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内江市地图 > 资中县地图 >
银山镇地图
银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品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生猪、蔬菜、水果。主要工业产品有缫丝,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业。小吃主要凉面、凉皮、凉虾、冰粉……比较好吃,还有就是银山吃得比较辣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8512男35792女32720家庭户户数19636家庭户总人口(总)63828家庭户男33059家庭户女307690-14岁(总)141090-14岁男73280-14岁女678115-64岁(总)4888615-64岁男2588615-64岁女2300065岁及以上(总)551765岁及以上男257865岁及以上女293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2495

旅游资源

龙洞寺、乌龟山(主要看那条洞和石头自然形成的山)大佛寺

历史文化

腊山的来历:腊山原名叫拉山。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头神牛不知受那位神仙的旨意,拉着一座山,去填海造田。走啊走啊,当来到东平湖西畔的时候,这头神牛或许因为浩淼无边的东平湖就是大海,也或许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就停在这里休息。一觉醒来天已五更,转身向后看去,见拉着的山重如泰山,怎有神力能拉得动,惊叹之余,就卧在这里,在也没动。牛形成卧牛山,拉着的山就起名叫拉山。后由于八仙过海曾在此休憩,碧霞元君在此建行宫,又名为聚仙山。到了元代,由于邱处机在此修行,使拉山成为重要道教胜地,邱处机率众弟子,在腊月举行封禅祭祀,庆典的时候,就把拉山改名为腊山。以示传后弟子,每到腊月不要忘了举行封禅祭祀这个大礼庆典。到了康熙五十年,由于腊山自然、人文景观天开神秀,又以奇、险、幽著称于世,所以又被清皇帝命名为“小岱峰”。也就是腊山能与泰山相媲美,腊山“小岱峰”的誉名也由此得来。
腊山的历史传说:“花和尚”鲁智深,历史上,周穆王曾来此狩猎,隋代瓦岗军首领李密曾在此留驻,唐朝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行医,道教全真龙门派始祖邱处机在此修行。这里又是程咬金、阮氏三雄的故乡,晁盖、吴用等初上梁山的起义根据地,水泊梁山的北路门户,自唐宋以来,腊山庙会延续至今。
老虎洞的传说:老虎洞,是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大景观,北宋年间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因怒打渔霸被官府缉拿,借助老虎之威,在洞中躲过了性命,后成为“水浒”108将之水军首领。如今游人为追溯英雄的足迹,都要钻入洞中神游一番。且被墙壁上阮氏三雄的浮雕象和栩栩如生的石刻卧虎所吸引,赞美之余,不尽要问,真的老虎那里去了呢?这里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腊山脚下的一户农夫喂养的母牛生了头小牛,这头初生之犊,在山上啃草时被老虎发现。老虎看到小牛并不怕它,便上前问道:“我是兽中之王,你为什么不怕我?”小牛昂起头说道:“常言力大如牛,你有什么可怕的”。老虎气急败坏地欲吃掉它不仅胜之不武,还填不饱肚子,于是就放小牛离去。一年后,小牛长成了大牦牛,老虎想吃它时反而没那么容易了,于是他们每天傍晚相斗,只斗到天黑才各自收兵。农夫发现小牛天天都很晚回家,每次回家都是满身大汗,有时身上还带点伤痕。便产生了怀疑,这天他偷偷的跟着小牛上山,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发现老虎从洞出,在山沟里和小牛展开了殊死搏斗。一场虎牛之战,使农夫心惊胆颤,也使他计上心来。第二天,他在小牛身上,绑上两把尖刀,当小牛在和老虎搏斗时,很容易地刺死了老虎。谁知,这这个老虎洞里,还有一只老虎,他们原来是一对的,这只老虎看到同伴丧身于虎牛大战,虽悲愤也不禁有些惧怕,因此,带着悲伤,带着对人类的嫉恨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它离开了居住多年的石洞,逃往离此百里之外的景阳岗,在那里大发兽行,吃食过往行人,后被武松打死。
鲁智深除暴安良:由腊山北行,有座松柏苍翠,古刹生辉的六工山,是水泊梁山的北部关口,这里有座巍峨的寺庙,名曰建福寺。这建福寺有个法号圆通的和尚,收徒百余人,气功法术高超,各个刀枪不入,在方圆百里作恶多端,危害百姓生活。花和尚鲁智深听说后,便拖着禅杖敲开了寺门。言道“里面的秃驴都给我滚出来,洒家一个人让你一群。咱有言在先,谁身上见了血,就得跪倒拜师。”圆通和尚嘴里应着:“心想凭我师徒刀枪不入的本领,岂能怕你?”便喝令徒儿们向鲁智深一起扑来,好个花和尚,一条禅杖舞得水泄不通,谁也前进不得,打着打着,他大喊一声“看”飞杖向一个小和尚的肚子戳去,那个小和尚早被这打雷般的吼声吓愣,哪还顾得运气,只见肌皮划破一道口子,顿时鲜血迸溅,圆通见状,立即率众普通跪倒在地,连声说:“愿听师傅调遣!”从此,便跟着鲁智深,为水泊梁山把守北大门。
东平才子刘工灌巧对妙联:农民起义选腊山为根据地与官军抗衡,看中的是这块风水宝地,道教、佛教稀罕这块风水宝地,连文人墨客也被这片风光宝地所吸引。他们会聚腊山,填词赋诗、探讨学问,至今多有诗词赋记载于碑碣,流传于民间。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东平洲大才子刘工灌,他在磨香寺率众讲学期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他不仅学问高深,而且子弟众多,特别是他在江南为官时的佳联妙句曾经震惊当时的文坛,故事的原委是这样的:刘工灌初入江南,当地才子想试试他的才学,也显示江南才子的才情,出联请刘工灌应对。一才子出上联:坐南朝北吃西瓜往东放,刘工灌顺口应对: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往右翻。另一才子在惊叹之余,也出一上联:春前有雨花开早,刘工灌不加思索当即应对:秋后无双落叶迟。江南才子虽然拍手称绝,但仍不甘拜下风,又出了: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刘工灌稍加思索,便对出了:江北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妙句,使江南才子无不叹服。
丘处机的传说:丘处机出生于陕西门洞,家境贫寒,在渭河边靠背人过河为生,达数年之久。在此之间,脚上腿上被水泡的尽是恶疮脓泡,老人、小孩、贫穷人过河从不收银。但对其它过往行人,也只求填饱肚子,从不多收银两,世间过往行人无不为邱处机的善行所感动,赞叹不已。同时这件事也感动了天帝,有一天,太白金星变成一个差人模样一手拿刀,一手提着个红包裹来到河边。丘处机把他背过河后,差人却将红包裹往地上一扔,恶言恶语的说:“刁民你看,刚才过河的时候,明明是两个人头,为什么只剩一个,快回去把那个给我摸回来,否则,将你的头割下去交差”。丘处机想到水流湍急,人头定会被水冲走,于是答到:“为了差官大人交差领赏,请将我的人头割下交差就是”。话音刚落,就看到差人立刻变成真模样,嘱托了几句,将一卷书塞于邱处机怀内,然后化作一缕青云而去。此后,丘处机根据神人点化苦思经书,走上了修道之路,拜王重阳为师,后成为全真教龙门派的始祖。
饮龙泉的传说:饮龙泉位于青龙观景区,在马跑泉旁。传说道教鼻祖老子出生后,有九条龙从神泉吸水,喷洒其身,然后入瑶池,老子经神水一洗,立即就会行走,走了几步生出九朵莲花,变成了昆山北面的九顶莲花山。饮龙泉水脉甚旺,瀑流如雷,游人走进月岩寺门,则水声如隆隆春雷,山鸣谷应荡松柏,近看山泉,只见悬崖峭壁上烟雾升腾,银花四射,一片雪白,乘称作“月岩瀑雪”为腊山佳景。
玉露井的传说:位于祥龙观三清宫南,与龙王阁相依,井深数十米,涓涓含脉,湛湛清波。涓涓含脉通龙宫终年不绝,湛湛清波映日月甘美清冽。可谓“登岱峰,游腊山,品玉露成半仙”。相传在此修道的邹龙江,曾化缘长江以南,将化缘的银两购置木头,投入长江,然后从玉露井冒出,用于修设道观。这一美妙的传说至今传闻不暇。由于这种神奇传说,来游览的客人,无不品尝这玉露井水的神奇风味,狂饮一番,以示玉露润身,保健清爽之意。也正因为这玉露井水的神奇,使得在此修行的邱处机成为全真教龙门派的始祖,邹龙江、杨清荣在此修道成仙。

