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地图
枣阳市相关地区地图:
教育
枣阳市以人为本创办和谐教育,汉光武帝刘秀故里,九连墩战国楚墓群,雕龙碑古人类遗址,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家乡……在这块人文底蕴深厚的沃土上,枣阳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精彩纷呈。多年来,枣阳市高擎“科教兴市”的大旗,以“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气魄,积极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教育发展环境,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将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主线,实现了枣阳教育和谐、科学、跨越式的大发展。高标准构筑“两基”工程。该市以优化中小学布局为基础,以解决农村学生“三难”问题为突破口,以提升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扎实构筑“两基”这一宏伟工程。该市农村中小学由2002年的504所压缩到现在的207所,其中寄宿制学校123所,其中95%“三难”问题已解决。该市新建改建标准化食堂17个,在11所寄宿制学校进一步实施改厕、改灶、建沼气池工程,今年还将在全市所有高中、初中、镇中心小学和部分寄宿制小学建成学生澡堂,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等节能环保型能源解决学生洗澡问题。高质量实施科研兴教。该市将教育科研作为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支撑点,在全市推行“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构建科学的教学研究评价体系,使教育科研成为全市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襄阳市前茅。全市现有特级教师16人,湖北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67人,市一中、市实验中学、吴店一中、市一实小等学校跻身全省办学水平综合实力50强,市实验中学等1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目前,全市共承担省级各项科研课题35项,有2人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21人次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高追求推动教育创新。该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教育绽放光彩。在全市中小学大力开展“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每月“唱一首军旅歌曲,进行一次赏识教育,做一件孝敬父母友善邻里的好事,开展一次心理话大声说活动,写一篇反思文章”。要求学生“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说一句问候语,做一次家务”,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感恩之举。根据留守生较多的实际,该市深入开展“三关心、二像、一走进”活动,即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情况;学校像家庭、教师像亲人;走进学生心里。采取“爱心基金”帮扶、“亲情电话”连心、“结对帮教”排忧、“第二家庭”暖心、“心理教师”纠偏、“生活助手”解难等方式让留守学生受到关爱。其经验在全省推广。高要求推进教育均衡。该市把教育公平作为目标,以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以统筹兼顾为着力点、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契入点、以构建救助体系为突破点,着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该市统筹各类教育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改造薄弱学校这个“刀刃”上。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制度,成立“讲师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选派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提高远程教育装备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近两年,枣阳投入上千万元,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行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方式,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该市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等举措,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和谐发展,普通教育与职成教育相得益彰,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异彩纷呈,枣阳——鄂西北的教育明珠,在教育的星空正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枣阳(县)志
枣阳县志各种版本:1、明代正德年间首次编修,(据1990年版《枣阳志》,未见存世版本),2.清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刘嗣熙版,(未见存世版本),3.清乾隆十一年(1762)知县甘定遇版,主编熊天章,原书包括抄本据说存6部,现已有影印版本出版,4.清咸丰四年(1854)知县陈子饬版,湖北省图书馆藏有,国家图书馆有电子扫描版供查阅,5.清同治四年(1865)知县张声正版,主编史策先,国家图书馆有电子扫描版供查阅,6.民国12年(1923)知事梁汝泽版,主编王荣先,谢鸿举,流传较多,国家图书馆有电子扫描版供查阅,1982年枣阳县县志编撰委员会曾出版简化字版,7.1990年版,《枣阳志》,湖北省枣阳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两本类似于县志的书籍:1.马伯援编《枣阳县乡土志》,1932年出版,共24课,8000字左右,当时作小学教材用;湖北省图书馆存,国家图书馆有缩微胶卷。2.姜道章著《湖北枣阳乡土志》,2006年,作者是枣阳籍旅台人士,1929年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此书已赠送枣阳档案馆。现在枣阳地方志存世五个版本和两部乡土志。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十大亮点
