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抚州市地图 > 东乡县地图 >
瑶圩乡地图
瑶圩乡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瑶圩乡位于东乡县境的东南端,乡政府驻地瑶圩街距县城30公里,境东北与余江县马荃乡交界,东南部与金溪县对桥乡、陆坊乡、双塘镇接壤,西北与本县黎圩镇、王桥乡相邻。瑶圩乡地处中、低丘复合地带,地势西北、东南较高,西北属中丘带,中部为山垄和瑶河冲击平畈,南部低丘连绵,素有山清水秀的美称。境内制高点吉祥峰(简称吉岭),海拔324米,山岭上在明代建有庙宇,《嘉靖东乡县志》载:清初,明詹事谢德溥,削发刊须,在岭北洁庐隐居,名曰:云庵,现遗迹已废。

特色产业

毛竹产业,是瑶圩再造绿色银行的又一大产业,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客商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瑶圩乡着手规划建设万亩毛竹基地。为改变种植水稻的单一收入模式,通过全面调查,瑶圩乡把蚕桑产业作为富民新产业来发展,并制定了产业发展远景规划。2006年组织村组干部和养蚕大户到黎圩镇实地参观、学习经验,调整出宜桑农田200多亩,实行集中连片种桑。通过抓好集中种植、大户示范作用,2007年全乡养蚕764张,销售鲜茧43260斤,创产值36.2万元,蚕农养蚕收入占总收入的30%,瑶圩乡被评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

历史

瑶圩乡万石塘自然村,发现该村一处民居和一座祠堂的墙壁上分别留有红军书写的宣传标语共30条之多。民居处的标语书于房屋院内大门两边,白底黑字,毛笔书写。此标语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赣东北红军驻扎此地时留下的。瑶圩乡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大村,村内遍布明清时代的古民居。1932年左右,赣东北红军南下与中央红军会师时,曾驻扎于此。

历史名迹

谢德溥墓:[瑶圩乡王家村南500米洪家山•清代]谢德溥,字培元,号云阉,东乡县万石塘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甲申之变后,遁世隐名。阴刻碑文“大清康熙丙子年孟夏月丙戌朔吉日立,明故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培元谢公之墓。寡妇桥,[瑶圩乡河渡村•明代]林文赞之妻洪氏建。南北向,跨瑶河,四墩五孔石拱桥。桥面用花岗石建造,四墩呈楔形,长43.7米,宽3.8米。1954年县拨款维修。
红军楼旧址:[瑶圩乡万石塘村•1932—1933年]1932年7月下旬,邵式平先后三次到万石塘视察。1933年红十军千余人在该村宿营5天,镇压了大恶霸、湾头土膏和伪自卫队长。指挥部设楼内,至今墙壁上还遗留有标语。红军撤离后,仍称此指挥部为红军楼。旧址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两进,上进两边房间上设有楼。墙的下部石板两层砌成。门前上方石板雕刻有精美图案,文革期间部分破损。门两边石板上阴刻楷书门联一副完好。祠内穿方雕有精细花纹,历历入目。天井南、北两边墙壁上均留有当年红军书写的10条标语。由于年久,大部分墨迹无法辨认。

基础设施建设

瑶圩乡瑶圩街被群众戏称为“扁担街”、“握手街”,农贸市场污水横流,群众反映强烈。2006年,瑶圩乡将街道改造列为头等大事来抓。瑶圩乡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顶着压力筹资110.8万元,按照全县一流的水平,高标准规划设计瑶圩街。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尊重沿街群众的意愿,成立了由瑶圩街村民和商户为主的理事会,加强资金管理,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一条1公里长、10米宽的水泥路贯穿瑶圩街,两旁铺设了彩色地砖,架起了路灯,栽上了绿树。瑶圩乡为改变瑶圩有街无市的现状,2007年,乡里盘活原乡政府黄金地段,引进客商投资1000万元,建设占地2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店铺103家的瑶圩集贸市场。瑶圩乡对老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建设全市一流的乡镇步行休闲街。集镇的靓化聚集了人气,带来了财气,瑶圩乡已成为三县边贸农产品集散地,集镇新增个体工商户40户,吸纳从业人员320人,实现税收10万元。

行政区划

面积:69.5k㎡,人口:9760人,邮编:331809,代码:361029203,村委会:瑶圩、马岭、文溪、河渡、吴塘、锁山等6个村委会。辖:瑶圩村、文溪村、河渡村、吴塘村、锁山村、马岭村、畜牧场(洪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