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地图
雨城区相关地区地图:
地形地貌
全区地势西高东低,处于邛崃山脉二郎山支脉大相岭北坡,为中低山地带。山地占全区总面积极91%,其中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占45%,1000米以上的中山占46%。平地占9%,主要是河谷阶地和山间盆地。中山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南,低山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北河谷两侧。河谷阶地分布在青衣江及其支流两侧,山间盆地以中里较大。西南与荥经县交界的马耳山,海拔2629.4米,为全区最高峰;青衣江与高腔河(又称名山河)交汇处的江中小岛“龟渚”,海拔515.97米,为全区最低点,两地海拔高程相差2113.43米。境内山脉(山体),北部为邛崃山系西南部的余脉,呈北东至南西走向,主要山体有罗绳山、蒙顶山;中南部属峨眉山系北西部的延续,走向近于南北,主要山体有羊子岭、金船山、周公山等。主要山岭、山峰:马耳山,平均海拔1800米,南北走向,主体在荥经县境内。羊子岭,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海拔1938.8米,山体走向微偏东,为雨城区和荥经县界山。金船山,主峰海拔1721米,为李坝乡与严桥镇界山,山体走向北北东至南南西。蒙顶山,主峰海拔1456米,位于东北部与名山县分界线上,北北东走向。周公山,位于城区东南部,山顶海拔1744米,南北走向。罗绳山,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海拔1971米,是雨城区与芦山县的界山,山体走向北偏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绿林派武术,雨城区绿林派武术,起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冷兵器时代末期——清朝光绪年间的四川青城赵公山。距今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初以农民起义形式创派,融合中国传统武术南北二派之长,受中国侠文化思想影响甚大,又涵盖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思想特点,集技击、养生、修身、演练于一体。传统风格浓郁独特,尤以南派手法见长,在四川武术界享有“绿林小手”的盛名。由于形成背景及历史渊源,绿林派武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较强的总结性。历代高手辈出,影响甚广。200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雨城唯一入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沿革
古为青衣羌国,秦、汉属严道县,西魏置始阳县,隋复严道县。清雍正七年置雅安县,县西有雅安川,故名。一说县西有雅安山,县以山名。1951年建雅安市,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西康撤省后属四川省,1958年撤市改县,1983年复市。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雅安地区和县级雅安市,设立地级雅安市。雅安市设立雨城区,以原县级雅安市的行政区域为雨城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沙湾路。1997年,雨城区面积1070平方千米,人口31.2万,辖4个街道11镇11乡: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河北街道、青江街道、中里镇、草坝镇、姚桥镇、合江镇、晏场镇、上里镇、大兴镇、沙坪镇、严桥镇、多营镇、对岩镇、观化乡、八步乡、下里乡、陇西乡、孔坪乡、李坝乡、香花乡、和龙乡、周河乡、南郊乡、北郊乡。2000年,雨城区辖4个街道、11个镇、1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34475人,其中:东城街道54646、西城街道24213、河北街道31041、青江街道8097、姚桥镇12395、草坝镇14334、合江镇7923、大兴镇13393、对岩镇13684、沙坪镇6251、中里镇11318、上里镇10251、严桥镇9453、晏场镇8743、多营镇7494、北郊乡19590、南郊乡16039、陇西乡8300、八步乡8828、观化乡5332、孔坪乡4934、李坝乡4558、周河乡4070、下里乡9228、香花乡6388、和龙乡4302、凤鸣乡7237、望鱼乡2433。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雨城区辖4个街道(东城、西城、河北、青江)、12个镇(草坝、中里、姚桥、合江、晏场、上里、大兴、沙坪、严桥、对岩、多营、碧峰峡)、12个乡(观化、八步、陇西、孔坪、李坝、香花、和龙、周河、南郊、北郊、凤鸣、望鱼)。2005年,雨城区辖4个街道、12个镇、12个乡: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河北街道、青江街道、姚桥镇、草坝镇、合江镇、大兴镇、对岩镇、沙坪镇、中里镇、上里镇、严桥镇、晏场镇、多营镇、碧峰峡镇、北郊乡、南郊乡、陇西乡、八步乡、观化乡、孔坪乡、李坝乡、周河乡、香花乡、和龙乡、凤鸣乡、望鱼乡。2006年3月17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10号)批准,同意雅安市雨城区乡镇行政区划建制由原来的12个镇、1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2个镇、6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具体批复如下:一、撤销李坝、北郊、陇西、周河、和龙、香花6个乡建制。二、扩大5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将原北郊、陇西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姚桥镇。姚桥镇政府驻红星村。将原和龙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兴镇。大兴镇政府驻前进村。将原香花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草坝镇。草坝镇政府驻草坝村。将原李坝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孔坪乡。孔坪乡政府驻新村村。将原周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望鱼乡。望鱼乡政府驻望鱼村。将姚桥镇的檬子、姚桥、汉碑、土桥、沙湾5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青江街道办事处。青江街道办事处驻地由沙湾村迁至姚桥村。三、姚桥镇更名为北郊镇。经济发展
