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徐镇地图
野徐镇相关地区地图:
招商引资
野徐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作为第一要务的第一要着来抓,成立了园区服务有限公司,园区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注重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镇政府成立了招商引资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园区服务有限公司设立了规划建设部、项目洽谈部、财务部和办公室“四部一室”的管理服务机构。经过野徐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已有80多个项目落户园区,总投资近10亿元。开发建设面积2.8平方公里。为了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野徐镇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严格土地使用、园区建设遇到前所未有困难的形势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正在规划建设南线(泰高路至野徐中路解家段)近4平方公里的工业经济带,为实现我镇提出的“四年总量翻番,七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自然气候
野徐镇地处泰州市海陵区和高港区的接合部,镇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4.5-5米之间,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集镇内河流有:东西流向的界河、永寨河;南北流向的有永丰河、大寨河。其中永丰河、界河与长江相连,水运交通方便。野徐镇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雨量991.7mm,蒸发量1365mm,平均无霜期215天,日照2206小时,地下水距地面3-4米,土壤承压一般为8-10吨/㎡,地震烈度为六度区,镇内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均风速3.7米/秒。历史沿革
野徐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早在一九二六年,中国共产党在此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属塘湾区);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寺巷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七月寺巷人民公社分裂,以此辖区划建野徐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体改时更名为野徐乡,属寺巷区管辖;一九九五年撤乡建镇,设立野徐镇,一九九六年地级泰州市成立,划为泰州市高港区至今。社会事业
教育:泰州市野徐初级中学创建于1958年,现有17个教学班,师生员工近900人,校员占地面积42亩,总建筑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教学、实验、生活、运动设施基本完善。99年建成的3008平方米的教学楼,可容纳10个教学班,并有配套的教师办公和卫生设施。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学校一直坚持“勤学博学,乐思善思,术新创新”的学风和“严格严谨,和爱和谐,争强争先”的教风以及“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以质兴校”的校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致力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有一级教师37名,高级教师3名。98、99两年高港区中考状元来自野徐中学。老师的60多篇论文在省、地、市级发表或获奖。文化:野徐图书馆创建于1999年,由泰州市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黄龙生捐资兴建,总投资10多万元,现有图书一万余册,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社会科学、儿童文学等大类。野徐图书馆不断围绕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强化自身发展,形成以出租图书为主,教辅材料为辅的经营格局,保证文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野徐图书馆在野徐文化市场的中心位置。野徐广播电视站位于镇政府北三楼,现有办公面积200平方米,总投资200多万元,线路布设30Km,全镇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目前已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200户,有线电视普及率位于全区的前列,年收入45万元。野徐广播电视站始终坚持“人民广电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已任,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宗旨教育,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实行广播电视服务承诺制,深受广大用户的信赖和支持,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卫生:野徐卫生院前身是野徐中心联合诊所,1953年创建,初始仅三名医生,租用民房三间,1956年扩建四间平房,人员扩到8人,1969年成立野徐卫生院,医务人员重新组合,扩增土地2亩,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设病床30张。1993年翻建门诊大楼一幢,医务人员增加到24人,新增了100毫安X光机、海鹰B超一台等设备,先后多次被评为姜堰市先进单位,业务收入也名列前茅。1997年迁址野徐镇北首,征用土地十亩,新建门诊大楼、住院大楼等辅助用房,职工也增加到45人,新增了500毫安X光机及增强系统、5000全数字化进口B超机、血球计算仪、生化分析仪、血凝仪、电解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空气麻醉机、电刀、心电监护仪等先进设备。病房处方、门诊收费实行电脑化,每年收入达300多万元。先后被评为泰州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先进单位、高港区文明单位综合一等奖、爱婴医院、镇先进党支部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