1.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故乡。2005年10月12号,我国神州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担任此次任务的航天员之一聂海胜是杨当镇樊庄村人。2.金红石储量居亚洲第一。储存量达2.49亿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3.石台寺提灌工程四铺渡槽长度居亚洲第一。兴建于1988年的石台寺提灌工程,四铺渡槽长6200米,干渠长5400米,居亚洲第一。4.摩擦材料产销量居湖北省第一,全国第二。有摩擦材料生产企业20多家,产品品种达200多个,年生产能力达8万多吨,是全国四大摩擦材料生产基地之一。5.枣阳水果产量居湖北省第一。有"湖北水果之乡"、"桃之乡"之称。盛产桃、梨、李、苹果、葡萄等,水果产量居湖北省各县市第一,仅桃子年产量15万吨。6."章陵"牌面粉产量居湖北第一。枣阳金华麦面集团是全国面粉生产"十强企业",生产的"章陵"牌系列面粉,口感好,质量优,自1998年以来,产品的产量,销售量,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居湖北省同行业第一。7."金兰集团"是全国首饰界第一家企业集团,也是襄阳第一家"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号称"湖北黄金第一家"。8."湖北省第一汽车运输大镇"兴隆镇。拥有大小运输车辆2100多台,其中长途货车700台,短途运输车1400台,月运输量15万吨,年运输量达200万吨,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上交利税1个亿。9.雕龙碑文化遗址是全国首次发现新时期时代古房屋建筑遗址。10.九连墩战国古墓群是2002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地理
枣阳市地形属丘陵岗地。东北和南部分属桐柏山、大洪山余脉,丘陵起伏,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玉皇顶为境内最高点,海拔778.5米,其余大都在400米左右;中部和西北为岗地和平原,连绵漫岗与襄北、光北组成湖北著名的“三北岗地”,岗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4.8%,海拔高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境内最低点是蔡阳瓦子岗,海拔70米。境内有名山46座,其中大阜山为自然风景区。有主要河流178条,分为滚河、黑青河、小黄河、三夹河、莺河、淳河六个水系。概括为“三山一水六分田”。枣阳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无霜期为232天,年均降水量在500至1000毫米之间。降水量分布是:东北部和南部降水量950至1000毫米,中部850至950毫米,西部750至85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255毫米(1964年),日最大降水量为260.9毫米(1973年4月29日);年最小降水量为548.3毫米(1966年)。伴有寒潮、伏旱、秋涝、暴雨、冰雹等灾害天气现象,对工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枣阳日照充足,年平均2100小时左右,日平均5.8小时,年日照率48%,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枣阳年平均气温15.5℃。山区高度每上升100米,年均气温下降0.5℃。年气温变化,一月份最冷,历年平均2.3℃;七月份最热,历年平均27.7℃。极端最高温日达40.8℃(1959年8月21日至23日);最低温日为零下15.1℃(1977年1月30日);历年各月昼夜温差为8.5℃至10.4℃之间,元月至6月温差在10℃以上,7月最小为8.5℃以下,余介其间。湖北枣阳是汉光武帝刘秀故乡,被誉为“古帝乡”。李白、杜甫、韩愈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到此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近年来,枣阳市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投资近亿元人民币,以九连墩战国楚墓遗址、雕龙碑聚落遗址、白水寺风景园区、白竹园禅寺等历史名胜文化古迹为依托,兴建白水碑廊、白水源、光武祠等一大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景点。此外,枣阳市还利用针对各地自然、历史、人文和地理等实际情况,注重把“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全市建设“渔家乐”和“水上人家”农家旅游景点50多个,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赏鱼、钓鱼、吃鱼等“渔”文化;把村镇建设与农村田园文化融合为一体,发展生态田园旅游农业基地120个;投资100余万元,组建了120个农村文艺演出团体,挖掘、修缮、包装河南豫剧、皮影戏等8个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戏剧,供游客观赏。
行政规划
枣阳,是湖北省西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连鄂豫望江淮,处于我国南北过渡带上。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辖12个镇(鹿头、新市、太平、杨垱、七方、琚湾、熊集、吴店、平林、王城、兴隆、刘升)、3个办事处(南城、北城、环城)、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开发区)、2个农场管理区(车河、随阳)。枣阳是中国南北区域划分的典型地区,以城区为中心,城区以北即枣北地区人民以面食为主食且此地区属南襄盆地具北方地形,语言接近河南话属北方方言,城区以南地区人民以大米为主食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方言与枣北方言有较大差别,接近武汉以南地区为代表的南方语系。枣阳白水茶叶专业合作社是由接壤原清潭东茶场的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发起并联合枣南吴店、王城、平林、熊集等地数十家茶叶种植基地而组成的一个跨行政区划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本着生态、健康、和谐、发展的宗旨联合3000农户,整合30000亩茶园,力争用3年时间,努力实现社员人均增收300元的奋斗目标。为了确保质量,合作社倡导全体社员全过程执行“随峰茶”系列标准。随峰茶制造商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MO有机认证、出口厂卫生注册和QS认证。随峰牌商标曾连年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随峰牌系列茶曾先后获蓝天玉叶杯金奖、中茶杯金奖、世界绿茶金奖、湖北名牌、中国名茶等荣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白水茶人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襄阳区域内发展成湖北茶业龙头企业,培植出襄阳人自己的名茶。
人文
刘秀孟珙程克绳黄火青刘道玉聂海胜,汉光武帝刘秀故里,九连墩战国楚墓群,雕龙碑古人类遗址,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家乡……在这块人文底蕴深厚的沃土上,枣阳的人文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精彩纷呈。枣阳校友总会,又称人文枣阳校友总会,是以湖北省枣阳市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核心的激进组织。总会的动力与目标是“人文枣阳”。来自于帝乡枣阳的热血儿女,心怀成就事业、回馈社会之赤志;或闯荡拼搏在外,或工作奋斗在家,或求学奋进在校,但是他们时时不忘家乡母亲的哺养教育恩情,处处都为报答家乡人民而努力;他们关注教育,关注民生,希望有更多一份机会去为建设家乡而奉献自己……,枣阳校友总会,相信教育能够改变自己,团结能够改变枣阳。我们在一起不是为了显示现在的团结,而是要通过将来献身枣阳或者通过个人价值实现而直接间接地“美化”自己的家园。总会真诚号召枣阳儿女中的有志之士相友爱、互扶助、同努力、共进步,争先锋、建枣阳、称典范、创辉煌!