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松原市地图 > 扶余县地图 >
永平乡地图
永平乡相关地区地图:

(四)气候资源

1.气候现状,本乡属温暖带大陆气候,冬季长而干寒,夏季短而温和。2.光照,全年总日照时数为2166.2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14.77千卡/c?O。十二月份太阳辐射量最短。总辐射量627千卡/c,占全年的5.5%,六月份千卡/c辐射量最大为14千卡/c?O,占全年的12%,一年中辐射较强的有4个区八月,总辐射量达63.27千卡/c?O,占全年的55.1%。3.气温,年平均气温8.7℃,无霜期180天左右,≥0℃积温3502.9℃,≥10℃积温2854.8℃,≥20℃积温834.1℃。4.地温,地面温度:夏季为6.6℃,冬季为-25℃,平均13.4℃,2-6月平均每月升高6.8℃;6-8月稳定在27.4℃-28.3℃之间,八月开始下降,9-10月下降最快,下降幅度为8.3℃。地下温度:年平均为12.3℃,10?M为12℃,15?M为12.3℃,20为12.4℃,大于10℃各层的地温出现在4-10月,其中5?M和10?M的峰值在七月份,10?M和20?M在八月份,冬季冻土最早在2/10日,最晚解冻4/3日,最大冻土深度为55?M,冻土深度达10?M在23/12日,解冻日期12/2,持续52天。5.降水,全境降水较多,年降水量661.3?L,湿润指数为0.81,冬季半干旱,春季半湿润,秋季湿润,一年内半干旱三个月,前湿润五个月,湿润四个月。6.气压,属大陆型气压系统。气压最低885.0毫巴。一年内气压变化是:冬季高,夏季低,秋季气压稍高于春季。7.风向,各季节的风向随大气环流的风向变化。全年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出现频率为12%,其次西北风,频率为10%,西风出现频率为8%,北风出现频率为7%,东南风、南风、西南风频率均为6%,东北、东风出现频率最少为1%。8.风速,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春季最大,平均2.3-2.7米/秒,夏季平均2.4-2.6米/秒,秋季平均为1.9-2.4米/秒,冬季最小平均2.5米/秒。

行政辖区

现辖帽村村、昭信村、龙归礤村、唐屋村、恬下村、勾坑村、瑞湖村、中湍村、杭背村、岗背村、田背村、梁山村、孔下村、朝阳村、塔里村15个行政村、211个村民小组。

(一)概况

永平镇位于垫江南部,南与坪山镇接址,北与高峰镇相连,距县城24公里,全乡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43个农业社,全乡总人口18140人,其中:农业人口17659人,非农业人口435人。全乡人口出生率5.86‰,人口自然增长率3.3‰。现有耕地面积16651.17亩,2004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8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230万元(含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18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9%、15.7%、20.5%,本级财政收入110.2万元,除政策性减收因素,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2242元,比上年增长25.8%,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全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特色农产品

林木,瘦肉型猪,烤烟,蔬菜,菜瓜,食用菌

(三)土地地质资源

全乡地质构造经寒武、奥陶纪时期海水浸入及地壳颤动,海水沉积物,形成含砾泥岩、页岩、板岩及隧面带白云岩,随奥陶纪晚期地台高升,出现平缓状陲起,经加里东运动,抬高成为陆地。中生代二迭纪时期,形成陆相碎屑岩及含煤沉积,局部有砾状砂岩和铁矿层。因卯支运动影响,接受沉积,陆地进一步扩大,燕山运动影响,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形成断裂构造,褶皱加深,形成残原断层,新生代第三纪时期,接受陆相沉积,前期砂砾层发育,中期黄土堆积,后期限风成黄土广布,最后形成冲积层,表层多为第四纪上更新世黄土。下伏基石仅零星出露于沟谷中,从南向北分布有寒武系、奥陶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乡境内成矿的地质构造很多,多是地层形成时期的沉积层,主要有煤、铁、石灰岩、石英砂岩、陶土等。煤的特点,埋藏浅、储藏量大,品质优良,煤层厚5-8米,煤层倾角2-8°,主煤层横向稳定,为长焰肥煤,发热量5666.48大卡,含水量4.34-12.35%,发挥发粉27.74-36.68%,灰粉12.99-17.87%,固定碳42.04%,光谱分析含2-3%,是商家历来必争之地,也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黄金地带。其土壤红胶土,含量有机质0.919%,全氮0.0913%,硷解氮26.5ppm,速效磷2.1ppm,速效钾105.0ppm,属丘陵沟壑林牧区,耕层养份0-40厘米含量,有机质1.313%,全氮0.073%,硷解氮4.3ppm,速效磷4.2ppm,速效钾181.8ppm,土体构型属漏土型,剖面上层壤质,总的概念土壤质地适中,土体构型较好,土层深厚,耕性较好,加之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资源浅而多,是发展农业、林业以及牧业的最佳场所。

(二)经济发展

2006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42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261万元,农业总产值71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5元,完成本级财政收入84万元。

(七)果业资源

全乡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秋季新建澳洲青苹2032亩,规范作务,现成活率达到90%以上。杂果以核桃、柿子、杏、桃、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