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山镇地图
涌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沿革
1950年为六区驻地,1956年改涌山乡,1958年设涌山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9年改镇。经济建设
经济成就:涌山镇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工业以煤炭、建材、铜矿、商贸运输为主。镇内小商品市场为全市之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涌山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日益蓬勃发展,成为景德镇市第一个财政收入过千万的乡镇。2005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892万元,被评为江西省“百强乡镇”和景德镇市乡镇综合实力第二名。2007年全镇财政收入达4450万元,预计到十一五期末财政收入可过亿元。涌山镇民营企业发达。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确立了从“地下”转“地上”,从“煤炭”转向“建材”,从“矿区”走向(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突出建材产业上项目、上规模,基本形成“灰”(水泥)、“黑”(煤炭)、“白”(石灰、轻钙)、“红”(机制砖)、“黄”(铜、金属镁)、“绿”(农业绿色产业)等一批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上科技、上外向的产业群。21世纪以来,通过实施“地下”向“地上”发展战略,涌现出锦溪水泥、涌龙水泥、龙腾水泥、金鼎水泥、洎阳水泥、景乐水泥、长顺水泥、月形水泥、金鹏水泥、锦宏实业、宏大矿业、长乐钙业、华宁木业、新世纪墙材、春晓墙材等38家乡镇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呈现出“百舸争流、群芳斗艳”的崭新景象。截止到2008年11月,全镇水泥生产规模达360多万吨,是景德镇地区发展最具潜力和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已成为江西重要的建材能源基地。为着力整合涌山地区资源,充分发挥在能源、交通、区位、电力、民间资本等方面的优势,2008年涌山镇提出“建设经济强镇、打造安全重镇、构建和谐新镇”的工作目标,积极打造经济增长极和“三个基地,一个景区”(即: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工业基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生产、加工基地;边际区域性和物流、商流集散、流转基地;居赣东北旅游圈交通要道的一个山水相融的生态特色景区)。负面影响:涌山镇是景德镇市较富裕的乡镇,很大因素归结于镇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大小煤井遍布全镇,国营的涌山矿井也是乐平矿务局煤炭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煤炭的大范围开采和官方对煤矿运营的管理滞后,对当地的土地和道路造成较大污染。由于煤炭开采获利丰厚,大小矿井在镇区星罗棋布,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06年11月26日,涌山镇发生了一非法(一般指未在官方办理开采手续或开采手续未被批准的行为)开采的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爆炸殃及另一非法煤矿,导致9人死亡,七人受伤的重大事故,影响非常大。涌山镇除煤炭资源丰富外,境内生产水泥用的主要原材料石灰石和煤干石的储量也相当多,造就了该镇数量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水泥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普遍不达标,企业的排放物对当地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