综合:2005年雨城区经济增长加快,运行质量提高。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第二产业增加值15.14亿元,增长1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6%;第三产业增加值15.99亿元,增长1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从需求的角度看,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同向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其中,投资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2%,总消费增长1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7%。"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较"九五"末增长52.8%,年均增长10.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6.2:41.1:42.7调整为15.2:41.2:43.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1.02亿元,增长19%。第一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13.7%,第二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增加值5.14亿元,增长16.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达到41.9%。房地产市场价格继续上涨,全年商品房预售价格上涨32.8%。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总量偏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城乡居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就业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外贸总量偏少。农业:200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662公顷,比上年增加351公顷,全年粮食生产实现了增产,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8%。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65804吨,比上年增长0.35%;油料产量3422吨,减产12.9%;茶叶产量5598吨,增长12.36%;水果产量4565吨,下降14.08%。养殖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生猪生产稳定,草食牲畜和家禽特别是水禽养殖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37279吨,增长2.17%;禽肉产量11550吨,增长14.35%;禽蛋产量5200吨,增长4.83%;奶类产量24630吨,增长29.63%。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然生态得到较好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比"九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该区积极推进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加紧修复水毁工程,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4721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1913万千瓦,增长2.37%。农村用电量5104万千瓦小时,增长6.02%。"十五"期间,农村改革步伐加快,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区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十五"末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57亿元,较"九五"末增长75.87%,年均增长11.95%。从2005年开始,全区全部免除农业税及附加。
工业和建筑业:2005年,我区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发展水电能源、绿色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77491万元,比上年增长6.07%。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产值43981万元,增长24.18%;重工业产值168467万元,增长24.29%。实现出口交货值3405万元,完成新产品产值57787万元,增长33.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生产情况良好,液态乳、标砖、茶叶、中成药增量较大。中成药490吨,增长93.68%,发电量220234万千瓦小时,增长10.74%,液态乳13284吨,增长8.51倍,标准砖13468万匹,增长103.66%,茶叶6973吨,增长1.43倍。纸浆51556吨,下降2.54%,水泥6.19万吨,下降36.93%,木地板174792平方米,下降19.64%,齿轮1237吨,增长18.71%,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6939万元,比上年增长26.94%;实现利税46910万元,增长16.19%,利润总额29681万元,增长22.35%;亏损企业亏损额1249万元;全年总资产贡献率8.12%,比上年下降0.7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7.93%,比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0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5.82%,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企业26个。其中,亏损企业12个,盈利企业14个。房屋建筑施工面53.95万平方米,增加18.4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21万平方米,增加6.38万平方米。"十五"时期,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8.08%,年均递增5.07%。"十五"期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557.9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的强势拉动下,实现了平稳增长。全年辖区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264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基建投资完成110377万元,增长2.6%;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1773万元,增长3%。2005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9882万元,同比下降0.4%;商品房实际销售额21006万元,同比增长217.6%,较"九五"末增长6.1倍。全年区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基建投资完成55250万元,增长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100万元,增长132%。"十五"期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93797万元,比"九五"期间累计增长84.6%,年均增长13%。
