煤矿工人。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在安源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警卫连班长、排长,中央警卫营模范连指导员,红军第九军团第九团总支书记,红军第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政治部主任等职。随部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到冀西开辟工作,任冀西游击队参谋长。1938年,调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随营学校政治主任。1940年,回延安军政学校和中央党校学习。1943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一大队政治主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学习刻苦,工作努力,锻炼成为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1945年,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往东北工作,任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政委。1946年6月,随工兵学校北迁,当行至抚松县海青岭北坡公路二盘弯子时,汽车颠覆,不幸坠车牺牲。
交通情况
站址在湖南省株洲县姚家坝乡,邮政编码412102。建于1905年。离杭州站933公里,离株洲站21公里,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铁路总公司管辖。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
历史背景
溪上有坝,相传为姚姓所建,故名姚家坝,乡亦由此得名。旧时,驿水稻,道贯穿其间,据志书记载,南宋时开通醴陵至长沙的驿道,共设十八铺,乡内的梢光铺为十八铺之一。铺上配马2匹,兵丁3人。驿道宽5尺,路面为宽约1尺的麻石条,晴雨可通。境内的选青小学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选青”一词出自《幼学琼林》,汉代张荐(号),文才超众,其文章好像青铜钱,万选万中,人称“青钱学士”,从而形成了一个成语——青钱万选,“选青”由此得名。由于学校历史悠久,学风严谨,一度在株、浏、醴、潭声名远播,曾为湘东名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姚家坝乡曾是醴陵县农民运动的中心,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高度赞扬了该地的农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