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大理州地图 > 南涧县地图 >
拥翠乡地图
拥翠乡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民族

全乡辖拥翠、龙凤、安立、胜利、温泉、旧马街、新华7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白、哈尼、傣等1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1916人,占总人口的58%。2008年末,全乡总人口20688人,总户数5098户,其中农业人口20046人,非农业人口642人;国土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83人/平方公里;现有林地113882亩,耕地面积21098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05亩。

社会保障

拥翠乡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2007年,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加合作医疗18694人,参合率91.68%。完成了1895人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提标、扩面”工作。医疗服务技术明显提升,农村医疗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以艾滋病、结核病为重点的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安排抚恤和社会福利救灾资金13.3万元,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公开招考2名大龄失业人员和特殊困难失业人员临时就业。

地理气候

拥翠乡位于南涧县境中部,紧靠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东经100°27′~100°28′,北纬24°51′~25°01′之间。东与宝华镇紧靠,南与公郎镇交界,西与乐秋乡、碧溪乡接壤,北与南涧镇毗邻。最高海拔2313.6米,最低海拔1600米,国土面积110.82平方公里,平均气温19℃,属暖温气候,年降雨量约940毫米,乡政府驻地长虫街,距县城29千米。

招商引资

拥翠乡积极培植工业经济,牢固树立工业强乡思想,认真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积极发展工业和非公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经济总量,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抓供销企业改革,着力建设服务“三农”、充满活力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二是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矿业、建材业。三是千方百计优化投资环境,围绕优势资源实现招商开发。

人文地理

彝族打歌拥翠为南涧境地的革命老区,1949年3月,建立中国共产党党小组,同年10月建立中共拥翠打戛村支部委员会,为南涧境地第一个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地方。此后在拥翠新村创办《南区人民翻身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号召人民起来闹革命,建立人民政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拥翠一直是南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建立南涧彝族自治县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才移到县城。2000年10月实行村民自治后,辖拥翠、龙凤、安立、胜利、温泉、旧马街、新华7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126个农业社。

文化教育

拥翠乡文化站1个,村级党员活动室和村文化活动室各7个。拥翠乡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性文娱活动异常活跃,异彩纷呈。先后被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评为“云南省体育先进乡”、州文体局评为“先进文化乡”、是南涧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的“跳菜打歌民间艺术之乡”,目前,共有农村业余文艺队56支,有演职人员1000多人,参加省州县演出300多场次,观众达4万多人。有民间艺术大师1人。全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一)基本情况,全乡现有1所中心学校,1所中学,23所小学(3个学区中心完小,3所高小,17个小学校点),7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乡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属私人办学)。共有教职工165人,(代课教师30人)。,(二)取得成效,拥翠乡的教育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人为本抓“两基”,创建和谐促发展,为促进拥翠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多更好的新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经过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中、小考成绩喜人,在县内同级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07至2008学年小学入学率达99.94%,初中毛入学率101.49%,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教师、学生相继取得佳绩,多次受到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的表彰奖励,拥翠中学被评为大理州育人环境建设“良级学校”、县级“文明单位”等称号,拥翠小学被大理州教育局命名为“文明学校”、云南省半寄宿制高小“良级学校”、云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三级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2、教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拥翠乡于2000年初步实现了“两基”、“普实”目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随着“普六”、“普九”,“排危”等工程的实施,使学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拥翠中学现已初具规模,教学环境优美。2000年至今共新建小学校舍9所,建筑面积共计2000多平方米。拥翠小学、龙凤小学、胜利小学、新华小学都有了砖混结构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小学办学条件。目前,全乡已基本排除学校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