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镇地图
运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发展
2007年实现农业产值3.8亿元,增长9%。积极开展河道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河道整治和疏浚4900米,修建河道闸站2座,确保安全度汛。特种水产养殖稳步发展,开展了颗粒饲料、生物制剂和新品种杂交鳢的养殖试验,甲鱼和黑鱼养殖面积分别稳定在8000亩和2000亩,全年两鱼产值达2.8亿元。甲鱼和黑鱼特色园区成为市级示范园区,甲鱼特色园区成为国家级高新科技示范园区,运河镇成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全面开展运河流域禁养工作,关停养殖点20个。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安全监管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成立了运河畜牧兽医合作服务社。完成20个村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当年赔付保险金13.3万元。完成博陆村国有水面使用权收回工作,为750名渔民办理了农转非和养老保险,发放补偿款309万元。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20人,注册农民信箱1900个,启用率达100%。南栅口村完成股份制改革。运河镇的农业资源颇具特色,传统农业基础良好。运河镇一带,河道交错,荡漾密布,地肥水美,历史以来,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有史料记载以来,运河镇一带就盛产丝绸,并积累了丝绸生产的独特工艺,丝绸质量上乘,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与会国家的领导人身着的丝绸服装面料就出自运河镇;运河镇的水产品种丰富,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运河的水产风味很有特色,博陆牌黑鱼、本牌甲鱼等一批水产在浙江省享有声誉,运河镇也荣获了“浙江省甲鱼之乡”和“浙江省黑鱼之乡”称号;运河镇也是“临平”甘蔗的产地,2001年春天,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前来博陆时品尝了临平甘蔗,称其口味甚好。
区位条件
运河镇位于杭州、嘉兴、湖州三地区交界处,地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2001年8月由原亭趾、博陆、五杭三镇合并而成,因地处京杭大运河之滨而定名运河镇。全镇面积40.42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2001农业总产值2.72亿元,农民人均收人6108元,是余杭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的镇乡之一。运河镇成立于2001年8月,由原亭趾、博陆、五杭三镇合并而成,三镇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运河镇历史上,文化渊远,人才辈出,明有钟化民、清有沈近思、近代有姚虞琴、现代沈虎根等人士。现在的运河镇,风景秀丽,文化繁荣,建于隋朝的慧日禅寺经过重建,初具规模,寺内古朴典雅,法相庄严,是一大旅游胜地。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扎实有效。全镇拥有1所完全中学、4所小学、12个教学点、1所中心幼儿园,近年来计投入1200多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学校共有教职工385人,在校学生721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齐全,村村都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2%。农村瓦房率98.5%,自来水普及率100%,有线电视普及率90%以上。开通程控电话5800门、移动电话9800部。修建村通水泥路10公里、砂石路45公里。镇内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生活区等多功能小区已初具规模。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全面开花。该镇物产丰富,盛产银杏和苹果、梨等水果,全镇拥有桑园4000多亩,浅水藕面积达1.1万余亩。已建成浅水藕试验推广中心、水旱生蔬菜生产科技中心和特水养殖中心等三个示范中心,浅水藕千亩示范片、回鱼养殖示范片、千亩设施蔬菜示范片已初具规模。现有各类农副产品营销协会12个,各类农民经纪人1000多人。三套村小花生远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安徽等地;大通村草鸡产业已形成响水—上海闸北农贸市场购销一条龙,为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工业经济
近年来,运河镇干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响丰纺织、江苏华懋纸业公司、盛文化工、红星紧锭衬套有限公司、无锡新三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规模企业纷纷落户扎根,初步形成集纺织、化工、造纸、机械、铸造、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工业体系。响丰纺织有限公司的色纺纱、常鑫铸造有限公司的高强度合金钢锭、盛文化工有限公司的甲基苯腈系列产品畅销全国,红星紧锭衬套有限公司的紧锭衬套远销日本、韩国。在这些规模企业的支撑下,该镇财政收入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2006年被盐城市人民政府表彰为“财政收入跨越发展先进乡镇”。
社会事业
落实科教兴镇战略,2007年投入教育经费2686.7万元。中考升学率达99.78%,普高上线261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98.84%。积极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发放奖励扶助金12.5万元。认真抓好合作医疗工作,为农民报销医药费540万元,为1.5万农民实施了免费体检,2008年参保率达99.5%。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农民健康教育知识读本》1万余份。“八小”行业整治取得成效,查出无证单位260家。创建市级卫生村2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4家、区级卫生村4个、区级卫生先进单位3家。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失地农民培训和养殖户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755人次。组建了镇职业介绍中心,举办了二次大型劳动力招聘会,319人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对300家企业实行了劳动监察,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305份,新增工伤保险5401人,调处劳资纠纷292起,追回工资和赔偿款446.5万元。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保工作,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农转非1029人,办理养老保险971人。认真开展救济救助工作,发放低保金63.3万元,发放救济金32.6万元,救济救助124人次,发放助学金10.3万元,救助困难学生77人,改造困难户危房7幢。认真抓好老龄工作,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7名,发放老年人补助金231.2万元。积极开展残疾人帮扶工作,实施复明手术35例。开展人武部正规化建设,为部队输送合格新兵27名。运河镇积极开展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大讨论和文明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村(社区)2个、区级文明村2个、区级文明单位3个。深化“五个一”邻里文化活动,五杭社区获区邻里文化活动先进奖。积极开展殡葬改革,搬迁坟墓1375座、骨灰盒485只。在博陆、章家河和杭信村开展墙景美化活动,美化墙体500余米。积极开展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在博陆村修建了明代清官钟化民的纪念碑和纪念亭。新建全民健身点10个,创建文化村2个、文化示范社区1个、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1个。挖掘响叉和马灯二种民间艺术,全镇民间艺术队伍达10支。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2次,举办了镇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展了元宵民间艺术踩街活动,在吴山广场与湖滨街道开展了民间艺术交流演出。积极开展文艺电影下乡活动,共放映电影110场,下乡演出20场。运河镇成为杭州市文化示范乡镇。
发展荣誉
运河镇为邳州市委.市政府驻地镇.地处陇海铁路与京杭大运河汇处的"金银十字架"上是千里大运河上唯一的以"运河"命我的镇,也是沿东陇海线上重要的交通和新兴的工业重镇,连续多年挤身徐州市"十强镇"2005年荣登第一名。近年来,运河镇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攻“强镇、富民、和谐”三大目标,实施“开放兴镇、产业强镇、项目立镇、商贸富镇”四大战略,着力建设大园区、引进大项目、培育大税源、营造大商圈、促进大提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06年入选“全国千强镇”,07年跻身苏北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前三强,四次入围徐州市“十强镇”,蝉联全市镇域发展综合考核“六连冠”,先后荣获“江苏名镇”、“省级体育强镇”和“党建工作先进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