城镇建设

银山镇已成为山东省中心镇,始终把城市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以建设山水城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小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能运作,累计投资6亿元,在镇区建起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辐射带动力强的工业、旅游主导型成镇,目前,规划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建楼900余座。镇内基础设施齐全,水、电、路、讯四通。目前拥有自来水公司2个,日供水8万立方米;建35KV、110KV变电站1座;建程控电话通讯塔、移动电话通讯塔、联通电话通讯塔各1座,开通程控电话4000门、移动电话3600门,并开通了国际电传、传真和通讯系统;硬化区道路21条,46万平方米。镇内工业、商贸、行政、文化娱乐、腊山旅游等区域已成规模,规划建设了黄河建材局、滩区新村、文化路,银府住宅区等4个居民小区,形成了建材、水产、蔬菜、食品、百货、中心市场等6个批发市场,发展了陶瓷园区、锯石园区、河沙园区、木业园区、新技术开发区等5大经济园区,有农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和中保寿险、财险、太平洋保险等分支机构。镇区内有宾馆4处,腊山国家森林公园1处,百货商场2处,高中1处,初中2处,省级文明敬老院1处,县镇级卫生院2处,图书馆、体育场、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

镇情概况

银山镇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位居东平、阳谷、台前、梁山四县结合部,西依黄河,东濒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是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建材镇和旅游镇。距济南、泰安、菏泽、济宁四市均为100公里,距聊城、梁山、阳谷、东平、台前等县市不足50公里,220国道自境内穿过,直通济南、郑州及中原地区,境内4座黄河浮桥直通京九铁路聊城站及阳谷、河南等地,银山汽车站将开通10余个市县的客运专线,每天过往车辆达1万余辆次,客运320班次,超过一般县城的车流量,人流、物流集中,商贾云集,是外商投资创业的理想境地。电力设施完善,通信手段先进,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曾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山东省村镇建设先进镇、泰安市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强镇等荣誉称号。

经济建设

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8229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1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4.0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69亿元,增加值5.466万元,利税1152万元,粮食总产量23273吨,人均占有粮食448公斤,财政收入75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2元。银山镇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省、市、县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现已基本建成水、电、路、气、汽车站、绿化、环保、服务等基础、公共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小城镇。镇上有邮政局1个,电信支局1个,开通程控电话3500门,已有20个村实现通讯畅通。光纤电视用户达5000户。有日供水量4000吨自来水厂1座,3.5万伏变电站1座,5条1万伏高压线。有4000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液化)气。有6700平方米的客运站,有新老农贸市场5000平方米,镇区主街全部水泥硬化,街道风景树、绿化带1.5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