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4716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4%;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53054万人公里。该区大力实旅游兴区战略,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接待游客162万人次,同比增加8.0%,全区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效益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0%。
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持续活跃、稳步上升的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1%。其中,按行业分组,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0亿元,比上年增长4.23个百分点。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5.17%,比上年增长0.14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47%,股份制经济零售额增势强劲,增长17.5%。"十五"时期,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0年增长86.45%,年均增长13.3%。
资源分布
水能资源:雨城区主要河流有青衣江、周公河、陇西河、贲江、高腔河、晏场河、严桥河,总长197.4公里,平均径流量580.5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151亿立方米。除严桥河、高腔河坡降较缓外,其它河道比降大、水流急,加上雨量多,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3.3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为48.80万千瓦,现已开发总装机容量10.8495万千瓦,其中华能公司所属雨城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市属水电站8处,装机容量4.11万千瓦;区属水电站4处,装机容量0.369万千瓦;乡镇属水电站3处,装机容量0.0885万千瓦;村及村以下办的水电站19处,装机容量0.282万千瓦。国土资源:幅员面积1067.31平方公里(1600965.2亩),其中耕地352093.2亩(田170006.9亩,地182086.3亩);园地59923.6亩;林地915784.1亩;牧草地1403.0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9421.0亩;交通用地11683.7亩;水域47371.0亩;未利用土地153285.6亩。全区土壤可归并为9个土类,13个亚类,29个土属,88个土种,162个变种。
矿产资源:雨城区地层以沉积岩为主,故金属矿较少。现己发现的矿产多属沉积矿床。主要有非金属矿11种,金属矿2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钙茫硝、地热水、矿泉水、泥炭等。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无烟煤,保有储量208万吨,另有地质储量1621.8万吨,现年产20万吨左右。钙茫硝,矿石储量200余亿吨,其中草坝镇矿区矿石保有储量3978万吨,属中型矿床。钙茫硝是雨城区有资源潜力的矿种。矿泉水,由雅安市啤酒厂开采利用的锶、偏硅酸饮用"二郎山"矿泉水,日开采量306立方米。地热水,位于李坝乡的周公山温泉井是一口高温地热水井,出口水温80℃,自喷日产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远期日产水量可达10000立方米以上,6种矿物质达到和超过国家医疗热矿泉命名浓度标准,有极高的医疗价值,有充足的补给水源,可长期开采。目前,已建成知源馆和天府温泉宾馆并对外接待游客。
植物资源:雨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具有多种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藏量大。森林覆盖率50.3%。有林地47726.7公顷,其中天然林25433.3公顷,人工林22293.3公顷。有木本植物85科350个属,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23种。主要森林植物:用材类有杉木、丝粟、香樟、桢楠等,面积34410.9公顷,蓄积量209.24万立方米;防护林3579.5公顷,蓄积量21.18万立方米;经济林木类主要有核桃、板栗、棕树、油桐等,面积1718.1公顷;薪炭林类有143.2公顷,蓄积量0.74万立方米;其它林类1240.9公顷,蓄积量8.43万立方米。竹类植物有水竹、白夹竹、班竹、冷竹、箭竹等,纯竹林面积6634公顷,混交竹林面积6706公顷。中草药材有黄连、天麻、银花、白术、厚朴,黄柏等1100余种,尤以黄连为佳,古为贡品,称雅连。主要农业类植物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小麦、油菜、茶叶、果树、桑树等。现存的珍、稀、古树主要有桫椤、珙桐、峨眉含笑、杜仲、香果、红椿、桢楠、红豆、银杏等。挂牌保护的有414株,城区内175株,乡村239株。
动物资源:境内野生动物种类多,业已查明的脊推动物种类有330余种,野生捕乳类动物主要有猴、熊、大熊猫、小熊猫、豹、獐、野牛、林麝、狐狸等45种;鸟类野生动物主要有红嘴相思鸟、画眉、鹰、白尾海雕、白鹇等204种。野生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重口裂腹鱼等有6目11科12亚科79种。属国家保护的一级动物有:白尾海雕、黑颈鹤、大熊猫、云豹、豹5种;二级保护的有苍鹰、雀鹰、秃鹫、红腹角雉、小熊猫、林麝、黑熊、金猫、大鲵9种;属三级保护动物的有白鹇、白腹锦鸡、林雕、大灵猫、小灵猫、丛林猫、髭羚、水獭9种。主要经济鱼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白甲鱼、裂腹鱼等21种,其中产于周公河和晏场河上游的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隐鳞裂腹鱼、异唇裂腹鱼,即俗称"雅鱼",是名贵的冷水性经济鱼,巳被列为省级保护鱼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前,农户以饲养生猪为主,其次为役用耕牛和零星的山羊、鸡、鸭等,结构单一,商品率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引进优良品种,使农户饲养的家畜家禽品种增多,商品率高。生猪,引进"长白"、"巴克夏"、"杜洛克"、"雅南"等,进行杂交培育,杂交改良面达90%以上。牛,引进国内外良种牛冷冻精液对黑白花奶牛人工配种改良;引进国外优点质肉牛"利木赞",乳肉兼用牛"西门塔尔",进行纯繁。羊,引进英系"莎能"奶山羊,乳肉兼用型"土根堡"和肉用山羊"南非波尔"、国内"成都麻羊"、"大耳麻羊"等,进行纯繁或杂交改良。家禽,引进"建昌鸭"、"樱桃谷鸭"、"天府肉鸭"进行纯繁和杂交。引进蛋鸡"罗斯"、"罗曼",引进肉鸡"红布罗"、"新浦东"、"丝毛乌骨鸡"、"天府乌肤鸡"繁植推广。此外,还从国外国内引进了长毛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