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镇地图
大兴镇相关地区地图:
公共事业
全镇绿化率达26%,小城镇绿化率达34.7%,“三纵六横”的道路格局已成形,并已全部硬化绿化,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新装20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一部,有调频广播电台一座,实现了“路、水、电、讯”四通配套,镇内中、小学齐备,中心医院设备、医疗技术先进,附近有高档宾馆及休闲娱乐场所,服务体系齐全。
地理、气候特征
全境地形呈S形,处于哀牢山脉南亚地带的西南侧,地势东高西低,四周高,中间低,属中山峡谷地貌,均为山地。最高点为来洛宏山,海拔2296.9米,最低点为与本县牛孔乡交界的三号桥河畔,海拔129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北亚热带、南亚热带、中温带三种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4~16.6℃,无霜区31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031小时,常年降雨量为1680~2100毫米,平均降雨180天左右。
基本概况
大兴镇地处绿春县北部,东接元阳县俄扎乡,北靠红河县乐恩乡,国土面积311.68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4个村(居)民小组10615户45784人,其中:农业人口7339户35818人。境内居住着哈尼、彝、瑶、汉等多种民族,哈尼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0%。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28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6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1元;粮食总产量1030.2万公斤,农民人均口粮304公斤。
地理资源
境内地势狭长,东部和南部为连绵高山,气候温和,沿江一带呈缓坡小坝,夏热冬燥,属江边河谷和二半山区。最高海拔夜马梁子2820米。山脉被板厂沟、金沙小河、三岔沟、驿马沟切割,形成鲤鱼状的小坝子。因历史上大量开采铅锌、银矿和地质构造松散,泥石流及滑坡严重。全镇粮食作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薯、豆类、花生等。经济林木以桐枧、花椒、核桃、柑桔为主,另有少量木漆、松杉。特产甘蔗。地下铅锌蕴藏量丰富。
历史沿革
大兴镇自清康熙年间建镇,300多年来一直是驰名鲁苏边界的商贸重镇。改革开放以来,该镇抓住机遇,奋勇拼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被山东省评为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中心城镇、山东省肉牛改良示范乡镇,被临沭县命名为“经济强镇”。稳固的农业基础,雄厚的工商业实力,良好的教育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水电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小城镇建设,使大兴镇成为国内外客商理想的投资地区之一。
简介
大兴镇位于合肥市区东部,隶属瑶海区,距市中心约10公里,镇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大兴镇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这里就是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场所。大兴人杰地灵,以“一里三公墓”(宋朝包公墓、明朝蔡文毅公墓、清朝李鸿章公墓)闻名中外。大兴工业基础雄厚,是合肥市传统的工业基地,区域内有马钢(合肥)公司、合肥氯碱化工集团等大中型企业20多家,有造纸、家具、化工、建材等各类企业80多家,是合肥市重要的钢铁、造纸、家具、化工、建材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